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大明有多大 » 第30章 交趾巡抚5

第30章 交趾巡抚5

    一连三天,就连刘鹰炼功,黄福也跟在身边,手中拿着《海权论》、《权利法案》、《论人民民主专政》、《国防论》等书。刘鹰与黄福只谈观点和理论。不谈其它。

    黄福此人,洪武年以太学(国子监前身)学生入金吾前卫经历(六品),后上书朝堂,提工部右侍郎(三品),建文帝重用,成祖初任疑之为奸,解缙说了好话,于是晋工部尚书。在北京行在工部尚书任入狱。不久赴安南以尚书行布政使、按察使二事,搞屯田,兴水利。洪熙朝,归国管漕运,兼太子太保、詹事。修献陵。宣德元年,交趾情况恶化,返交趾。此君正统五年卒。以上是刘鹰再次见到黄福时在朱雀空间内查到的。说明黄福本人是大明五朝元老,尚书一级绝对第一人,履历丰富,深知如何做官做人,所以,该问的必须问,……

    白龙尾岛成了巡抚衙门专用,黄福和陈尔东一见如故,二人一致认为此岛是珠池(北部湾)风水格局中,神龙摆尾的尾,龙头为琼州岛。刘鹰本命天河水,不易在陆上久留,不能超过十年。

    玉米在交趾每四个月有一收获期,亩产两千斤,每次大明物流商队都会组织收购。他们带来生活必需品,火柴、精盐、酒、糖、农具。各得其所。刘鹰也得知一个哭笑不得的信息:交趾人种植玉米放弃水稻原因有二、一是产量,二是吃,玉米可直接食用,水稻还需去皮。再者收割方式不同。

    占城国老百姓主动要求成为交趾布政司下面的府,要求发高产种子。种子的产量是可以退化的,近亲繁殖的后果,不仅仅是动物身上体现明显,植物也表现出来。刘鹰前世,农民就每年要买种子公司所谓“良种”,用自家地里挑选出的精华,产量不如“良种”,少的差百分之十左右,多的百分之五十。刘鹰在法庭处理“假种子案”,在被告所提供的“产地”进行调查时,有一“种子户”说“杂交品种”产量高,只是母种和父种相距要最少五百公里以上。人也如此。《皇明祖训》就严禁同姓通婚。

    刘鹰发放玉米种子时,就告诉过大家,但无人相信,一年种三茬,三年的产量从亩产两千斤下降到千斤以下,本属正常,但经有心人指点:只要归大明,粮食产量有保证,人身财产有保护,税收也少。第一批用招兵名义的矿工们经过两年的洗脑(效忠大明好处多,税少,不受族老、官绅盘剥,干活有报酬)。这些人是带着新的玉米种子回去的,有事实,有宣传,占城国第一个主动投向大明。避免了百姓的暴动,但真腊国王和众大臣却迎来了此起彼伏的“独立”狂潮,先从与交趾相连的村寨开始,陆续到“县城”,然后就宣布归附交趾布政司,大明的日月红旗渐渐插遍山岭、平原。只有“吴哥”和“金边”、“里萨”、“伊舍”、“扶南”等大城还在挣扎和等待大明朝廷对交趾巡抚的斥责。

    暹罗出兵了,攻占相邻的“吴哥”,前扶南国王、真腊附马巴法瓦尔曼后人口天可可手持扶南国国王王印(武则天赐)和真腊国国王王印(朱元璋赐)。来到白龙尾岛请求支持复国。黄福写了一篇奏章:

    “国公爷,征伐需皇帝下旨,布政司内部的事,巡抚自己说的算!”

    “扶南和真腊愿做大明一州府!?”口天可可跪下说。

    “我命令,林正执行‘雷霆’四号预案;阿哼、阿哈执行‘雷霆’一号预案。”

    “国公爷,这次一定要给老夫讲‘雷霆’?”

    “黄大人,本公自接到任交趾巡抚旨意后,与手下研究出‘变天’和‘雷霆’两种针对十五不征之国的方案,‘变天’就是换国王,换一个听话亲明的人,倭国是源一休,一个有双重身份的人,也可能是现任天皇的儿子,也可能是幕府将军的儿子。高丽也就是朝鲜,现任国王是从父兄手中抢来的,我们就找一个他家在大明的亲属也抢国王这个位置,大小琉球在等朝廷派人接收。”

    “‘雷霆’是专打各种不服。‘和平演变’就像占城国那样。这次对‘暹罗’是水陆两面共同夹击,先用轰天铳,再用火铳。最后是长弓重箭。”

    “老夫看你是早有预谋?”

    “此话怎讲?”

    “JL城老少三辈二十多万人,你一声令下,都会为你上战场,尤其是永乐十九年以后出生的孩子,都是你的学生。”

    “黄大人,假如大明百户和把总以上军官都成为陛下的学生?”

    黄福:?!……!?……好!

    ……

    “黄大人,您是工部尚书,不是兵部尚书?”

    “老夫可以让他们来交趾,一个个地谈。”

    “他们是谁?”

    “五个大学士,,建极殿黄淮,文华殿场士奇,武英殿杨溥,华盖殿扬土奇,文渊阁杨荣,六个尚书,吏部赛义,兵部于谦,户部夏元吉,礼部吕震,工部老夫,刑部金纯在牢里,让左侍郎魏源来”

    “黄大人,您这是……?”

    “开疆拓土,文臣也能!”

    “好!二品大员来一个就给一个县的土地,把他们都绑在向外扩张的大车上!”

    从京师到交州以往需要一个月时间,现在只用二十天。黄福给京城写了九封信,上了一份奏章。交趾北部一个种植收获全过程要四个月时间,驿路上车来人往,刘鹰签了九份巡抚令,九个县的土地所有权易主了。不过不是黄福所说的人名,看来“代理人白手套”有一定的渊源。林正第一舰队回到占城石塔港,尽管他已经从南面包围“大城”。因为“郑和”来了。

    大明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郑和率官868人,军26802人,从应天府龙江关启航,宣德六年二月二十六日抵达福建长乐港,修建长乐天妃宫,立碑文:“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同官军等人,发心铸铜钟一口。”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到达占城。

    郑和之所以来占城,还带着这么多人,光太监就七人,郑和,王景弘、李兴、朱良、杨真、洪保、费信。少监十人,监丞五人,内官内使五十三人。是来监视海国公刘鹰就藩的。地点忽鲁漠斯(现伊朗),顶在帖木儿帝国后腰上。帖木儿帝国是蒙古汗国西察合台汗国的延伸,朱瞻基身上有着朱棣的热血和狡诈。

    随同郑和的有都指挥二人,指挥同知三十一人,指挥佥事六十二人,千户一百四十人,百户加总旗四百三十人。用来威摄刘国公。郑和交给刘鹰一封亦失哈写给他的信。

    原来,朱瞻基调给刘鹰五艘“大宝船”,是用来拉“海国公”护兵队的,一船一个卫,这是五个编队,一艘“宝船”配一艘“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一艘“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两艘“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两艘“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郑和船队自永乐三年起就有“宝船”六十三艘,郑和就被任命“钦差正使总兵太监”,拨军及军匠二万八千人归其指挥。这些人中除一百四十个千户所的正兵外,其余都是与航海有关的匠户。连阴阳户都有。信中还说,二人都是燕王潜邸老人,这次或许是最后一次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