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贞观当王爷的我一直摆烂 » 第三十二章 齐州我做主

第三十二章 齐州我做主

    尚羽将王良送出去,领着兰陵萧氏的人过来。

    兰陵萧氏来的人也是个中年人,看来世家大族们不会单独派年轻人出来处理事情。

    都挺谨慎的,即使面对表面上年龄不大的自己。

    “臣,奉议郎萧鸿晨,见过殿下。”萧鸿晨来到凉亭,先向李恪见礼。

    李恪笑呵呵地说道:“萧郎免礼。”

    萧鸿晨站起身,坐在李恪对面,也就是刚走的王良所坐的位置,照例开始先吹一波:

    “殿下并被圣上任为齐州都督,掌领齐州,莱州,青州,密州等诸州兵事。殿下心系齐州百姓,常思造福一方以报父恩、君恩,如今百姓富足、地方安定,实乃殿下之功、百姓之福也。”

    李恪礼貌而不失尴尬的微笑,这夸得和自己一点关系没有,毕竟自己啥都没干,想为百姓做点事时,还遇到了世家的压力。

    既然别人夸自己,那也不好意思不夸回去:

    “过赞了,萧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为我大唐官员之楷模啊。”

    萧鸿晨两眼一亮,谦虚几句后夸赞道:“殿下大才,这一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说的好,臣回家就将这句话裱起来。”

    暗自咀嚼这几句话,萧鸿晨赞叹道:“此乃为官之道啊,若我大唐官吏,心中皆牢记此话,则大唐兴矣。”

    李恪倒是没有说什么这句话不是自己所作,刚才一时顺口说出来,现在才发现,这句话好像还没有出现。

    这句话出自《岳阳楼记》,作者是范仲淹,他出生于啥时候来着?

    李恪记不清了,反正以后他只能算是自己的晚辈。

    李恪看着萧鸿晨惊叹莫名的表情暗自发笑,这种抄诗令人震惊的感觉确实不错。

    萧鸿晨惊叹后,记起了自己来的目的,看着李恪笑眯眯地看着自己,也就直接了当地说:

    “萧家曾在齐州有一赌坊,真是猪油蒙了心,殿下自可在齐州推行新的赌坊令,对曾经参赌的赌坊一应按照《唐律》处置,萧家绝无二话。”

    萧鸿晨话说的漂亮,其实一点用都没有。

    罚那些赌坊,跟兰陵萧氏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他们这种世家,再包括权贵都在暗地里有自己的生意,但是生意的经手人无一例外都和他们自己没有关系。就算有关系,也是扯来扯去,不知扯了多远的亲戚关系。

    李恪虽然年轻,但对其中的道道多少也是了解一些的。萧鸿晨的意思就是让自己随便罚,反正牵扯不到他们萧家身上。

    典型的没有诚意。

    “父亲尝尝提起萧郎,萧郎在朝堂为官多年,我还需要向萧郎多多学习啊。”李恪发现,和不熟的官员说话时就得参杂点废话。

    特别是还得吹捧几句,一般吹着吹着就越来越离谱,然后演变成商业互吹,最后变成大唐没有他们两个就不行了。

    李恪吹捧完不给萧鸿晨再吹回来的机会,直接问道:“百姓需要教导,才能有大唐盛世,不知萧郎对赌坊令怎么看?”

    “殿下所言极是,此乃利国利民的方法,臣是支持殿下的。”萧鸿晨并没有表示反对,反而赞同道。

    李恪颔首:“既然萧郎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

    放心了个屁啊,为什么他们都不反对,全都立场一致表示赞同呢?

    李恪和萧鸿晨又闲聊了一会,主要是萧鸿晨在讲兰陵的风土人情,热情地邀请李恪有空一定要去兰陵游玩,李恪欣然答应,承诺未来有时间一定去兰陵。

    聊得差不多了,萧鸿晨才告退,李恪让尚羽安排好房间让萧鸿晨暂住。

    萧鸿晨走后,李恪坐在凳子上沉思良久也没想明白,琅玡王氏和兰陵萧氏到底是怎么个路数。

    唉,李恪叹口气,自己的思维和这些人还是有差距,比如这件事,自己怎么都想不明白。

    “回府吧,”李恪看到尚羽回来,吩咐道:“派人告诉权万纪和韦彤,让他们在书房等我。”

    李恪走出凉亭,来到湖边将自己鱼竿和鱼饵收起来,与那桶鱼一起交给侍卫,让侍卫拿回去。

    鱼竿放起来,鱼直接交给膳食房,中午就吃自己钓的鱼。

    骑马回刺史府,来到书房,权万纪和韦彤已经在书房等待。

    见礼后,李恪将凉亭中与王良和萧鸿晨的见面过程详细说出来,让权万纪和韦彤这两个官场老狐狸给自己参谋参谋。

    这两人听完李恪的描述,各自深思一会,权万纪先开口:“如殿下所言,琅玡王氏和兰陵萧氏在齐州是支持殿下,不会阻止殿下的。”

    李恪敏锐抓住其中的重点:“齐州,你是说齐州?”

    权万纪肯定地说道:“是的,殿下现在是齐州刺史,琅琊王氏和兰陵萧氏不可能明面上违抗殿下的命令。现在看来,他们暗中也不会违抗殿下的命令,直接任由殿下在齐州施为。”

    李恪皱眉:“你的意思是他们放弃齐州,但其他地方不变?”

    权万纪无言颔首。

    真是行啊,这两家直接不要齐州了,不过这样李恪就可以在齐州按照自己的想法推行赌坊令,没有了世家的阻力,推行赌坊令将会很容易。

    在齐州做出成绩很容易,放眼整个大唐就难了。

    如果将此法推行到整个大唐,世家大族们一定不愿意,他们不可能放弃自己原有的利益。

    如果世家大族们不配合,那李恪的赌坊令就和《唐律》中的禁赌一样,就是个样子货,出了自己直辖的地方,根本没有办法保证它的执行。

    这样就完全没有意义,除了浪费人力物力之外就是个样子货。

    唉,他叹口气,不管怎样,首先要在齐州推行起来,要是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那就什么都别干了。

    “韦公有什么想说的吗?”李恪看向一旁的韦彤。

    韦彤对李恪略微躬身:“殿下,臣以为,此事进行之初还需大量衙役监管,以此来保证赌坊令的顺利进行。”

    “是极,”李恪也赞同:“此事宜早不宜迟,两位尽快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