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太后之下,全员卷王 » 第48章:中秋宫宴

第48章:中秋宫宴

    “贤贵嫔受累了。”

    “伺候娘娘是臣妾的本分。”

    “你有这份心很难得,好好筹备着,中秋家宴上,本宫助你承宠。”

    “臣妾准备抚一曲《鸥鹭忘机》。”

    “这个曲目不好。”

    “那《流水》,《秋风词》?”

    “这些都不好,你想获得皇上的恩宠就得放下身段,本宫记得你会跳腰鼓舞,到时候等戏子们唱完,你上去跳舞。”

    “臣妾……”

    贤贵嫔委屈的险些落泪,皇后逼她与戏子同台,此举比打她二十棍还难受。

    “怎么,你不愿意?”

    “臣妾愿意。”

    “你下去好好筹备着,本宫乏了。”

    贤贵嫔走出栖梧宫的大门,用力甩了一下手绢。

    古话常说,戏子无情,婊子无义。

    戏子属于下九流,名门闺秀长于后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唯有逢年过节会请搭台请戏班唱戏。

    戏唱得好,赐些金银,唱得不好,赏些瓜果点心。

    戏子们跟着戏班走南闯北,风餐露宿,许多连官话也不会说,只会说方言。

    贤贵嫔挨着八仙桌坐着,手边摆着一瓶盛开的山茶花,她取出花朵一片片揪下叶子,又扯掉花瓣,接着恶狠狠的踩上几脚。

    “可恶,真是可恶,居然拿我比戏子取笑,等着看吧,等我生下皇子,我一定要翻身。”

    贤贵嫔对着花朵出气,又喝了一碗茶,取出一面手鼓绑在腰间,打鼓跳舞。

    宴会未时开时,座位布置妥当后,贤贵嫔率先到场,她吩咐宫人们摆放桌椅,茶水、糕点、前菜、陆续端上去。

    顾吟微与顾映霞携手而来,赵钱孙李四个牌搭子,热络的朝顾吟微姐妹招手。

    “二姐姐,你啥时候和她们这么熟了?”

    “谁与皇上走得近,她们就与谁相熟。”

    “这话倒没错,你找犄角旮旯坐着吧,我就坐这儿。”

    顾映霞坐下就开始磕瓜子,噶嘣咯嘣。

    “给你也来点,嘎嘎脆,嘎嘎香。”

    “少吃点,当心上火。”

    “吃不着才上火呢。”

    顾映霞不吃宴席上的菜和点心,不停的磕瓜子。

    阿青剥完一撮瓜子,放在她面前,苦口婆心劝她。

    “主子,待会儿宴会开始的时候,你少磕点瓜子。”

    “知道知道。”

    嘴上说知道,嘴里却不停,咯嘣咯嘣,贤贵嫔揉了揉自己的腮帮子,顾淑容这么能吃,等她过几年肯定要发腮。

    柔妃眼下乌青一片,霜露弯着腰替柔妃提揽裙子,柔妃上了层淡妆,贤贵嫔偷偷观察她的妆容和穿搭。

    好险好险,没有撞色。

    柔妃刚刚坐定,宜妃也来了。

    宜妃的宫女闻琴,一身紫色衣衫,衬得她有几分清冷。

    不多时谨妃到场,她着鹅黄色襦裙,梳着惊雀髻,手腕上带着一副天水蓝的镯子。

    贤贵嫔今儿打定主意要出风头,注意力一直放在众妃嫔的穿着和装扮上。

    顾吟微静静地坐着,眼神往贤贵嫔脸上一扫,今她的鼻头略塌,五官不够立体,需要通过装造掩盖缺点。

    今日她的妆容恰达好处,可惜她不该穿蓝色,整个后宫能把蓝色穿出仙气的人,非珍妃莫属。

    贤贵嫔此前与珍妃交好,这会儿珍妃落难,她却梳洗打扮忙着邀宠,珍妃断然不会让她如愿。

    果不其然,珍妃也穿了蓝色。

    柔妃低头闷了一口酒,目光冷淡。

    宜妃面前摆着一张琴桌,桌上放着一张古琴,她转动调音栓调音,闻琴手里拿着一块干净的棉布,拂过龙池凤沼。

    谨妃看着戏台,台上的戏子们穿着大花脸,陆陆续续上台。

    顾映霞瓜子也不磕了,眼睛偷瞄珍妃。

    贤贵嫔不想同珍妃起冲突,一见她就躲。

    珍妃唤道:“站住。”

    贤贵嫔浑身如同使了定身咒,定在原地不动。

    “贤贵嫔,谁与允许你穿蓝色衣裙的?”

    宫中有许多不成文的规定,譬如见柔妃,不能抹栀子花的头油,见太后不能戴蜻蜓发簪,见珍妃不能穿湖水蓝的衣衫。

    “臣妾知错,臣妾马上就去换。”

    贤贵嫔吓得不轻,皇后明明说珍妃不会出席宴会,为什么她来了,不仅来了,而且还和她撞衫。

    皇后扶着夏蝉的手,稳稳坐在属于她的后位上,贤贵嫔眼中一片凄寒,皇后谎称珍妃不会出席,怂恿她穿这套衣服,为得就是让她与珍妃发生争执。

    “贤贵嫔,宴会之中为何没有本宫的位置。”

    “臣妾疏忽,这就为娘娘补上。”

    “一句疏忽便能了事吗?”

    珍妃趾高气扬,眼神落在她的衣裙上,“小鱼,本宫要喝酸枣汁。”

    小鱼就近捧起一杯酸枣汁,珍妃接过,对着贤贵嫔的衣裙泼了上去。

    “凭你也配穿曲裾裙,自讨苦吃。”

    贤贵嫔的衣裙沾了水,她羞愤难当,捂着脸跑开,贤贵嫔跑得飞快,又不看路,撞倒了一个宫女,她抬手就是一巴掌,打破了宫女的脸。

    顾吟微深深的叹了口气,强者欺凌弱者,弱者欺凌更弱者。

    宜妃向珍妃发出邀请,“珍妃,本宫这儿有空席,你过来坐。”

    珍妃狠狠剜了一眼贤贵嫔。

    “主子,入席吧。”小鱼扶着她,往宜妃身边坐。

    柔妃手里的酒葫芦已经空了,她趴在桌上打盹儿。

    谨妃的心脏怦怦跳,唯恐珍妃的怒火烧到她身上。

    片刻后,皇帝到场,太后也席落座。

    戏台上的人,纷纷忙碌起来,有的拉二胡,有的敲锣,有的打鼓,还有人穿着花衣,嘴里咿咿呀呀唱着小曲。

    太监呈给太后一本折子,太后点了一出《白帝城救母》,又点了一出《寻亲记》。

    这两出戏,主打一个孝字。

    皇帝听完太后所点的戏文,顿时没了看戏的兴致。

    太后端着酒杯,杯中倒映的一轮圆月,“月圆人不圆,皇帝,你身居帝位。一人过中秋,上百人为你筹办。”

    “可怜你三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一切错在儿臣。”

    “你既知错,何不派兵接潜笙回来。”

    寻鹤皱眉,太后真扫兴,哪壶不开提哪壶。

    “儿臣并非明君,有负母后期望。”

    “皇帝,你埋怨哀家。”

    “儿臣自出生起,样样不如三弟,父皇当初留下遗诏,字字句句嘱明,由三弟继承大统,母后力排众议扶朕登基,朕感激不尽,何来抱怨。”

    皇上嘴上说着感激,眼中却没有半分感激之色。

    “你简直不孝。”

    戏台上唱着戏,一群人喳喳叫,其中一人做出挖坑的动作,另有一妇人抱着襁褓痛哭。

    大意是,这家人的老母亲病重,家中缺衣少食,男子执意挖坑将幼子活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