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咸鱼暴君 » 第三十章 陛下太坏了

第三十章 陛下太坏了

    崇祯回到御书房看奏疏。

    不得不说,嫂子张嫣是个极优秀的“机要秘书”。

    地方奏疏上鸡毛蒜皮小事,或同一件事十几个官员重复上奏的,或洋洋洒洒几千字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明的,她都进行了归纳。

    经她玉手整理,奏疏主次分清,简明扼要。

    “皇嫂你太棒了。”

    崇祯看着字体秀丽的小楷,笑眯眯的对张嫣竖起大拇指。

    张嫣微微一怔。

    何为太棒?

    从陛下神情上看,应是溢美之词吧。

    “陛下过奖,眼下危难之际,咱们是一家人,理应勠力分担。”

    “皇嫂,你以前帮皇兄批阅过奏章吗?”

    “此事……当年你皇兄醉心木工,奏章堆积如山,我闲来无事帮忙整理,此后,你皇兄总是瞒着臣下,把一大堆奏章丢给我,一些小事都让我直接批阅。”

    “难怪了。”

    嫂子工作经验丰富得很。

    她丈夫是有名的木匠皇帝,长年不理朝政,大明却依然能保持运转,而且运转得还不错,原来成功男人背后真是总有个女人,在默默的付出。

    天启朝许多政务抉择,可能都是出自张嫣之手。

    但张嫣从未有揽权的举动,为了避嫌,反而没有特别优待娘家人。

    姿容绝美,十分能干,又不居功揽权的好皇后,为什么就不是我的皇后呢。

    崇祯直勾勾盯着张嫣的绝色容颜,浮凸身姿,小腹中又窜出一丛火苗,瞬间点燃气血。

    此刻御书房只有他们俩,孤男寡女,张嫣被盯着看,感受崇祯眼中有某种冲动与渴望,顿时两朵红云飞上玉脸。

    她不敢直视崇祯炙热目光,羞赧的垂下螓首,往后挪动一步,拉开距离。

    “陛下不可……”

    “有何不可?”

    “伦理纲常万不可逾越。”

    “逾越又怎样,朕是皇帝,想怎样就怎样。”

    “逾越伦理纲常,万一传扬出去对陛下极为不利,眼下内忧外患犹在,必将严重影响大明社稷,臣宁死不从。”

    张嫣双臂抱身,俏脸通红,目光决绝,严词拒绝。

    柔弱的外表下,竟有一颗冰清玉洁的贞烈之心。

    崇祯笑道:“一定要内忧外患完全消除,皇嫂才从了我?”

    “……”张嫣。

    被崇祯找到语句中的漏洞,她无语凝噎,心内也有一丝犹豫。

    她不能否认,崇祯昨天神武盖世的风采,已不知不觉中打动她的心。

    她内心也希望有朝一日,能依偎在帝王宽厚怀中。

    但是,她一向以贤德皇后来要求自己,任何不利于君王与社稷的事,她死也不能去做,即便崇祯以皇帝身份强行命令。

    而如果大明的内忧外患,完全消除,逾越之后不会有太大影响,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想到这里,张嫣怦然响动的心跳得更快,心跳声在幽静的御书房中分外清晰。

    崇祯笑叹道:“唉,请皇嫂帮忙批阅些奏章,有那么难么。”

    张嫣呼吸一滞,心内一松,讶然抬起头。

    是求我批阅奏章?

    哎呀,误会大了……

    方才的表现,羞死人……

    她芳心大乱,脸颊更红了,此刻更多的是尴尬。

    崇祯看着艳若桃李的张嫣,又故意问一句:“诶,皇嫂难道以为朕对你有非分之想?”

    “啊,不,不是……”

    张嫣心头一颤,下意识的否认。

    如果承认的话,恰恰说明她思想不纯洁。

    人家陛下谈正事,你往那种方面想,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瞟见崇祯眼中一丝促狭意味,张嫣毕竟聪慧过人,恍然醒悟。

    “陛下,你在戏弄我?”

    “哪有。”

    崇祯嘴巴说没有,脸上却忍不住笑开了。

    逗一逗绝代艳后,把一向端庄稳重的她,急得像小女孩一样眼泪快掉下来,别有一番趣味,真开心。

    张嫣心内啼笑皆非,深呼吸了下,摆出长辈姿态道。

    “好啊,皇嫂你都敢调戏,陛下太坏了。”

    那故作姿态,却又红着眼圈,善睐明眸中的哪一种娇嗔神态,看在崇祯眼里,格外楚楚动人,有一番极致撩人韵味。

    勾得崇祯身体里的火越烧越旺。

    旖旎气氛中,崇祯咽了下口水,移开视线,也担心忍不住。

    在北方鞑子蛮夷家族里,兄长死后,弟弟取嫂子,甚至儿子娶姨母,比比皆是,习以为常。

    但在大明,儒家“教化”下,礼教伦理思想,根深蒂固。

    这也是大明区别于蛮夷的重要一项。

    天下表率的皇帝,如果与懿安皇后叔嫂私通,打破了这层规则,传出去的确会有极其不利的影响,乱上加乱。

    况且,强扭的瓜,虽然也能解渴,但不甜,可能还有毒。

    何必呢。

    皇帝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瓜,多么香甜可口,鲜嫩多汁的都有,而且她们还在翘首期盼皇帝吃上一口。

    例如,陈圆圆?

    “没有了,开个玩笑活跃下气氛,皇嫂大人有大量,原谅则个,请帮我把这些无关紧要的奏章,批阅一下吧,我太忙了。”

    见崇祯言归正传,张嫣也恢复常态,点了点头。

    “好吧,内政后勤的小事我帮你,军国大事可不行。”

    “嗯,军国大事朕自己处置。”

    丢下这句话后,崇祯匆匆离开御书房。

    他吁出一口气,一方面也担心皇嫂太过生气,真的拒绝帮忙。

    那就失去一个不可替代的最佳助手。

    批阅奏章这种事,唯有交给皇嫂才放心。

    看着那一大堆奏章就头疼,虽然经过张嫣细致整理,已减轻许多负担,但要批阅起来,还是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崇祯出了御书房。

    王承恩气喘吁吁的快步跑来。

    “陛下,暗探潜入平西伯府,发现吴三桂与吴襄,密信一封,其中有谈论到跟多尔衮的商谈。”

    “同时也收到吴三桂奏报,满清前锋军开始攻打山海关,我明军死伤惨重,山海关危在旦夕。”

    王承恩说着,奉上书信与战报。

    “你玛的。”

    崇祯翻看吴三桂通敌密信,骂了一声。

    撒出去的眼睛,起作用了。

    密信一封,铁证如山。

    密信与陈圆圆证词对应,证明吴三桂确实是准备叛国投敌。

    条件都谈妥了,清军好像没必要攻打山海关。

    而山海关地势险要,城墙坚固,吴三桂手中又是精兵,清军前锋人数不多,山海关只防守的话,不可能这么快就危在旦夕。

    综合联系来看,吴三桂一定是故意夸大其词,准备与清军一同设下圈套。

    依照后世的历史走向,吴三桂也是演戏给天下人看。

    冲冠一怒为红颜什么的,都是借口。

    为陈圆圆这红颜是吧,朕就圆了你这借口。

    “召陈圆圆来乾清宫见我。”

    崇祯下达旨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