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定疆 » 114 蔡太守

114 蔡太守

    看着刘表坐着小船晃晃悠悠的去向北岸,周瑜问道:“伯符,这可不像是你的风格,这刘景升也算是导致你阿翁重伤的凶手之一,蒯家兄弟已死,为何不将刘景升也杀了,以绝后患?”

    孙策望着奔流不息的江水,声音有些飘渺。

    “公瑾,我坐在阿翁这个位置上,方知道有多难。这几日来算得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我向来不爱动脑,如今却不得不殚精竭虑,以使四方平衡。蒯家兄弟已生死志,杀了他们,一可与家父有个交代,二也可威慑荆州世家。但刘景升却不一样,他身为汉室宗亲,能杀了他的,只有汉家天子,我若动手,便是不敬汉室。如此一来,四方诸侯皆有理由讨伐我们,不如放他离开,对汉家天子也有个交代。”

    “伯符,你比以往稳重多了。”如此才好,刚过易折,孙坚和孙策在历史上都是因为性格的原因吃了大亏,丢了性命。能看到好友的转变,周瑜心中很是开心。孙策就像孙家那把古锭刀一样,锋芒毕露,如今慢慢懂得给自己套上一层刀鞘,将自己的锋芒轻易不示于人前,而这,正是一个合格君主应有的表现。

    周瑜与孙策并肩站在岸边,说道:“我建议刘表去长安也是如此。放他离开,也算与他留一段香火情。他在长安,我们通过他,也算与朝廷有了联系。日后无论是求官还是封侯都方便许多。”

    回到襄阳,望着太守府门前那巨大的匾额,周瑜总算松了一口气。折腾了近两个月,合纵连横,又付出了孙坚重伤昏迷的代价,终于拿下了襄阳。襄阳城在手,就等于在荆州中部站稳了脚跟。仅仅这样还不够,必须拿下荆南,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才有争霸中原的可能性。

    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不能急,急了,吃得快容易噎着,走得快容易摔着。等孙坚醒来之后,军队就要继续南下去往长沙。在这之前,要先敲定好襄阳太守的人选。

    虽然孙策和孙坚在以前答应了蔡瑁为襄阳太守,并且孙坚又纳了蔡姗为妾,蔡孙两家称得上是姻亲,但世家向来反复无常,并不可靠,所以,这襄阳太守虽说是蔡瑁来做,但怎么做还要好好计较一番才行。蔡家想不付出一点代价就让蔡瑁上位,那想的未免也太美了些。

    太守府中,蔡瑁看见孙策和周瑜,心中也是一阵唏嘘。当日得知孙坚中伏,自己还以为孙家已经没了指望,没想到孙坚虽倒,孙家的大旗却让眼前的这两个小子给扛了起来,一把火将整个形势都给逆转了。如今看来,自己的那一把豪赌是赌对了。

    几人分宾主坐下,太守府中的主位空了下来,留给了正在医治的孙坚。

    沉默了半晌,蔡瑁率先打开了话匣子。

    “少将军能拿下襄阳,实出乎我的意料,也救了蔡家老小一命。瑁在这里谢过少将军了。”

    如今孙坚纳了蔡姗,蔡家算得上是孙家的妻族了,有了这一层关系,孙策在蔡瑁面前也没那么多礼数,笑着说道:“阿舅言重了,此战全赖公瑾谋划。”

    “那就多谢周郎了。”蔡瑁朝周瑜说着,举起双手拍了拍,顿时有两名侍女双手端着两个盘子走了上来,上面摞着一叠文书。

    “这些文书是蔡家在襄阳的地契,就当是给阿姐陪嫁的嫁妆了。”蔡瑁说道。

    “这怎么使得?”孙策一边推辞,一边不动声色示意身旁的义从将这些地契拿了下去。

    几人又闲聊了几句,蔡瑁才说起今日的来意。

    周瑜心中暗暗点头,果然,蔡瑁来这里找孙策,为的就是这襄阳太守的位置。但单凭这些地契,就想换一个太守的位置,蔡家想的也太美了吧。妻族是妻族,孙家是孙家,总要捞点好处才行。

    “蔡将军,襄阳太守之位事关重大,我们两个只是小辈,不好擅自做主,不如等讨逆将军醒来,蔡将军再与其商量如何?”

    周瑜这番话一出来,蔡瑁顿时傻了眼。周公瑾这小子看起来丰神俊朗,像是个谦谦君子,怎么这主意出的蔫坏。荆州世家都知道孙坚大军还要南下,都盯着太守这一职位呢,这几家中,庞家和黄家都是热门的人选。要不是怕夜长梦多,自己今天向他们两人会提这事嘛。

    “那……”蔡瑁不知道怎么说下去了。

    “周郎,我们蔡家让出襄阳城外的土地来供应大军食粮,这总能换来一个襄阳太守吧?”一个清脆的女声从大门处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却见蔡姗扶着头发花白的蔡讽走了进来,几人慌忙见礼。

    “阿姐,你怎么来了?”

    蔡瑁走到蔡讽的左边,小心翼翼的扶着蔡讽,问道。

    “我不来,就算等到将军醒了你也坐不上襄阳太守的位置。”蔡姗把眼一瞪,说道。

    面对着强势的蔡姗,蔡瑁喉头滚了滚,却不敢说什么,从小到大虽然蔡姗经常护着他,对他也最好,但经常欺负他的,也是这位有些刁蛮的二姐。

    “伯符将军,我蔡家这个价码你还满意不?”蔡讽开口问道。

    孙然对这个价码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但面对着算自己长辈的蔡讽,孙策还是做出了一副亏得心疼的样子,说道:“长者开口,小子怎能不从。只是等阿翁苏醒,蔡夫人可要帮忙拦着些,要不我又要受一顿皮肉之苦了。”

    见孙策说的可怜,蔡姗掩嘴而笑,说道:“就你滑头,单凭你这拿下襄阳的功劳,你阿翁舍得打你?不过伯符,话可要说到前面,我们家值钱的东西全都当做我的嫁妆送过来了,你不能让我们蔡家老小以后喝西北风过日子吧。说好的军械生意你可不能忘。”

    孙策摊手叫屈。“蔡夫人,当时可是公瑾答应你的,我可什么都没说。”

    “我不管,要是周公瑾没和你商量,他会和我说这些?”蔡姗一叉腰,说道:“你也说长者开口,你小子不能不听,我如今也算是你的长辈,说吧,我说的话你听不听?”

    知道蔡姗此话是为了拉近蔡孙两家的关系,周瑜抢先开口道:“蔡夫人,这件事我们两人代孙将军答应了就是了,只不过等将军醒来后,夫人最好还是和将军说一声。”

    其实在孙策和周瑜的心中,襄阳太守和军械生意都是属意蔡家的,荆州世家中蔡家是最早投靠孙家的,现在又成了孙家的姻亲,不让他们做让谁做。只不过,他们要付出代价才行,蔡姗说出的价码,正符合孙策和他的心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