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宋佳琪 » 第二十六章 电话卡

第二十六章 电话卡

    吃完饭差不多八点的样子,小宋要出去逛逛。

    依然是我推着自行车,她坐在后面,两条腿来回悠达着。

    出德外,东南方向奔鼓楼,穿过美术院,来到甘雨胡同。

    一个民房门上贴着“报纸杂志,代卖旧书”,小宋推门就走了进去。

    非常小的一个院子,各个房间都亮着灯,靠门的偏房门上挂着一个很小的牌子,写的是“电话卡”。

    那年代街上很多公共电话亭,一边一个雨罩子的那种,除了个别车站和商场有封闭的小亭子,基本都是一个简陋的小雨罩。投币的很少,基本都是插卡的。而且那时候固定电话也只有电信这一个运营商,隶属于中国邮政。通信业务真正从邮政系统剥离出来独立运行,也正是在九八年。

    插卡电话当然要用到电话卡,那种IC卡很多地方有卖,邮局、书报亭、专业卡贩子,甚至是我们学校的零售商店,价格也是参差不齐。当时最流行的是面值二十元的,邮局是原价出售,而书报亭一般是十九块,卡贩子基本都是十八块钱一张。我们学校里有很多电话亭,学校商店的电话卡一般卖原价,少数学生会干部能在那里十八块买到,然后再十九或者原价贩卖给同学们。

    不知道小宋从哪里得到的信息,这家的电话卡要便宜很多,三百块二十张,最低就是二十张起售。当然也有面额三十和五十的可以买,但是性价比相对就低一点,如果在他这里进货出去贩卖,最赚钱的也是这种二十面额的。

    小宋真是神通广大,她连我们学校电话卡价格都知道,甚至我都不知道学生会的同学们倒卖给我们电话卡是赚钱的!当然也有很多同学出来找书报亭买卡,但是很少有人敢在卡贩子手里买卡。因为各种被卡贩子欺骗的流言,充斥着整个学校,不知道真的是那样,还是那些有利可图的人,在故意散播谣言。

    小宋让我去学校贩卖这些电话卡,每张起码有三到四块的利润。

    毫不夸张地说,每到课间,每个电话亭都在排队,甚至有的同学为了打电话而迟到、逃课!即时通信技术的实现,让人们非常兴奋也非常新鲜,而更多的是痴迷。每一个民用新兴科技的诞生,都会出现这种疯狂的痴迷。有人卖肾买手机,也有人为了游戏充值去抢劫杀人,更有人为了打赏主播挪用天文数字的公款!

    “大姐,我们学校的学生会,有事没事就抓在学校倒卖商品的同学们!要如你所说,他们卖卡有利可图,那更不会轻饶了我,这是明着抢他们的饭碗!”

    “犯什么傻呀!别大张旗鼓,明目张胆地卖!先拿几张出来,和同学们显摆一下,就说是十八块钱在一个书报亭买的。他们要是问那个报亭在哪,你就说远点,让他们坐车去都不够本!一准有人求你转一两张给他们!你还得装的有点不情愿,让他们保证守口如瓶,不把你供给学生会!就算是学生会知道了,你也能脱身!我没赚钱,就不算贩卖!再说了,不是我卖给他们,是他们求着我转两张给他!实在闹大了就找学校管事的老师告他们学生会的状!这是什么,他们自己当投机犯,反倒抓我们好学生!”

    “大姐,你这话在理,可是我还是有点担心。”

    “不用怕,有我呢!真有人找你麻烦,我去你们学校给你讲理去!”

    “那就不必了,真要有学生会找我麻烦,我就听你的,找教务处告发他们去!”

    “别怂,挣点零花钱而已,没那么大的罪过!你看看你,平时不是沾老塔的,就是靠别人接济,多没意思!家里给的那点钱都不能吃顿好的,还想着买吉他,就指望你们乐队那不靠谱的演出费啊?什么时候能攒够?咱们低价卖卡,同学们高兴,自己又得实惠!为什么不干呢?”

    “是!我知道了!明天去学校就按你说的去做,确实同学们得不少的实惠,咱们也有利益可得,上算!”

    “一个星期能卖得完吗?”

    “估计三天就能卖完吧!我们学校的电话亭子都得排队!每个垃圾桶里都有用完的卡!消耗量大了去了!我见过一个同学一次买十张的,然后去打声讯台聊天,整晚都在那抱着电话不放!”

    (注:这里的声讯台,指的是电信服务商分包出去的一种收费语音服务。附录里有一段和声讯台有关的小故事。)

    “一个月能卖一百张就行,够你的生活费了。”

    “光在学校吃的话,俩月都够,我们食堂的饭特别便宜,一顿饭一块五就能吃饱。”

    “走,去王府井转转,一会早点回去睡觉,累了!”

    “大姐你一会儿回家还是去宿舍?”

    “去宿舍吧,看看小静,怕她想不开!”

    “挺好一小姑娘,怎么有这么个嗜好!”

    “别说她了,关于她的事,不许出去乱说!连老塔也不许告诉!听着没?”

    “是,知道了!大姐你吃过驴肉火烧吗?”

    “没有!驴肉好吃吗?”

    “好吃,那么多卖驴肉火烧的,你竟然没吃过!”

    “听着驴肉就不想吃,驴那玩意儿能吃吗?”

    “驴可浑身都是宝!明儿下班就过来吧,我放学以后去买驴肉火烧!”

    “不来!不想吃!”

    “别呀,来吧,不想吃驴肉火烧我买别的,我上动物园给你买大饼卷鸡蛋去!”

    “你还是买驴肉火烧吧!你不是爱吃吗,你爱吃我就陪你吃。原来吃过,没感觉有什么好吃的,尤其那里头黏糊糊的那东西!”

    “大姐,你吃过呀?我还以为你真没吃过呢!明天我给你买纯肉的,不要焖子。其实那焖子挺好吃的,跟肉皮冻差不多,那是炖驴肉的老汤做的,没有皮。驴皮都拿去做阿胶了,那可是宝贝!”

    “别说这个了,明天你想吃什么就去买。我陪你吃就完了!”

    “大姐你还为方静那事不高兴呐?今天晚上看你脸色一直不好!”

    “别说了!这事你以后少提!”

    看到小宋状态依然非常不好,我就变着法地聊些能让她开心的话题。可小宋怎么也欢乐不起来,情绪渐渐地没有那么低落了,但是整晚上也没有什么欢声笑语。

    临分别的时候小宋抱了我很久,不说话也不让我言语,就那么静静的相拥了很久。

    回来见着老塔聊了一会儿卖卡的事,他支持我去试试,毕竟我现在没时间也没能力去挣什么钱,有这么个机会挺不错的。

    老塔问我见过学徽的大哥大没有,我说看着了,走哪都能打电话的大砖头。

    那玩意早晚人手一个!

    老塔说得斩钉截铁,事实也是如此。

    一中午就卖完了二十张卡!我没有采用小宋的方案,而是另辟蹊径,十七块钱一张,一次性倒给了一个学生会干部,他还预付了四十张的定金。

    这个主意本是老塔出的,他不建议我偷偷摸摸地卖,根本不走量,而且和学生会顶着干也不是明智之举!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收买学生会贩卡的同学,让他做我的代理,不但有了官方的保护伞,也保证了客户市场的稳定性。

    小宋能想到这个主意,发现这个市场。但是用她的办法,生意做不大也做不久!老塔毕竟在外闯荡这么多年,心思相当缜密,用他的办法基本算是万无一失。

    拿着卖卡挣来的四十块钱,相当激动,也相当满足,感觉这样下去,不久就能自给自足了,很惬意!

    放学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个保温饭盒,然后跑到动物园那,买了两个小宋爱吃的大饼卷鸡蛋。走北二环回去的路上买了六个驴肉火烧,两个纯肉,四个焖子肉。一直钟爱驴肉火烧这个食物,所以对它的售价也是印象非常深的。九八年家里焖子加肉的一块五两个,纯肉的一块钱一个,BJ每种都贵五毛。

    基本就是和小宋一起到的胡同口,她由东往西来,我从西往东走。

    “大姐,你怎么这么晚才到啊?”

    “怎么着?就许你放了学出去玩儿,不许我下了班出去逛逛啊!”

    “没那意思,没那意思。我这不就是随口这么一问吗?可千万别不高兴,真没别的意思!”

    “快走吧,回去再说。可把我冻坏了,今天怎么这么冷!晚上自行车扔这,我坐车回去,不遭这个罪了!”

    “要不晚上我骑车送你回去吧,反正也不远!”

    “买驴肉火烧了吗?”

    “不光驴肉火烧,你爱吃的那个大饼卷鸡蛋也买了,都在饭盒里。新买的这个饭盒真不错,带保温层的,要不这会成冰坨子了!”

    小宋推着车在前面走着,也没回头看,本来想和她炫耀一下那个饭盒的,结果招来一顿训。

    “买这东西干嘛?提前也不问问,要保温盒找我拿不就行了!乱花钱!”

    这算不算热脸贴了个冷屁股?

    这算不算受累不讨好?

    心里多少有点失落,有点不高兴。但是最近小宋已经很闹心了,不能再给他添堵,岔开话题说点开心地给她听。

    “大姐,卡卖完了,而且还预定出去四十张。”

    小宋没说话,指了指茶室。

    老塔抱着他的小茶壶,在躺椅上睡着了。

    “没事儿,大姐,叫起来吃饭吧。捂了这一道,脆皮儿火烧都已经变软皮了。”

    老塔对驴肉火烧赞不绝口,我也尽量的鼓吹驴肉的好处,小宋不愿意扫大家的性,象征性地夸了两句。结果就是老塔吃了两个驴肉火烧,小宋只吃了一个,我比他们两个吃的都多,两个驴肉火烧,一个大饼卷鸡蛋!

    收拾完以后老塔继续去打盹,我和小宋回到自己的房间聊天。

    “卡怎么卖这么快?”

    “我和学生会的妥协了。”

    “什么意思?”

    “他们在学校商店拿卡是十八,我直接十七块钱全倒给学生会了。老塔是高人,学生会的用咱的卡,咱们也就不用担心和他们冲突了。”

    “也是个办法!”

    “一张能多赚一块,他们也就愿意用咱的卡。不但把那二十张全收了,还预定了四十张,定金都给我了。”

    小宋从包里掏出来一捆卡,递给我。

    “明天先给他二十张,我今天只拿了这些回来。”

    我接过卡,赶紧把那三百四十块钱拿出来递给小宋。

    “大姐,连本带利都在这了。”

    小宋抽出来那四十塞到我放钱的褥子下,那里是我藏钱的地方。

    “大姐,你真是神通广大呢,你怎么知道我的钱放在那的?”

    “以后赚到钱就放这儿藏好,别胡花乱花的!”

    “是!我知道了!”

    “这三百我收起来了,明天你用收回来的钱,再去拿二十张卡。”

    “是,放学我就去拿。”

    “快放假了吧?”

    “马上就放假,应该是星期五吧,没正式通知呢。”

    小宋沉默了一会儿,身子一歪,躺在床上。

    “你那个CD机修好了吗?”

    “没呢。”

    “那你修吧,我躺会儿。”

    “大姐,你还是心情不好啊?还是因为方静吗?”

    “一天到头的就会哭,屁也不放一个!你跟她说话,感觉就像对着个电线杆子嘚嘚,能不生气吗?”

    “要不今天你就住这屋吧,我还是去茶室睡。”

    “修你的东西吧,别跟我说话了!”

    “大姐,你喝水吗?我去泡壶茶!”

    “闭嘴!”

    泡完茶回来,小宋好像睡着了,拿过外罩轻轻地给她盖上,开始制作CD机的外置电源。

    手工搭棚做一个电路,是很麻烦的一件事。这个直流电源很简单,总共十二个元件,但是也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检查下极性,调整电压到6V,CD机可以开机,播放碟片正常。提高电压到6.5V,没感觉有明显的变化。降低电压到5.8V,可以正常工作,但是感觉读碟能力明显下降。降低电压到5.5V时已经无法开机。最终决定使用6.3V供电。

    戴上耳机听了一首歌,很不错!但怎么也听不出来哪里比磁带强!磁带十首歌,光盘也是十首歌,磁带九块八,光盘二十起。为什么都要买光盘呢?就因为这个东西是新产品,买这个才算时髦,才算跟得上流行吗?细想起来,我也买了几张光盘了,每次都没想过为什么要买。这就是时代的脚步吗?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盲从吗?

    摘下耳机,盯着凌乱的桌面和CD机幽蓝的显示屏,重重的叹息了一声。

    “怎么了?修不好吗?”

    “大姐你醒啦,修好了,你喝水吗?”

    茶已经凉透了,我端起来茶壶,犹豫着要不要去换水。小宋好像睡得有点冷,蜷了蜷身子,问道:

    “凉了吗?”

    “凉透了,我去换壶热的吧!”

    “嗯,给我听会儿,看看你修得怎么样。”

    把耳机递给小宋,端着茶壶出门,正巧碰到了从厕所出来的老塔。

    “大哥,几点了?”

    “你手表呢?不是表不离身的吗?”

    “放桌子上了,怕干活的时候碰到,摘下来了。”

    “干活?”

    “嗯,我把那个CD机弄响了。”

    “哦?行啊!声音怎么样?”

    “没觉着比磁带随身听强!可能是耳机不好吧,也没准这东西根本就没那么神。”

    “回头让我也听听!”

    “听呗!我白天上学去,你就拿过来听,钥匙你有,随时去拿。”

    “小宋呢?”

    “还躺着呢,刚才迷瞪了一会儿,醒了要水喝呢!”

    “看着今儿心情不好啊!”

    “不定谁惹着她了,生闷气呢。”

    “加点小心!”

    “知道了,大哥。”

    端着热茶回来的时候,小宋还窝在床上,戴着耳机听歌。看到我回来,摘下耳机坐了起来。

    “斌子,送我回家吧!”

    “大姐,先喝杯热水,暖暖再走。”

    “这几天我都不能过来了。”

    “为什么呀?”

    “去趟济南,家里的事。”

    家事,不是现在我该打听的!

    骑车带着小宋,在凛冬的街头缓慢地向前走着。没有风雪相伴,只有不断从嘴里呼出的白气,凝聚又消散。

    小宋趴在我的背上,两只手插在我的口袋里,反反复复地唱着那首苏芮的《牵手》。

    那夜在她家楼下,小宋抱着我久久不肯放开。

    直到我一身汗已经干透。

    直到她冷的开始瑟瑟发抖。

    那夜她用带着眼泪的嘴唇狠狠地吻着我。

    直到泪水都被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