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贞观当王爷的我一直摆烂 » 第十六章 三书六礼

第十六章 三书六礼

    李恪来到书房外。

    “殿下。”尚羽躬身见礼,他一直站在书房外二十步远的地方。

    李恪揉揉眉头:“你去把那群侍婢找来,让她们把清洗好的花瓣放到前院,我在那等你。”

    “是。”尚羽领命而去。

    李恪前脚刚到前院,后脚就看到侍婢端着洗净的花瓣走过来。

    有蒸馏酒,有花瓣,正好可以制作香水,让杨秀颖开心开心。

    制作香水的过程并不复杂,将这些花瓣掰碎,加入之前的蒸馏酒,开始蒸馏,反复蒸、使劲蒸。

    提取到香味极浓的、甚至发臭的香水,再加入蒸馏水稀释,这样香水就制作成功。

    虽然不难,但是提取量实在太低。侍婢们采了一堆花瓣,李恪才提取出三小瓶。

    现在玻璃技术不发达,所以李恪选用的是瓷瓶。

    这是前几日特意定制的小瓷瓶,瓶身还有鲜花盛开的图案。瓶口也特意制作木塞,用来密封。

    香水其实没有这么简单,李恪制作的仅仅是最简单的香水,只有一种花香。

    一般而言,香水的香味分为“前调”、“中调”和“后调”三个阶段,李恪也不知道自己的香水有没有这三个阶段。

    香水一般都选用多种花瓣,一种主要花香的花瓣,再辅以其他花瓣。

    李恪只选用了一种花,香水味道很纯粹。

    李恪取一点香水,均匀涂抹在自己手腕,没过多久,便香气扑鼻。

    虽然很香,但是李恪并不感觉杨秀颖会喜欢。

    杨秀颖是一个很传统的华夏女子,含蓄不张扬。平时也只是略施粉黛,李恪和她相处这几个月,从来没看到她浓妆艳抹过。

    相比起这个浓郁而直接的香味,杨秀颖跟喜欢那种气若幽兰、仙气飘飘的感觉。

    李恪观察过,杨秀颖用的熏香和香囊都是不易察觉的香气。

    初闻时没有察觉,时间久了才发现,原来自己周围满是这股香气。

    可是,如果要调配这样的香水好麻烦的,需要不断进行实验才能做出来,他可是个大懒人。

    李恪捂脸叹息,为了杨秀颖开心,还是麻烦一点吧。

    一连几天,每天早上刺史府都有两队侍婢出门,一队去城外山谷采花,一队去街上酒肆买酒。

    街上酒肆老板因此发家,城外山谷则因此被薅秃,齐州百姓和读书人们少了一个赏花的好去处。

    院子里的李恪发愁,他还是没能做出那种气若幽兰的香水。这些花的配比一变,就是另外一种味道,他不得不进行大量的实验。

    ……

    这天,权万纪来到院子里,一进院子,看到李恪就见礼:“殿下。”

    “殿下不可玩物丧志啊。”权万纪看到李恪一直派人采花、买酒,天天在院子里不知道鼓捣什么东西。

    “你有什么事吗?”李恪从院子里出来,示意权万纪和他去书房谈。

    权万纪一般没事不来找李恪,除了每天早上会向李恪介绍昨天的情况。

    之前刚来齐州时,权万纪每天还来督促他读书。不过每次都被李恪推辞,久而久之,权万纪没事也就不来找李恪了。

    “发生什么事了?”李恪坐在凳子上问道。

    “殿下,臣已查清,折冲府折冲都尉鲁冲确实欺男霸女、贪赃枉法。”权万纪从袖口拿出一张纸,上面罗列了鲁冲所犯的罪证。

    “好,”李恪拿来细细看完:“那就带上人证物证,把鲁冲押回长安,交给父亲处置。”

    李恪在书房找到之前写的关于此事的密奏:“这是关于鲁冲的密奏,先派人将这个交给父亲。”

    “是,”权万纪将这封密奏接过来,继续说道:“殿下,应国公武士彟回信了。”

    说着,权万纪从袖口掏出一封信给李恪。

    “这么快?”李恪很惊奇,这才几天,这也太快了吧。

    权万纪苦笑:“这是应国公三百里加急发来的。”

    唐朝规定,普通驿马一天行一百八十里左右,标有“马上飞递”字样的公文,就必须以每天三百里的行程加急送达。

    这是应国公给李恪的书信,不算公文,能达到三百里加急的程度应该是应国公托了关系。

    李恪好奇的打开书信,看看武士彟答没答应自己的求纳武珝,不过武士彟为什么这么急呢。

    打开蜡封,里面有好几页信纸,李恪一页一页看起来。

    信中废话一堆,武士彟用了大量华丽辞藻夸赞李恪和武珝,李恪看了两页,这才看明白。

    字里行间写满了李恪和武珝多么多么般配,不知道的还以为李恪要娶武珝为正妻。

    可惜是个侧妃,李恪看完满篇的夸赞之后,心里突然冒出这个想法。

    他赶紧摇摇头,把这个想法甩到脑后。要是把别人拍的马屁当真,只怕以后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你看看吧。”李恪将这几页信递给权万纪。

    等权万纪细细看完,李恪才问道:“没什么问题吧。”

    “殿下,”权万纪将信放下:“没有问题,臣这就给殿下准备彩礼。”

    “只是,”权万纪犹豫一下还是说出来:“只是应国公应该会将婚期向后拖。”

    “嗯?”李恪好奇,武士彟为什么要这么做。

    权万纪解释道:“虽然说应国公府的处境并不好,但是这并不急于一时,起码在应国公武士彟和高祖皇帝没有过世之前,应国公府并不会有危机。”

    “武珝毕竟是应国公武士彟的嫡次女,长安离齐州太远,国公之女出嫁得有应有的排面,所以武士彟很可能要等殿下回长安后才肯嫁女。”

    “原来如此。”李恪也不傻,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应国公武士彟只是个投机的商人,而且武士彟也一门心思跟着李渊,最要命的是武家下一代没有能扛起大旗的,所以武士彟这几年应该一直在为这件事烦恼。

    他很怕自己去世后武家自此家道中落。

    恰巧此时李恪像武家提亲,想要纳武珝为孺人,孺人地位可是仅次于正妃,于是武士彟兴奋了。

    自己百年之后,还有李恪可以拉武府一把,所以他才在给李恪的回信中大力夸赞。

    但是武府毕竟是国公府,再怎么着急嫁女儿,国公府的面子还是要的。

    所以不仅不会送女儿到齐州,而且需要李恪按照程序走,除了拜堂之外的别的礼节都不能少。

    不然传出去,天下人该怎么看武府。

    李恪想通了里面的关节,对权万纪说道:“那拜托权公了。”

    “还需要权公回信一封,蜀王府该有的礼节自不会少,待我回长安便成亲。”

    李恪没有说让武士彟好好对待武珝,不许她两个哥哥欺负她之类的话。

    如无意外,武珝已经是未来的蜀王孺人。

    只要武士彟还有点脑子,这段时间就会好好宠爱武珝,好让武珝增加对娘家的感情,自然不会有人欺负她。

    唐朝不比现代,在唐代娶亲有一套很繁琐的程序。

    第一步“纳采”:也就是说媒,李恪直接派人送信,这一礼就算过去了。

    第二步“问名”:就是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然后交给道士占卜,看双方是否适合成亲。李恪身份摆在这,除了袁天罡和李淳风之外,没人敢说不合适。

    第三步“纳吉”:把占卜结果告诉女方,订婚并且交换订婚信物。

    第四步“纳征”:就是给彩礼,李恪最不缺的就是钱,彩礼一车一车地送。

    第五步“请期”:就是确定结婚日期,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就在李恪回长安后结婚。

    第六步“亲迎”:就是接新娘子,可以办的盛大、隆重,但是武珝进蜀王府的时候只能走侧门,虽然她是孺人,但毕竟只是孺人。

    如果让武珝走正门,第二天朝中弹劾李恪的折子就会满天飞,李世民也不会同意。

    “权公,这三书六礼就全交给你操办了。”李恪摆脱道。

    权万纪应承下来:“是,臣一定办好。”

    其实上述很多已经在来回两封信之中商量好,权万纪只需要将信中武珝的生辰八字和李恪的生辰八字交给道士占卜,然后将占卜结果和众多彩礼一齐交给武府就好。

    “对了。”李恪突然想到,自己娶武珝的事情还没有告诉李世民。

    孺人毕竟是地位较高的妾,怎么说都应该先告诉李世民。

    “你等一下,”李恪叫住权万纪:“我给父亲写封信,此事还未请他恩准。”

    李恪找到笔墨纸砚,权万纪很有眼色地帮李恪磨墨。

    信很快写好,李恪在信中先自我批评没有将此事奏给李世民,然后诉说自己对李世民的思念之情,最后写出对武珝的仰慕,请求李世民恩准此事。

    信中没有引经据典,但字里行间透露着儿子对父亲的想念。

    想来李世民看到这封信一定会很感动,说不定一激动就将他召回去。

    现在李世民人生圆满,什么都不缺。

    等到过几年,齐王李佑和太子李承乾谋反,李世民的心头将会滴血,那是缺失的天家父子亲情。

    你缺少父子亲情,我有啊。李恪表示,反正我这个身体是你儿子,我给你亲情。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现在想不起我不要紧,等到齐王李佑和太子李承乾谋反的时候,你就想起我这个好儿子。

    到那时想要什么没有,再把倭国打下来。李世民一高兴,设立个海外都护府,正是李恪远离长安,远居海外的好时机。

    自此之后,便是山高地远我称王,一生享尽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