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太后之下,全员卷王 » 第103章:剑术教习

第103章:剑术教习

    金翅雀凝视着比自己体型大一倍的鹦鹉,它小小的身体里,散发出巨大的威压,鹦鹉哆哆嗦嗦,迟迟不肯飞。

    鹦鹉双爪如铁钩,双眼精光闪闪,文能诵古诗,武能斗野猫,它一直是慈宁宫最嚣张的主。

    此时却一反常态,任由小金雀踩着自己的脑袋。

    小金雀在前头走,它在后头跟,一副小弟见了大哥似的模样。

    “珍太妃怎么没来?”

    “偏殿的竹笋长得半人高,珍太妃收拾院子呢。”

    “挖出来的竹笋如何处理?”

    “堆着沤肥。”

    “太奢侈了,过去看看。”

    偏殿聚集着一群手持锄头的太监,此刻他们举起锄头往地上分离挖掘。

    混合着泥土的竹笋从土坑中挖出来,太监举起刀便要砍向竹笋,“且慢!”

    齐鱼儿提着裙子往前跑了两步,今日她来是给珍太妃送花样的,好巧不巧遇见珍太妃挖竹笋。

    她心中想了七八种竹笋的做法,泡椒竹笋、清炒竹笋、干竹笋炖腊猪蹄……

    多好的竹笋牙,天生地长,一点人工培育的痕迹都没有,为啥不留下做菜吃。

    “珍太妃,能不能……”

    齐玉儿的话并没有说完,珍太妃已经猜出了她的用意。

    “找个小推车来,把刚挖出来的竹笋送去香风殿。”

    太监们取来柴刀开始剥壳,齐玉儿两眼放光,对于吃货来说,新鲜食材远比金银财宝更有吸引力。

    齐玉儿亲自监工,督促太监们小心慢行,随后亲自指挥厨娘做了一桌酒菜。

    齐玉儿吃相豪迈,用风卷残云来形容完全不为过。

    朱邶风不想吃饭的时候,经常来看齐玉儿用餐,看她边吃边笑的样子,觉得生活特别美好。

    “宫外进贡的竹笋还未送到,爱妃餐桌上的食材从何而来?”

    “慈宁宫的珍太妃给的。”

    朱邶风眉毛一抖,齐玉儿手脚麻利给朱邶风盛上一碗莲藕排骨汤。

    “莲藕很脆,味道不错。”

    “可新鲜了,刚从荷风堂挖的。”

    “爱妃还真是善于利用食材。”

    “多谢皇上夸奖。”

    齐玉儿捧着碗干饭,一碗接着一碗,吃那么多,关键她还不长胖,离谱,离了个大谱。

    两人吃完饭,朱邶风教齐妃作画,画上画着十竿翠竹,齐妃盯着画目不转睛。

    “瞧什么?”

    “皇上画的竹林里没有竹笋。”

    “爱妃,秋天的翠竹没有竹笋。”

    齐玉儿若有所思,“皇上你会画荔枝不?”

    “你想吃荔枝。”

    “嘿嘿,有那么明显吗?”

    “特别明显。”

    “岭南的荔枝运到京都,有些困难,不过爱妃若是想吃,也不是什么难事。”

    齐玉儿连忙拍手:“可别,我可不想挨骂。”

    “吃几颗新鲜荔枝,怎会挨骂呢?”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句流传上百年,上至耄耋老人,下至总角幼童,人人都知道当初杨贵妃想吃荔枝跑死了好多快马。”

    “原来你也有害怕的事。”

    “臣妾的胆子可小了,连蚂蚁都不敢踩。”

    话音刚落,双喜惊呼,“有臭虫,娘娘快躲开,奴才来拍死它。”

    齐妃吓得跳脚,然后搬起脚边的矮凳

    ,朝着臭虫扔去。

    “可算死了,吓死我了,我胆子太小了,皇上贴贴。”

    “哎呀,可把臣妾吓得够呛。”

    朱邶风看破不说破,“爱妃受惊了,夏季蚊虫多,爱妃多留意。”

    齐玉儿笑容腼腆,脸上绯红一片。

    两人不紧不慢的说着话,携手沿着宫门附近溜达一圈。

    双喜恰到好处的提醒道:“陛下,该回了。”

    朱邶风起身离开,齐玉儿送至宫门口,“爱妃回去歇着,朕一有空就来看你。”

    皇帝像是一阵风,来了又走,齐玉儿的心满了又空。

    进宫后她发现自己变了,除了食物之外,她第一次对皇帝产生了牵挂,并且这种牵挂会随着时间,越来越深。

    朱邶风出了香风殿,立刻去了蓬莱阁,梅妃的伤已经痊愈,她手持长剑,耍起了一套太极剑法,梅清清人如其名,一身傲骨,清冷疏离。

    她的剑招大开大合,颇有名家风范。

    朱邶风从兵器架上抽出一杆长枪,上前与梅清清拆招。

    两人你来我往,迟迟未能分出胜负。

    倘或梅清清是男儿身,朕又会多一员猛将,可惜,可叹,可悲。

    梅清清放下剑,上前与朱邶风攀谈。

    “皇上怎么了?”

    “爱妃剑术精湛,实在不应该困于后宫。”

    “天下太平,百姓们丰衣足食,臣妾宁愿一身剑术无用武之地,也不愿意看到生灵涂炭。”

    朱邶风闻言心中一软,梅清清寡语少语,但是每次说出的话,却能精准无误的抚平他内心的涟漪。

    蓬莱阁修建了一座八角亭,厅中放着一张石桌,石桌上铺着棋盘,期盼上黑白二字厮杀着。

    “朕昨日读书,瞧见书上记载诸多女中豪杰、譬如,班婕妤,李清照,妇好等人,总觉得遗憾,如此才能,却因为女儿身未得重用,实属憾事。”

    “前几日珍太妃与朕谈心,说她打算与太后和贤太妃一起办一所女学,爱妃不妨去做个剑术教习。”

    梅清清捏着棋子的手一顿,当教习,也不是不行,教别人的同时她的剑术也会得到精进。

    “朕随口一提,爱妃如果不愿意就算了。”

    “臣妾非常愿意。”

    “皇宫的天四四方方,后宅的天矮矮小小,如果当初唐姨娘有个一技之长,朕的童年也不会那么绝望了。”

    梅妃不知道朱邶风的童年经历了什么,对方没有主动提,她也没有追问,而是并肩和他站在一起,做一个倾听者。

    两人一共下了三局棋,朱邶风一胜二负,朱邶风喜欢梅清清的与众不同,皇帝来了她会很高兴,皇帝走了,她也一点不气馁。

    梅清清从不因他人的到来或离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小兰叽叽喳喳,“主子,您可千万不能去当剑术教习。”

    “为何?”梅清清不解,反正她闲着也是闲着,出去活动活动筋骨也好。

    “学院的女学生恐怕都是些金枝玉叶的主,她们可经不住跌打,磕破点皮都会哭哭啼啼好几天。”

    梅清清没有立马下决定,她打算趁着明日请安时,听听珍太妃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