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嗜人之夜 » 第二十四章 阿瑟的信

第二十四章 阿瑟的信

    玛甘泪在不安中迷迷糊糊地睡去,她祈求着一觉醒来就可以看到阿瑟。她做了一个短暂的梦,那是一场噩梦,她梦见阿瑟被一帮监视者们带走了。

    不,不!这不是真的!

    她在睡梦中惊醒时已是黎明,那一晚她没有拉上窗帘,也没有把窗户关上。窗户敞开着,清晨的阳光将整间屋子照得光亮。

    玛甘泪张开沉甸甸的双眼,本能地看了一眼床边的小闹钟,此时已是早晨七点十分。她清醒了许多,急忙扫视了一眼屋子——阿瑟依旧没有回来。她感到无比的失望。窗外响起阵阵的躁动声。那是从楼前的那条马路——路易十二大街上传来的。玛甘泪感到纳闷,但是她很快的又想起,“老大哥诞辰日”将要到来了。

    人们涌动着,在街头上游行。他们举着横幅,喊着口号庆祝着“老大哥诞辰日”的到来。

    “紧密围绕在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身边!”

    “老大哥万岁!”

    无数激昂的口号从大街上传来,那些人大多数是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忠实的崇拜者,他们当中有绝大部分是曾经经过精神病院的思想改造,以及在监狱里受过劳动教育的人们。他们像疯子一般崇拜歌颂着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阿瑟-浮士德称他们为打了鸡血的民族主义者。

    “老大哥万岁!深刻学习贯彻老大哥的每一次讲话!老大哥就是上帝!爱老大哥就是爱上帝!深刻学***哥的思想!老大哥万岁!乌托邦市万岁!紧密围绕在老大哥身边!老大哥万岁!”

    人们疯了似的叫喊着,有一些扯着喉咙,声嘶力竭地吼着。他们认为吼得越大声,对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就越是忠诚。

    玛甘泪没有理会他们,她下了床走到了窗边,猛地将敞开的窗户关上。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她看起来漂亮极了。

    她正想把窗帘也拉上的时候,突然瞥见了桌子上有一封信。她赶忙绕到桌子的一边,一把将信拿起。信封上写着——“亲爱的玛甘泪收,阿瑟”。

    玛甘泪的心立马扑通扑通地跳动了起来。她急忙将信封拆开,将信纸从里面抽出。她正想把信纸摊开,但又立马停住。她将信揣在手中,飞速地走到了窗边将窗帘拉上。窗帘在一瞬间被拉上,阻挡了阳光的照入,也挡住了正站在对面楼上拿着望远镜窥视着玛甘泪一举一动的监视者的视野。她知道门外走道的那几个趴在墙上监听的监视者们依旧冷血地站在原地,他们趴了一整夜,依旧孜孜不倦地保持姿势监视着临近的每一个人。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夸他们敬业,阿瑟-浮士德却骂他们虚伪至极。

    但此时的玛甘泪以及顾不上太多了。她坐回到桌子旁的椅子上,快速地摊开了那封阿瑟写给她的信。

    她快速地读着,并按照阿瑟的提示在《罪与罚》这本书里寻找着字词。她用铅笔在书中做着标记。阿瑟-浮士德是博学的,他几乎将《罪与罚》这本书里的字词在哪一页哪一行都记得一清二楚,所以玛甘泪在标记词汇的时候十分的顺利。她顺页地标记下去,很快便破译了一整封信的内容。

    她仔细地读着,阿瑟在信里说的十分详细,从他下班遇到老头到在禁闭房间里写信的那一时刻。得知阿瑟并不是被监视者抓去,玛甘泪松了一口气。但是她依旧有诸多的疑问。例如,阿瑟何时能够回来,回到她的身边。

    对此,阿瑟在信中的回复很简单,也很模糊。其实他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玛甘泪的身边,回到家里。他只是在信中写——“我争取快一些完成,争取早日回家。”

    “亲爱的,等我回来。”——这是阿瑟-浮士德留给玛甘泪的最后一句话。

    玛甘泪颤抖着将信读完,她流着眼泪,泪水滴落在桌子上。那是木质的桌子,泪水在那桌面上四散摊开,留下了一片深深的水印。

    窗外依旧吵杂,似乎有人在大马路上奏起了欢歌。那是歌颂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的歌曲,肉麻的歌词,虚伪的赞颂。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是这座城市里最大的赢家。

    三日之后才是真正的“老大哥诞辰日”,老大哥已经被上升为最高的信仰,他是整座城市的领袖,不管是精神层面,还是统治层面。当然,在精神层面,上帝与他平起平坐,他将上帝称呼为兄弟。至于谁是哥哥谁是弟弟,这一点他并没有硬性的要求。但是在学校的教材里,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往往被称作是上帝的哥哥。毕竟从孩子抓起,任何荒唐的事情都能变成真理。

    对此,阿瑟-浮士德曾经批判道:新的一代人从小就被灌输某种荒唐的谎言,他们信以为真,在他们长大后又去灌输给下一代人,一代一代地教育下去,任何荒唐的谎言都会成为铁定的真理,并深深埋藏植根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之中。就比如,老大哥是上帝的哥哥;就比如,布恩-史莱克是一个极其反动的,搞得城市混乱不堪的罪人。

    在新的教材里,布恩-史莱克被描述成了一个恶魔,甚至成为了一个吃小孩的恶人。他的功绩全被抹去,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给他挂上了反动、吃人的标志。而当年那个刺杀布恩-史莱克的人在教材里却被歌颂成为一个争取市民解放的无名英雄。那个人如今依旧是一个谜团,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没有人再去调查。而一开始所有认为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是幕后主脑的声音也完完全全地消失不见了。

    三十年后,人们就会达成一个普遍的共识——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就是上帝的哥哥;布恩-史莱克是个反动的人物,他让整座城市陷入腐败与恐怖之中;刺杀布恩-史莱克的人是个解放城市于水火之中的英雄。历史本就没有所谓的真相,一切都是胜利者的谎言。

    三十年后人们会依旧歌颂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也许三百年后也是如此(但也可能不是)。老大哥在未来很长的时间中都会存在,他的权威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那是一个无可撼动的地位。而布恩-史莱克会一直受到人们的唾弃,直到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被人推翻。

    窗外的呐喊声依旧不止,人们不停地高呼着弗朗西斯-奥威尔-马斯洛老大哥。颂歌、口号、赞词夹杂在一起,回荡在城市的上空,传遍城市的每个角落。

    玛甘泪在吵杂声中默读着阿瑟-浮士德的那封信。她久久地盯着信末尾的那句话——“亲爱的,等我回来。”

    “嗯,我会等你的阿瑟。”玛甘泪轻声说道,她的声音被淹没在从窗外传来的阵阵口号、欢呼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