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本战国时代之忍国崛起 » 第二章 日本战国时代概况

第二章 日本战国时代概况

    伊贺国,大化改新后与伊势国合并(645-650年);天武九年(680年)独立为伊贺国,拥阿拜、山田、伊贺、名张四郡。直至江户幕府时代才重新和伊势、志摩、伊纪部分等地合并成为三重县(县:省级行政区,古代称:国,国也是古代日本省级行政区,国下级是郡乡,最基层是町村,后文以日本战国名称表述)。

    伊贺国接壤京都、大和国、伊势国以及南近江国。

    在1540年,伊贺国隶属于室町幕府足立义晴的领地,由守护武士和田惟政代管。

    伊贺国地形属于伊纪山脉东北侧,山林多,雨水丰盛,仅有极少量盆地种植良田。

    伊贺国总石高仅10万石,是日本战国66国倒数前十名的粗粮产出,国土面积排在日本战国倒数第八位。

    以一石100公斤粮食产出为计算方式,伊贺10万石领地大致计算年产出1000万公斤粮食。按常规四公六民计税方式,税收有400万公斤公粮,也就是4万石收入。如果以贯制为计算,一贯就是1石,那就是收入了40000贯左右。(此计算方式查阅过不少资料,本作为使不影响阅读,四舍五入把计算简化了,粮食为去壳精米,去壳后大差不大,请务必不要计较,谢谢观看。)

    当然,这四万石看起来挺多,换成金钱可是四万贯呢,但实际上真是少的可怜。因为靠大名一个人根本守不住这份财富,需要大名招募武士,足轻,奉行,家丁等等组成军势才行。

    以最低级的精锐全职足轻为例,每天消耗5斤粮,其中1-2斤是足轻自己消耗了,剩下的是足轻的俸禄,毕竟人家当兵也是为了养家糊口,每天剩下3斤粮就是给足轻养家糊口的支出。

    那这名足轻当兵一月就是150斤粮,一年就是1800斤,就是900公斤,再加上逢年赏赐,最简易武器装备之类的,一名全职足轻一年的俸禄在20石-25石左右,上不封顶。(兼职杂兵更便宜,就不计算了。)

    这四万石理论上能最大招募1600-2000人带武器的精锐足轻。

    当然,军势不单单有足轻,最核心的是中下级武士,而在日本战国,一名下级武士除了必备的刀剑枪甲之外,还必须熟练使用刀剑枪弓其中一项,身份提升得靠中上级武士招募提拔才能出头。对武士的要求要从各方面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统御足轻才能,武勇厮杀技能,智谋方略能力,内政治理能力,礼仪交流能力,忠诚度等等。

    一名下级武士最基础的年俸在60-100贯(石),在大名军势内的职役一般为足轻组头(长),率领10名足轻。

    下级武士职役级别最高称为足轻大将,年俸150贯-200贯,率领5名足轻组头,100名足轻(50名直辖,50名分配给足轻头,但人数并不固定,战时隶属关系,平时各管各的,都是吃大名俸禄)。而以上出征时所领足轻一般皆为本村足轻地侍。

    武士其不单单需要养家糊口,更要磨砺己身,没精力打理内务,所以要必须招募几个心腹家丁,这类家丁也是武士在战场厮杀的得力帮手,性命依托之人,一般武士也不会吝啬对待,要花费不少金钱和精力培养。

    一名中级武士,以侍大将为分界点,一般大名会分配给侍大将村落知行,没错,侍大将就被分封土地了。以町村为单位,分封管理所辖町村一切事物。

    町村所得税收由侍大将自行处理,领地发展,防务,领民教化,城岩建设等等通通靠中级武士建设,大名一般不会干涉,只要中级武士满足石高出兵数即可,打仗时能拉出足够精锐的队伍,大名就满意,但如果拉出队伍稀稀拉拉,又或者人数不够,那等待中级武士的必定就是流放或者切腹了。武士的荣誉不允许重头再来,失败就是死亡。

    一般一个町的石高在几百斤千石左右,按四公六民计算,侍大将的俸禄在200石以上,但村町收入可不止田里粮食,还有手工活,商业贸易等,这部分收入上不封顶,但至少也是田地产出的同等份额,因为一年四季种田的日子也就一半稍多一点,后面都是等着看天吃饭,等待的日子里,村民可以做其他手工,商业活计,比如上山采药贩卖,木材砍伐贩卖等等,领主只需要在规划完相关事物后等着收益分成就行,这类活动身为武士是不能参与的,只能收税分成。所以这部分工商收入大概在200-300石(贯)左右,那拥有一町村石高的侍大将的年俸就是在500石左右。

    依据精锐足轻俸禄25石来计算,侍大将可以养地侍足轻旗本10人(250石),武士足轻组头1-2人(150石)。这样结余还有100贯以上,省着点够侍大将一年开支了。而作为侍大将,在大名军势中的职役更为重要,属于大名直接指挥的军团,一名侍大将所带领5支百人队,下属5名足轻大将,25名足轻组头,旗本除自身私兵外,还带有一支500人直辖旗本(全足轻,指挥靠侍大将私军武士地侍),最高指挥总军势可达1000人左右。

    再说一个十万石大名军势组成,基本就是10名足轻配置一个足轻组头,100名足轻配置一个足轻大将,1000名足轻配一个侍大将。

    以一支侍大将军团为例,需要大名配置1名武士侍大将,五名武士足轻大将,25名武士足轻组头,1000名地侍足轻,所需的年俸维持成本为:

    武士侍大将:一町村知行(至少500石);

    武士足轻大将:200石X5人,共1000石;

    武士足轻组头:100石X25人,共2500石;

    地侍足轻:25石X1000人,共25000石。

    这样一支1000人精锐足轻备队的维持花费就是年俸29000石。

    一支100人精锐备队维持花费就是年俸200+500+25*100=3200石。

    但大名国主不可能就只有军势而不招募其直辖领地管理人员,如奉行众,杂役等。

    就拿一万石的大名举例,在安土桃山时代,他要承担的军役大约是:骑马武者10人、铠武者16人、十骑的马伕10人、若党10人、枪持10人、具足持10人、手替5人、小者6人、数弓10人、手替3人、铁炮20人、手替5人、枪持30人、手替12人、旗差9人、宰领1人、立弓2人、手筒2人、手替1人、长刀2人、甲胄柜持4人、雨具持2人、草履取1人、马伕6人、沓箱持(主公战斗用毛靴箱)3人、手替1人、押足轻6人、箭箱持2人、弹药箱持2人、马印持3人、宰领1人、小马印持2人、挟箱持4人、蓑箱持(雨具)2人、茶弁当(挑整套茶具)1人、坊主(负责泡茶)1人、长持二倬8人(挑夫)、宰领2人、小荷駄(兵粮输送)10人。随员计235人。

    以上例子细分了各项职业,说明大名要维持其身份地位,不单单就只需要军势备队一项大头开支。也会有其他不小的开销。本作不会分那么详细,只归类为奉行众。

    奉行的待遇和武士基本一致,也有级别区分,本作依据平均值计算,奉行众与足轻大将待遇相近,每人年俸200石,伊贺四郡之地,每郡下辖2名奉行,也就是要1600石俸禄。

    言归正传,综上所述,伊贺国十万石大名自身究竟有多少实力呢?

    首先,十万石大名年税收收入四万石,4000吨粮食。

    最后,大名年支出:

    1,一支千人备队,花费2.9万石;

    2,一支百人旗本,花费0.32万石;

    3,领内管理开销,奉行众0.16万石。

    一个十万石国主大名,剩余的0.62万石才属于大名私库支配也就是6200贯,可以用于家用,也可以用于领内发展,也可以屯着换钱备用。

    再看伊贺国内民生。

    伊贺国百姓一年全部私粮总共6万石,600万公斤也就是1200万斤(请读者不要纠结一季稻还是两季稻或者其他产物,这就是地里粮食一年产出,不同田地有不同石高产出,一季稻两季稻都算在内了),以一天一个成年人1斤米消耗为例,一个人一年就是365斤米,那伊贺年产一国12万斤米最多能养活差不多32000人。但因为存在管理浪费和分配不公,实际能养活数字远少于这个数。

    伊贺国在1540年,领民总人数在15000人-21000人左右,(真实历史无记载)。四郡平均下来,每个郡的人数都在5000人左右,最低的仅有3000多,最高也就6000多每个郡下辖有4-10个村,每个村基本都有几十户,几百人规模。(这就是日本古代所谓省级行政区的规模,有读者自己村里面有上万人的吗?那恭喜你,你家村长在日本战国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名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