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顾燕的选择 » 第四章:冤家1

第四章:冤家1

    顾燕朝父母跪拜了三个响头,起身,头也不回的便推门而出。

    这会儿,不少村民们正三五成群聚在大槐树底下聊大天,消暑纳凉。

    眼尖的邻居管二婶见到一瘸一拐,神情恍惚的顾燕走过来,忙迎上去拉住她问:“燕儿,你这是怎么了?”

    顾燕只是一个劲儿的摇头,串串泪珠无声无息的滚落在脸颊上。

    管二婶另一只手刚碰到顾燕的后背,她便皱起眉头“哎哟”了一声。二婶这才近前看清楚,顾燕的薄衬衫已经透出了血渍。

    “我的天!这是谁把孩子打成这样?”二婶这一声惊呼,把那些看光景,闲聊的村民都吸引了过来。

    顾燕边挣脱二婶要抽身离开,边说:“我没事儿,你放开我。”

    “燕儿大晚上你这是要去哪儿?”二婶一只手拽住顾燕不放,关切的说“你先跟二婶回家,二婶给你上点药,这大热天你再感染了伤口可就麻烦了。”

    走出家门那一刻,顾燕也没想好自己到底要去往何方?整个人是一种魂不守舍,懵懵的状态。

    她不想让这些好奇心极强的乡里乡亲把她当成谈资,热闹看。此时,身上被父亲拐杖打的棒伤也开始隐隐作痛,顾燕没再坚持,便晃晃悠悠随着管二婶去了她的家里。

    管二婶无儿无女,丈夫在沱沱河水库工作,半个月才回家一趟,所以家里倒是清净,无人打扰。

    二婶先是把暖瓶的热水兑上从缸里舀出的凉水,试了试水温先给顾燕的胳膊,后背轻轻的擦拭了一遍。

    然后找出家中不知什么名称的消炎药粉,涂抹在顾燕的伤痕处。

    “是你爸打的吧?”二婶边看着伤口,口中边啧啧不停,说“这老顾是不是疯了,下手这么重。”

    “我该打!”顾燕笑中含泪,紧咬着双唇说“弟弟是因为我死的,我该打!”

    “我想替小龙去死!”

    突然,顾燕大哭大叫了一声,把管二婶吓坏了,赶紧把顾燕搂在怀里,轻轻抚摸着她,让顾燕安静下来。

    尽管顾燕没说挨打,离家的详情原由,管二婶也猜出了大半。

    她估摸顾燕还没吃晚饭,便去厨房熬了一锅小米粥,卧了两个荷包蛋端给顾燕。

    “你二叔也不在家,你就先在二婶家住着。”管二婶边劝顾燕把粥,荷包蛋吃了,边说“我还不信了,你爸妈能舍得你这么个好姑娘?”

    顾燕根本没有胃口,为了不辜负管二婶好意,勉强喝了几口小米粥便把碗放下了。

    在管二婶家睡得这一晚,顾燕几乎没有合过眼。

    被父亲拐杖抽打的伤口,让她不管换什么睡姿都阵阵的钻心痛;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无法摆脱弟弟小龙之死,带给自己抹不去的梦魇,自责。

    只有顾燕自己清楚,弟弟的横死叠加上由她而起的死因,把本来就悲伤欲绝的父母,又在深深的伤口上撒了把盐,而且是他们最不可承受的额外伤害。

    顾,邢两家的仇怨,作为晚辈又是情侣,顾燕和邢宇在一起时,俩人都心照不宣,总是刻意回避着这个话题。

    记得小时候,那会儿顾燕的父亲还在部队当兵,只要她和一群孩子在村中疯跑疯玩,母亲总会叮嘱她一句:不要去邢家院里玩儿,少跟邢家孩子在一起。

    年幼的顾燕只知道点头答应,但她搞不懂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谆谆告诫她。

    长大后她从亲友的口中渐渐才知道了顾,邢两家恩怨始末的大概脉络。

    邢家是这个村的大户,大家族,从邢宇爷爷起就常年任一村之长,村里的大事小情无不要通过邢家点头通过,渐渐形成了邢家说一不二的村霸门风。

    村民们对邢家是又敬又畏。

    顾燕俊俏的模样随母亲。

    当年顾燕的母亲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美人儿,自然引得不少未婚男青年瞩目,提亲的媒婆把母亲娘家的门槛都快踩平了。

    其中有一位追求顾燕母亲的男人最执着,手段也无所不用其极。

    他就是邢宇的父亲邢来宗。

    仰仗着邢宇爷爷村长靠山,不管顾燕母亲本人是否同意,邢家便把丰厚的彩礼强行送到了母亲娘家。

    并广而告之那些还想与顾燕母亲攀亲的人,顾燕母亲这朵“村花”已是邢家屋里人,不许再由他人觊觎。

    邢家发了话,没人干越雷池半步;但让邢家没想到的是顾燕母亲娘家却把彩礼原封不动的退回,并明确告知顾燕母亲已经“名花有主”了。

    村里的任何事,从来说到便能做到的邢家,竟在儿子的婚事上折了,而且是被一户普通村民家打脸。当邢来宗得知顾燕的母亲心仪的对象时,更是恼羞成怒。

    那个年代村里未婚男女若你有情,我有意,都是隐匿,秘密的交往,恋爱期间大都不想被外人所知。

    顾燕母亲早有了意中人,便是她的父亲。

    母亲只是因为受不了邢家,尤其是邢来宗破裤子缠腿,无赖般的纠缠,才不得不把自己的恋情公开。

    她对家人,邢家人决绝的说:“我嫁人,只嫁给小顾!”

    顾燕的爷爷死的早,家中只有奶奶,父亲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虽然生活清苦,但顾燕父亲却是村民老少无不竖大拇指夸赞的“好后生”。

    在家里他心细如丝,伺候,孝敬他的母亲不比任何一个做女儿的差。

    顾燕奶奶年纪大了,夜里睡觉时常口干舌燥睡不踏实,父亲总是在临睡前将一茶缸温水放在母亲床头,还会买回一些糖豆剥开糖纸,让母亲闭着眼顺手就能拿到含在嘴里。

    顾燕父亲还是个勤快,做农活的好把式,自家地里的小麦,老玉米,让他侍弄得总比周边地里的颗粒饱满。

    最让乡亲们赞许的是他有一副热心肠的侠气。

    村里那些孤寡,贫弱的家庭,顾燕父亲总是默默的替他们排忧解难。不管任何时候,只要有人言语一声,他都会义无反顾的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

    母亲曾对顾燕说过:是父亲身上的好品行,还有他浑身散发出来有担当的男人味儿,打动了她的芳心;她认为这辈子跟着这个既孝敬,又有情有义的男人错不了。

    父母两个人没有什么卿卿我我,海誓山盟,但却笃定了心意:非你不嫁,非她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