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太后之下,全员卷王 » 第79章:朕的母亲是恒乐太后

第79章:朕的母亲是恒乐太后

    周王妃很满意顾吟微的态度,太后今年二十岁都不到,人年轻必定好拿捏,唐姨娘扭捏着不肯坐,周王妃怒道:“慈宁宫前,别给老子丢脸。”

    唐姨娘慢悠悠坐下。

    顾吟微端起茶杯喝茶,周王妃不表明来意,她也不搭腔,看谁先开口。

    周王妃如坐针毡,肥胖的身子扭来扭去。

    “太后,知道您事儿多,本不该来打搅。”

    “王妃不妨直言。”

    “唐姨娘她想儿子,白天哭晚上也哭……”

    顾吟微打断她的话,“二位想见新帝,本宫可代为通传。”

    “富贵,派人去御书房传话。”

    “是。”富贵指派随手指派一人去传话。

    周王妃看见太监出门,内心焦灼,脸色通红像是站在烈日下晒了两个钟头似的。

    “不必劳烦新帝,不必传话。”

    “哦,难道王妃和唐姨娘进宫不是为了见新帝,而是为了见本宫?”

    “是这样的,慈宁宫占地广阔,偏殿也空着,横竖您也不常住慈宁宫,唐姨娘想儿子,若是住在慈宁宫,母子便可长相见。”

    “唐姨娘是新帝生母,住偏殿恐怕不合适。”

    “太后能这样想最好不过,唐姨娘不熟悉宫规,我给她做个伴儿,她也有个可心人说说话。”

    “你们看慈宁宫,可还住得人?”

    “住得住得,太后您住椒房殿,我跟唐姨娘住慈宁宫,闲暇时刻咱们多串门,我们还可以陪太后打牌九。”

    “王妃言之有理,本宫是该好好考虑搬出慈宁宫了。”

    “是啊是啊,您白天住在椒房殿,晚上往慈宁宫跑多累呀。”

    “多谢王妃为哀家考虑。”

    “应该的应该的。”周王妃沾沾自喜。

    唐姨娘脸色煞白,王妃可真敢说,她难道没看出太后已经生气了。

    新帝从外头阔步走来,昂首挺胸气宇轩昂。

    “儿子参见母后。”

    “起来吧。”

    新帝尚来不及坐下,周王妃拉着唐姨娘往他跟前推。

    “风儿,你母亲来了。”

    唐姨娘唯唯诺诺,眼眶含泪,母子对视一眼,新帝快速移过视线。

    “朕的母亲是恒乐太后。”

    富贵恨不得扔掉手中的拂尘,给新帝鼓掌,说的好,说的妙。

    顾吟微开始同情起新帝来,亲爹不仁,嫡母不慈,生母懦弱。

    “风儿,太后答应搬出慈宁宫,以后我和你姨娘住这儿,咱们一家子骨肉至亲,总算能团员。”

    “王妃这话是自己的主意,还是王爷的主意。”

    “怎么?我的主意不好吗?我和唐姨娘住慈宁宫,太后住椒房殿,一家团圆多好。”

    “既然要一家团员,两位王兄怎能住在宫外呢?”

    “哦哟哟,你可算长了一回良心,同意接你两个哥哥进来。”

    “接,不仅接两位王兄,王府亦家老小都接进来。”

    “风儿,你说话的语气好冲啊!”周王妃察觉出新帝的话不对劲。

    “朕即刻拟旨,自动退位,这个皇帝谁爱当谁当。”

    “风儿,你别激动。”

    朱邶风一把扯下头上的皇冠,倒在地上满地滚:“去喊四位护国大臣来啊,王妃要逼死我啊。”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朕是庶出,谁不知道朕是过继的,朕刚治理完西北水患,好不容易提升一点威望,你们就来逼我啊。”

    唐姨娘也跟着哭,王妃来之前哄她说可以接她进宫享福,她便跟着来了,谁知道她的倒来,会把儿子逼成这样。

    周王妃原本也要撒泼打滚,卖惨求荣的,谁知新帝先他一步倒了下去,倒叫她没了招术,只得被动接受朱邶风的言语攻击。

    “朱家的先祖你们睁开眼看看呐,朕实在活不下去啦!”

    四位护国大臣严重的新帝雷厉风行,杀伐果断,眼下却在地上嚎啕大哭。

    陈张赵李四位大臣往新帝身边一站,像是四颗参天大树,周王妃伸出的手悬在半空中,而后失望的落下。

    李大人捡起地上的皇冠给皇帝戴上,赵大人去喊来言官决定记录下今日发生的一切,然后制成册子分发于民间,再派两百个说书先生大肆宣扬。

    张大人立刻着人传话给王妃,传话的内容不免大肆宣扬一番:“去请逍遥王,就说王妃逼迫新帝退位,勒令恒乐太后搬出慈宁宫,问一问逍遥王是否有谋反之心。”

    陈大人大手一挥:“给本宫调一千精兵过来,本官倒要看看,谁欺吾新帝。”

    赵大人召来随性的官吏,“去叫吏部尚书来,让尚书大人好好看看王妃以孝道逼迫新帝退位合不合理礼法。”

    周王妃懵了,她的本意就是搬来慈宁宫住而已,她不是要谋反,也不是要朱邶风退位。

    闹得天翻地覆,王爷不罚她下堂,难平悠悠之口。

    完了完了,不仅慈宁宫住不成,而且连王府也住不成。

    周王妃害怕了,她抬起一双泪眼看向顾吟微,整件事情从发生到结束,她一直冷眼旁观,可周王妃知道最终的结果是她促成了,若不是她去请新帝,事情怎么会发展成现在的局面。

    新帝身边有四位护国大臣,更有文武百官,他们是当朝最聪明最有执行力的官员,这些人全部为新帝服务,新帝打个滚儿,哭几声表示一下自己的委屈。

    大臣们集思广益,主动帮他解决麻烦。

    周王妃以为只要拿捏住太后,就能住进慈宁宫,实则大多特错,太后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还象征着宣化国的皇权。

    宣化国的管理制度完全服务于皇权,太后,新帝,正是皇权最顶端的两个人。

    唐姨娘吓得都不会哭了,外头那些拿刀的人好可怕,四位护国大臣长得跟四只大老虎一样,不来了,再也不来了,她想回王府,她不想住慈宁宫了。

    逍遥王从郊外跑马场匆匆赶来,四位护国大臣目光灼灼盯着他,逍遥王掐死王妃的心都有了。

    “太后息怒,小王给太后赔罪。”

    “王妃今日此举并没有重伤使哀家动怒,而是让新帝寒心,你们商议吧,哀家乏了。”

    顾吟微扶着富贵的手,慢慢离开。

    朱邶风心中忐忑不安,恭恭敬敬送她出殿门,“母后,儿子晚间再来给母后赔罪。”

    “乖孩子,她们的错,无须你承担。”

    高高悬挂的一颗心,总算落回地面。

    朱邶风冷着脸站着,逍遥王一连提了三个解决化干戈为玉帛的办法,朱邶风依然不满意。

    “本王想不出十全十美的办法,请圣上裁夺。”

    “王爷携王妃搬出京城,即日起迁往封地。”

    唐姨娘眼中升起一阵希望,刚才儿子的话中没有提到她,她误以为自己可以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