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贞观当王爷的我一直摆烂 » 第四十章 上元节诗会(二)

第四十章 上元节诗会(二)

    如果那首诗真的好,或者有其它看法,便也会有人起身念诵一番,与众人讨论。

    权万纪和韦彤在一旁谈笑,时间已不早,才子们作出了很多诗,其中不乏好诗。

    “上元已过欲收灯,城郭游人一倍增。陌上红尘霏似雾,云间明月冷如冰。谁言世上驱驰客,老作庵中寂定僧。漏水半消灯火冷,长空无滓色澄澄。”

    权万纪拿着素纸将纸上的诗低声诵读一遍,赞道:“这首诗好啊,先写热闹的景象,然后再引出后面冷清的世间,可见此子才华横溢,好好好。”

    权万纪感觉这首诗写的非常不错,一连说了三个好。

    得到权万纪如此夸奖,韦彤也好奇地将纸拿过来:“让我看看是何人能得万纪兄如此夸奖。”

    韦彤细细看后,不得不承认,作诗确实不错,但是诗中有种悲凉的感觉,按理来说,这里的才子们都是出于人生中意气风发的少年时刻,怎么能有人作出这般悲凉的诗呢?

    “万纪兄啊,”韦彤拿着素纸给权万纪看:“你觉得在座能做出这般悲凉的诗的人是什么样呢?”

    权万纪看着纸上,那是刚才自己拿给韦彤看的诗,竟然又被他问回来了。

    权万纪捋捋胡须才说道:“这又是明月又是老僧,可见其心虽悲凉,却还有一番凌云壮志,不甘心未来如此寂寞啊。”

    “只是想不到今天的诗会上还有这般人。”权万纪笑笑。

    现在大唐流行不糊名的科举制,觉得自己有才华、不甘心平凡的寒门子弟,都会往高门大户家中递送投卷来举荐自己。哪有像现在这样,在诗会上诉说自己的不甘平凡。

    且不说诗会上都是大家开心作诗的,这场合也不对,不够庄重和私密。

    权万纪接着说道:“不过,既然遇上了,待会就问问这是谁写的。”

    “哦?”韦彤看权万纪眼神收敛,似乎心里在想着什么,打趣道:“万纪兄这是起了爱才之心了。”

    权万纪摆摆手:“毕竟是有才的年轻人嘛,既然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那老夫帮他一把也是应该的,也算是为圣上发掘民间的人才了。”

    “你要知道,现在圣上可是……呵呵……”权万纪猛地将嘴一闭,自觉失言,这些话没必要对韦彤说,打着哈哈和韦彤和了杯酒,将此话带过。

    韦彤看权万纪连开头都没说就不说了,也没有催问,跟着笑笑喝了杯酒。

    “来,万纪兄看看这首诗,”韦彤从一旁抽出一张纸,递给权万纪:“看看这首怎么样,虽说文无第一,但是照我看,今晚这首诗应该是最精彩的了。”

    “好,”权万纪接过素纸:“那让我看看,韦兄看重的好诗是什么样。”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名霎,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权万纪低声诵读,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韦兄啊,这才是年轻人啊。”

    “诗中辞藻华丽,描绘的场景更是美妙绝伦,今晚,他怕是要大出风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