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太后之下,全员卷王 » 第42章:是药三分毒

第42章:是药三分毒

    芳姑姑抬起珍妃的脚,为她穿鞋。

    “太后娘娘年纪大了,希望能有个小皇子陪伴左右,珍妃娘娘明白吗?”

    “本宫明白。”

    太后的意思昭然若揭,珍妃怎么能不明白。

    嘴上说着缺个小皇子陪伴,其实心里催促珍妃赶紧生孩子,孩子一出生,肯定会养在慈宁宫。

    珍妃想见孩子,必定处处受太后拿捏,届时,太后以孩子为筹码,逼她杀人放火,她也不得不照做。

    珍妃换了身衣裳出来,这样张扬的服饰和妆容让她看上去老了十岁。

    太后很满意她这身装扮,笑道:“平日还得多打扮打扮,这样皇上才乐意多去长宁宫用膳。”

    珍妃跪着谢恩,心道,天天装扮成这样,皇上肯来长宁宫才怪。

    芳姑姑端来一碗汤药,珍妃皱着眉头不愿意喝。

    太后亲自起身,接过芳姑姑手中的药碗塞入珍妃手中,“哀家寻名医给你配了坐胎药,以后每隔三天,你来一趟。”

    珍妃犹豫着,是药三分毒,这一碗坐胎药,有毒无毒尚无定论,若是诱人上瘾就麻烦了。

    “怎么,珍妃信不过哀家。”

    太后说这话,意思很明显,催促她快喝药。

    珍妃捏着鼻子,一口气喝干坐胎药,打算回到长宁宫催吐,可太后根本不放她走。

    “你别着急走,内廷的画师,送来了一些画轴,哀家打算挑几副挂在墙上,哀家眼神不济,你陪着哀家挑一挑。”

    珍妃坐立难安,跟着太后去挑画。

    一幅幅画卷展开,画上的景物栩栩如生,有亭台楼阁,江河湖海,还有崇山峻岭。

    十二个太监捧着画,高高举起给太后看,一位年轻的画师滔滔不绝的讲解着。

    太监的嗓音脆生生的,懂得取巧,哄得太后眉开眼笑。

    “这副画名为‘夜泊嵩山’,出自宋先生之手,宋先生这些年访便名山,只为找寻彭祖的身影。”

    芳姑姑和太监打岔,问道:“彭祖,可是那位活了八百岁的老神仙。”

    “正是呢,宋先生画这副画的前一晚,梦到了彭祖,嵩山道观的馆主亲自看过这副画,还说这画上有仙气,馆主拿出当年张真人亲笔手书的金刚经来换,宋先生都不肯换,跋山涉水送进宫来献给太后。”

    太后笑道:“宋先生有心,该赏。”

    太监这一出瞎话漏洞百出,可太后爱听,瞎话也变成了真话。

    太监得了赏赐,越说越来劲,珍妃告诫的看了他一眼,很遗憾,这个太监并没有接受到珍妃善意的提醒。

    太后指着一副风雨归舟图缓缓道:“这人披着蓑衣,手持竹竿站在小舟上,旁边这个小点是什么,像是个孩童。”

    太后这话并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自然自语,太后凑近画卷,仔细观赏。

    太监跳出来显摆,“回太后,画上的小点不是孩童,是渔翁的斗笠。”

    太后面色一寒,芳姑姑轻轻叹息。

    “青斗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个便是斗笠了。”

    太监说完这话,并没有得到夸奖,也没有得到赏赐,他才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说错话。

    跪在地上求饶:“太后饶命,奴才该死,奴才不该打扰太后看画的兴致。”

    “无妨,你下去吧。”

    “多谢太后,多谢太后。”太监跪着怕了出去。

    太后道:“赏一杯‘静心茶’。

    芳姑姑退出去吩咐了一声,珍妃出门前依稀听见哑药,打板子等话。

    珍妃回宫,急忙催吐,可药效已经被吸收大半,珍妃一颗心沉入谷底。

    小鱼咬着手帕干着急,“主子,奴婢有一个自伤八百的法子。”

    “你说。”

    “奴婢的母亲曾于冬日落水,而后伤了身子再也没有怀过孩子,你主子不想受制于人,就得狠得下心。”

    “我自己落水恐引人怀疑。”

    “奴婢这个自伤八百的法子,能伤敌人一千。”

    “敌人?”淑妃仔细琢磨着这句话。

    “你是说皇贵妃?”

    “皇贵妃也好,宜妃也罢,总之为了完成计划。”

    “这事得尽早谋划,你先下去,让我一个人静静。”

    珍妃靠着墙躺着,眼神变化不定,一碗碗不知名的坐胎药喝下去,还不知道会留下什么隐疾。

    倒不如假装落水,只要伤了身子,太后就不会逼她生孩子。

    淑妃脑海中酝酿着一个巨大的阴谋,根本没察觉到皇帝的到来。

    朱敦颐看了她半晌,淑妃并未回头。

    皇帝起身离开,经过门槛时,两只短脚猫对着他叫唤,淑妃这才回过头。

    “皇上,您怎么来了。”

    “母后说你最近心情不好,朕特意来瞧你。”

    “皇上用过晚膳没?”

    “用过了。”

    两人寒暄几句便没什么话说,客客气气地,不亲近也不疏离。

    珍妃和皇帝之间隔着一张小小的板凳,谁也没有主动移开它,珍妃蹲在地上抱着猫,皇帝长身玉立,居高临下的看着她。

    “朕还有公务要忙,明日陪你用午膳,晚上不必等朕。”

    “臣妾恭送皇上。”

    皇帝一走,珍妃又开始琢磨自己的计划,珍妃整夜无眠,想出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

    珍妃起了个大早,赶着栖梧宫请安,谨妃追来上与她说话,“昨儿本宫听闻有个太监得罪了太后,今儿成哑巴了。”

    “你昨天也去慈宁宫了,那太监怎么得罪太后了,你快给本宫讲讲,本宫也好避个灾。

    “有些灾无处可避,不想遭灾就不去慈宁宫。”珍妃心情不好,话中带刺。

    谨妃纳闷,心道,珍妃铁定是去慈宁宫受了气,再过几日太后就该找她谈话了。

    “阿秋,派人盯着珍妃。”

    “是娘娘。”阿秋扶着谨妃的手。谨妃沿着台阶往上走,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好天气,她又看见了顾吟微。

    谨妃点头示意,顾吟微略一欠身,算是见礼。

    阿秋道:“主子,看见顾更衣头上戴的蜻蜓簪了没,用料可不便宜。”

    “千金难买心头好,她喜欢的东西,再精贵皇上也舍得,等着瞧吧,顾更衣不是池中之物,中秋一过,她的位份肯定会升。”

    “既然如此,奴婢可得尽早准备贺礼,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是该好好准备。”谨妃进了内殿,找到自己的位置,阿秋站在她身后。

    “中秋将至,黄司膳做了些月饼给大家尝鲜,诸位可自行取用。”

    众人手边的小桌旁都放着一只瓷盘,盘中中盛着满满当当的糕点。

    大会儿起身道谢,宜妃率先拿起月饼尝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