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太后之下,全员卷王 » 第97章:皇帝的心思你别猜

第97章:皇帝的心思你别猜

    齐夫人同齐妃说了会儿话,起身告辞,齐玉儿送她出门。

    朱邶风听说齐家来了人,也赶来送齐夫人。

    齐夫人今日头一回见到自己女婿,见到他本人时,突然知道为何女儿一见到皇上,就决定嫁入皇家。

    朱邶风待人彬彬有礼,样貌、学识、气质并非京都的纨绔子弟可比。

    齐夫人与朱邶风谈话时,朱邶风的情商比她高出一大截,齐夫人无论说什么,朱邶风都能搭上话,齐夫人对朱邶风一百个满意。

    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委托朱邶风好生照看齐妃。

    “岳母放心,小婿定不辜负岳母嘱托。”

    朱邶风送齐夫人至马场外,齐大人嘴里叼着根青草,靠着马车抬头望月。

    一见皇帝亲自出来相送,赶紧扔掉嘴里的狗尾巴草,整理仪容,上前请完。

    “卑职,参见万岁。”

    “岳父不必多礼。”

    朱邶风越说不必多礼,齐大人的礼节越是恭敬,礼多人不怪,对方可是天子,天子的心意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风清月明,繁星挂满夜空。

    齐夫人由双喜亲自搀扶着登上马车,朱邶风熟络的和齐大人说着话。

    “岳父大人,小婿实在为难呐!”

    齐大人心里咯噔一下,琢磨着朱邶风话里是否有坑,“卑职愿为圣上解忧。”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双喜派人往地上铺上毡毯,毯上支起一只小桌,桌上放着一张矮凳,凳子上放着两壶温好的酒。

    朱邶风跪坐于毡毯上,齐大人跪姿端正,亲自给朱邶风斟酒。

    “四位护国大臣劳苦功高,朕对他们十分恭敬,陈大人在朝堂上一呼百应,陈妃在后宫……哎,不说了。”

    齐大人义愤填膺,“圣上不必忧虑,明儿卑职就上书参陈大人一本。”

    “不可不可,陈大人乃是先帝亲自安排给朕的护国大臣,岳父大人为小婿着想,小婿斗知道。”

    君臣二人喝了两壶酒,酒至半酣,齐大人说话开始没大没小。

    “武死战,文死谏,范公有句老话说得好,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卑职明儿非得参陈大人一本,参他教导无方,纵女行凶。”

    “不可不可。”

    皇帝嘴上说着不可,心里越乐意的不得了。

    故而第二日早朝时,齐大人上书参了陈大人一本。

    朱邶风当众指出齐大人的过错,还搬出陈大人往日的功劳,讲述陈大人如何劳苦功高,明面上朱邶风维护陈大人,背地里暗戳戳给齐大人升官。

    三天后,大臣们不约而同的上书参陈大人。

    皇帝斥责了上书的诸位大人,于是诸位大人也都或多或少升了官儿,五天后,御书房的御案上摆满奏折,请安的折子二十五道,剩下二十五道全是参陈大人的。

    陈大人汗如雨下,朱邶风盯着奏折久久不言语。

    陈大人感觉自己头顶上悬着一把刀,这把刀迟迟不落下,陈大人大气也敢喘。

    从前那个瘦小的新帝已经长得比他还高,而且有了主宰他命运的能力。

    陈大人回想起,当年慈宁宫前一幕,当时逍遥王妃带着唐姨娘进宫,逼迫恒乐太后退位,朱邶风撒泼打滚,喊道:“快去请四位护国大臣来,王妃要逼死朕。”

    那时候的新帝格外依赖四位护国大臣,现在的新帝已经不需要四位护国大臣了。

    他大抵是老了,竟然觉得略站一会儿就困得厉害。

    双喜端来板凳给陈大人坐,陈大人坐在凳子上,打起了瞌睡。

    朱邶风从书案前抬起头,看着陈大人闭上眼睛打瞌睡,他心中一软。

    然而这样柔软的情绪只持续了一会儿,就很快消失。

    陈大人老了,当年跃马扬鞭,百战百胜的陈大人已经没有了英气,取而代之的是浑身暮。

    壮士暮年,也该退居幕后了。

    陈大人略歇息了一会儿,缓缓睁开眼睛。

    “陛下,卑职失态了。”

    “陈大人大臣们上的折子全是参你的,你怎么看?”

    “先帝在世时,卑职任飞虎营先锋一职,承蒙先帝不弃任卑职为护国将军,现如今陛下亲政多年,卑职这个护国大将军,名不副实,还请陛下恩准卑职告老还乡。”

    “陈大人,朕一点也舍不得你回乡,你当真想好了吗?”

    “卑职想好了。”

    朱邶风微微抬手,双喜端来早已备好的酒,君臣二人畅饮起来。

    陈大人看着眼前金光闪闪的酒杯,突然想到一句话,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说句心里话,朕实在是不舍得看见陈大人走。”

    通常一个人以说句心里话起头,那么他接下来说的话就是假话。

    陈大人为官四十载,他太清楚酒桌达官贵人们的说话方式了。

    皇帝若朕舍不得他告老还乡,齐大人参他的时候,就该好好惩罚齐大人,而不是明面上责骂,暗地给他升官。

    现在朝中个个都学着齐大人参他,他不走也得走。

    “陈大人,不告老还乡成不成。”

    陈大人闷一口酒,心中忍不住吐槽,是老夫想走的吗,明明是你这个小皇帝畏惧老夫手里的兵权,想夺权故意设下圈套逼迫老夫解甲归田。

    “不是卑职想走,而是当前的局势,不由得卑职不走。”

    “京郊有一处别院,陈大人可住到别院去,你老人家若是回了祖地,朕身边一个能说上知心话的人都没有。”

    陈大人说了几句场面话,默默留下兵符,皇帝得了兵符,心中很痛快。

    “陈大人回去歇着吧。”

    陈大人走后,朱邶风拿着兵符满意的笑了。

    “双喜,伺候笔墨,朕要拟旨晋陈妃为贵妃。”

    双喜研墨铺纸,朱邶风大手一挥写下圣旨,“双喜,你亲自去传旨。”

    “是,皇上。”双喜忙不去跑去传旨。

    陈妃跪在地上听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陈妃温婉贤淑,即日起册封为贵妃。”

    “陈贵妃接旨吧。”

    陈妃越来越看不懂皇帝的行事风格了,她打了梅妃,皇上理应惩罚她,为何她的位分不降反升。

    陈妃没有被册封的圣旨冲昏头脑,而是向双喜提问:“双喜公公,近日陈大人可有进宫?”

    “陈大人早上来过御书房一趟,没过一会儿皇上就决定册封娘娘。”

    陈贵妃接过圣旨,又给双喜发了赏钱,连忙去找人往陈家递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