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本战国时代之忍国崛起 » 第二十九章 木隐里

第二十九章 木隐里

    1548年10月。伊贺国伊贺郡楯冈村,未完工的秋名山城西侧一公里外。

    道顺,村长和一队足轻在主道边上陪同和等待着。

    一支十数人的队伍正在山间测绘地形。

    这是一支藤林家的忍者专业队伍。

    这支队伍已经测绘三天了,几乎跑遍了秋名山西侧附近十里地,高见山和秋名山在西侧连绵出去,是纪伊山地的一片山林。

    这个方向再往西过去就是名张郡,往南就是伊势国地界,都是山林,虽然海拔不是很高,才几百米,但也难以开垦出大片种粮的土地。

    这地方基本就是荒无人烟的存在。

    在动荡的日本战国时代,忍者作为特殊的战斗力量,其训练和基地设施——忍者里,显得尤为神秘与重要。

    从测绘地形开始,到建筑完成,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与策略。正因为专业,所以道顺才不得不请求村长藤林正兴。

    要建设忍者里,首先,忍者们会派遣精干的侦查人员前往预定的地点进行细致的地形测绘。

    现在秋名山西侧的那群测绘人士就是前期侦查的。

    他们不仅要考察地形的起伏、山脉的走向、河流的分布,还要注意土壤的质地、气候的条件以及植被的分布。

    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建筑的选址和设计。

    侦查人员会将测绘结果详细记录下来,为后续的建筑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接下来,根据侦查人员带回的地形数据,建筑师们开始设计忍者里的建筑图纸。

    他们不仅要考虑实用性,如训练场地的布局、宿舍的安排等,还要考虑隐蔽性,使训练基地不易被外界发现。

    在战国时代,建筑材料多以木材和石材为主,因此,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确保建筑的坚固耐用,也是设计师们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随后,施工队伍将按照图纸进行建设。

    藤林家派出的都是经验丰富的工匠,擅长利用有限的资源建造出坚固耐用的建筑。

    在未来施工过程中,工匠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进行微调,确保建筑的实用性。

    同时,为了保密和隐蔽,忍者里通常会设置多重防御工事,如深沟、高墙等。这和建设一个本据点工程差不多了。

    最后,建筑完成后,会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查建筑的每一处细节,确保安全、隐蔽且实用。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会立即进行修复和改进。至此,一个完备的忍者里才算真正完成。

    总的来说,建设忍者里的过程是一个严谨而细致的过程,从测绘地形到建筑完成,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与策略。

    关于木隐里此事,藤林家督藤林保甲正式认命藤林正兴亲自督办木隐里营造,计划建成能培养上忍的训练场。

    承认山口家组建下属组织木隐里,并同意派遣中忍,上忍常驻支援训练,直至木隐里成形,能自我成长。

    不过,营造木隐里费用以及忍者教官的工资就得木隐里支付了。

    藤林家督写的很明确,之后,山口道顺将是木隐里首领,全权负责木隐里各项事务,并自负盈亏。

    不过,念其初建不易,藤林家前期拆借5000贯给山口家用于建设,木隐里建成之后五年内归还本金即可。

    道顺在看到任命状后,顿时感慨藤林家督的魄力,这一整就是一个基地啊。

    不过这基地必然造价不菲,而自负盈亏这几个字更让道顺眼角直抽。

    自己还是年轻了,这刚创业就欠下一屁股债不说,还带着百来号拖油瓶,还得花钱请人教他们。

    这后面几年木隐里估计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的吧!

    道顺顿时感觉压力山大。

    仿佛看到了藤林家督几年后拿着大砍刀找自己要债的场景,身体不由自主的一缩。

    道顺又想到,办法总比困难多,先把忍军基地建成了再说。

    由于道顺将是木隐里首领,所以一切和木隐里有关的事物都得参与。

    他最近忙于和藤林家的一群专家们打交道。

    主要还是他们说建议,道顺只是偶尔问问原因,觉得合理就没意见。

    经过三天的测绘,专家们许多方案都提出来讨论过,目前已经接近共识。

    在第三天测绘完成后,道顺和村长一行人领着专家们前往临时集合地。

    这片临时集合地看起来是有点像战阵的布置,四周由木栅栏围着,只有正面一个入口,入口还有拒马。

    木栅栏里面用布匹围着木桩做成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帐篷,大帐里面有一个桌子,桌子上一张白纸画满了各种图文,组成一张秋名山附近的地图。

    一群人在桌前激烈讨论着关于忍者里据点的位置。

    倒不是据点位置不好找,而是这西面适合的地方太多了,周围地形又复杂又安全,昼夜交替就会有山泉形成,山里也不会缺水,粮食就靠外购,这也不是问题,旁边就有个大村落楯冈村,现在楯冈村可是有1600多人了。这就是幸福的烦恼吧。

    道顺扫了一圈看专家们争执不休,笑着摇了摇头,于是视线回到地图上。

    秋名山城北方3里处,那边是楯冈村,这两者之间隔了一座高见山。

    那么,如果木隐里本据点要和这两者形成三角形布置的话,就能从战略上形成3个掎角之势,这样整个楯冈村区域防御力更加稳固。

    想到此处,他用手比划了一下距离,然后拿起笔,在地图上一个区域画了一圈,然后说道:“就在这块地方,刚才有个忍者前辈正好提出过这个区域的忍者里建筑方案,我认为这个区域是最适合的。”道顺手指指向圈圈和秋名山楯冈村方向,继续说道:

    “这区域不但可以满足忍者里的发展,也能为楯冈村提高防御,可以和楯冈村,秋明山城互为掎角,距离都在3里左右,支援非常方便。是符合目前战略要地条件的。”

    专家们闻言后也基本不吱声了,这主人家发话了,而且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就确定下来执行。

    方案确定下来,剩下的事情道顺基本上就没有多少参与的必要了,有村长做督造,不用道顺费心。

    藤林家支援的五千贯是专项资金,在督造官村长兜里,也不用道顺管,到最后买单知道账本和总数就行了。

    这时候他也准备好好计划一下今后的任务了。

    不管是盛世还是在这乱世中,钱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他一年的净收入预计在1000贯左右。而秋名山城扩张后,蜂台设施势必会受到影响。

    但也得益于秋名山成的修筑,又向外开拓了不少可以养蜂的区域。

    为了消除秋名山城拓荒对高见山蜂台的影响,道顺就需要在其他地方再建几个养蜂场。

    道顺写下计划,秋名山成东侧平原外围,可以围建一个蜂场,那边就是山口一族的势力范围,外围靠近河边的一段山石较多的地方正好可以用来养蜂。

    秋名山成南侧盆地外侧也可以找一个蜂台养蜂。像这样未开发地区的蜂台还是很好找的。

    秋名山西侧,道顺准备也选个地方安置蜂台。

    他还计划准备让人在山里撒点野花种子,让野地里花开的更多一些。能养的起更多蜜蜂。

    此时,道顺正埋头为了计划着他的蜜蜂扩张计划。

    不得不说,人都是要逼一下才知道自己能做的多好。之前道顺就根本懒得想蜂台扩张的事情。

    因为之前赚得完全够用了,没有紧迫感。

    现在欠了一屁股外债后,道顺竟然想到一下子全面扩张,增加了3个养蜂场,如果按原先的规模,那可是增加了300%产能。

    但道顺计划当中的养蜂场,可都是按50箱蜂箱规模建设的,包括高见山蜂台!

    这样,原先一个20个蜂箱的规模养蜂场,明年计划建成4个养蜂场直接上200个蜂箱。

    养不活那么多就种花养!反正山林里荒着也是荒着,野花种子成熟季节一到,只要人工采集起来往其他地方的荒野一撒即可,讲究点就挖个坑埋种子再洒点水而已。

    这一旦形成花海,基本上就不用人为干预了,花海自己就能完成生态传承。

    想到就计划去做,现在是秋季,正是种子成熟的季节,机不可失,失了就得等一年。

    山口组现在都闲着学字和一些身体锻炼,可以做这些事。

    第二天一早,道顺就集结山口组众人,先带着去高见山那儿一块花海采种子,介绍花种子的样貌,采摘时注意别都撸光了,撸个一半就换地方,这边也需要留点种子。

    在师范了几遍以后,道顺留下一组人继续采集,然后带着队伍找其他花丛,每到一处就留下几个采集种子,然后大部队继续分流采集。

    就这样过去了3天,楯冈村附近的花丛基本被山口组的众人都光顾了一遍。

    看着眼前这满满几袋子花种,道顺感慨着人多就是力量大。然后又带着众人出发去秋名山四周荒山野地,只要觉得这地方湿度可以,有泥土和水,那花丛就有生长的条件,就用锄头在地上扒拉一阵子,把土壤捣松,然后均匀的撒几把种子,又把土盖回去,撒上一把水就完事。

    道顺把几个种花要点示范给众人,然后分成二十个组,让每个组带着种子去秋名山四周荒山野岭种花。

    众人各自带着种子和锄头出发了。

    道顺看众人都四散了,就回去爬到高见山蜂台,找到了维护蜂台设施的那户人家,好像是自家亲戚,道顺找他们问了蜂箱的事情,问有没有操作不方便,不合理的地方,有没有能改进的地方。

    本来这几个农户不敢说什么不好,但道顺又说道,能提出好的改善就有赏钱。这下子酒打开了农户的新世界。

    这思考了没一会,就提出来好几个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箱子不防水,下雨天农户盖了很厚的茅草才防止蜂箱进水。

    又比如蜂王繁殖的一些技术问题,养蜂不能快速扩张和工蜂数量有直接关系。

    工蜂数量多了,蜂王会建造王台培育新的蜂王,然后老蜂王带着半数工蜂去新蜂箱筑巢。

    道顺听的一愣,这是知识盲区了,但他却听懂了。蜜蜂不但产蜜,也会为了族群自然分封。

    一个族群的蜜蜂一般都只有一个蜂王,蜂王是专门繁育后代的。而蜜蜂繁育多了,那蜂王就会培育接班人,然后带着一群属下毅然决然的寻找新地方筑巢繁衍。

    这就是蜜蜂传承不知道多少万年的核心法则。

    那么,只要领地花多,那蜜蜂采集资源就多,采集资源多了,蜂王就会繁衍更多后代,后代蜜蜂多了,就会产生新的蜜蜂族群,这样就代表着扩张成功。

    如果是这个关系链的话,那只要花粉够,那蜜蜂就会源源不断发展。

    道顺心中逐渐明了,原来蜜蜂是这样传承的。

    道顺在听取和记录了一些蜂箱问题后,留下100文赏钱就离开了蜂台。

    他准备招之前做蜂箱的木匠再订购一批蜂箱。

    把需要改进的问题都告知了工匠。木匠得知订单竟然要200个时,也是震撼了一把,算了算工期,由于是大批量生产,可以用更高效的工艺进行,不用单个手搓,数量200个蜂箱需要3个月才能完工,每个蜂箱包工包料作价500文,这200个蜂箱花费100贯。

    道顺也是没有讲价,但跟工匠明确一点,这活只能给山口家做。

    这年头虽然没有知识产权法保护,但平民要是侵犯了武士家的利益,那基本就是找死了。工匠自然清楚,他只是代工而已,自然不敢把业务拓展到养蜂领域去给其他人制造蜂箱。

    道顺在回去取定金给工匠后,约定好交接日期和数量以及规格要求说明,就画押签下订单合约了。

    接下来就是没事采花种,种花田了。这可是牵涉到后面忍者里前期发展的核心条件,马虎不得。

    接下来,山口组众人分散在秋名山,高见山以及周边临近各山头,不是在采花种,就是在种花田的路上。

    而伊贺郡内的楯冈村与秋名山城地区,正在不知不觉间,静悄悄的演变着,下一次花开之时有可能诞生一座花城。

    时光飞梭,秋去冬来,1548年的秋天就过去了。

    又迎来了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