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骊山小卒开始封侯拜相 » 第三十八章:培养心腹

第三十八章:培养心腹

    “将军很看好他?”

    李季有些惊讶,他不否认赵书对于战争的警觉,但,赵书终究只是一个公士爵,如今也只是一个千夫长。

    这是在战争状态,等灭赵之后,除非赵书爵位连升四级,否则在军中只能担任百将,甚至于只能担任车右。

    对于李季这样的武将来说,赵书太过微不足道。

    撇了一眼李季,辛意味深长道:“本将劝你不要小觑此人,从一介士卒,一跃而起成为千夫长,他只用了一个月。”

    “之前与赵军骑兵作战,赵书又立下大功,只要他活下来,必将会是大秦锐士之中一颗新星。”

    “说不定,此人会在你我之前封侯,也不一定。”

    辛眼界开阔,他自然清楚,大秦东出,秦王政意图并天下于一,接下来战争频繁,只要赵书入了秦王政的眼……

    “赵书……”闻言,李季也是眉头微皱,眼底深处掠过一抹惊疑。

    这一刻,他有一些猜测。

    刚有猜测,辛的军令便已经下达:“传令下去,之前的先锋大军所部担任后军,本将麾下一万铁骑秘密向信都方向推进。”

    来不及多想,李季连忙点头答应:“请将军放心,末将这就去处理。”

    ……

    离开营帐,赵书便回到了先锋大军之中,他升迁为千夫长,但还是低级军官。

    走进满是伤员的大营,赵书目光幽深,这一支大军与他并肩作战,彼此之间有了很高的信任度。

    只要这些人伤势完好,在这个过程中,他稍加训练,必将摇身一变,成为一支精锐。

    “破,由你任百夫长,统率本将麾下短兵,如今短兵阵亡,十不存一,你负责从军中挑选,迅速补足百人之数。”

    “诺。”

    破点头离开,赵书将目光看向了校场,辛让他优先挑选,如今剩下的一千五百先锋大军,他要带走一千一。

    一念至此,赵书看向了他身后,跟着他的原来将士,不由得会心一笑:“所有人,皆升迁一级。”

    “一个时辰后,本将会在校场检阅,若是谁没有麾下士卒,那就去做一个士卒,把位置留出来,给其他人。”

    “诺。”

    这一刻,众士卒心头大喜,没有想到,赵书会让他们去接管,此刻听到军令,不由得心生感激。

    他们都清楚,以前他们与赵书只是上下级关系,从这一刻开始,他们便是赵书的心腹。

    吩咐手下人去接管,赵书转身走进了属于他的营帐,如今他已经是千夫长,也到了培养心腹之时。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种事,在任何地方都盛行,纵然秦法森严,大秦军法更为严厉,但,军中本身就是山头林立的地方。

    相比于其他人,赵书自然更信任跟随着死战的将士,他们听了他的话,死战不退,如今也到了享受成果之时。

    要不然,他如何才能掌控军心,让将士们死战不退。

    喝了一口清水,赵书沉默,虽然这个时候的先锋大军已经彻底变成精锐,远比他还是五百主之时遇到的麻烦少。

    对于这一支大军,赵书其他的都不担心,唯一担心的便是每一个人身上都带着伤。

    包括他这个千夫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人带伤,会严重影响战力,接下来,大军奔袭赵国援军,这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他不想错过,更不想让他麾下的将士错过。

    火头军送来肉汤,赵书就着干粮大快朵颐,一时间,营帐中,香味扑鼻。

    赵书清楚,这一顿饭后,大军只怕就会开拔,这也是接下来,他们唯一一顿热食了。

    “千夫长,我等已经接管了大军,请千夫长示下。”

    赵书撇了一眼五百主,点了点头:“接管大军之时,军中将士情绪如何?”

    他这一次,彻底替换了大军的骨干,只留下了一部分,自然会有人不满。

    赵书心有预料,但,他想要知道,具体情况。

    闻言,五百主答道:“禀千夫长,由于是军令,军中将士虽有抵触,但依旧全部奉令。”

    “但,军中将士对于我们这些老卒,心中多有抵触,军中士气低迷,多有怨言!”

    “让将士们先去吃口热乎饭,罢了,将他们带到校场。”沉默了一会儿,赵书断然下令道。

    赵书心里清楚,这件事必须要解决,要不然,积累的怨气,迟早有一天会爆发。

    而且不化解,也不方便让这一支大军凝聚在一起,爆发出强大的战力,任何一支大军,令行禁止很重要。

    “诺。”

    望着五百主离去,赵书坐在塌上,思考着如何化解,才能更巧妙一点,能让这支士气低迷的大军,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将军,赵书选择的士卒,全部是参与了之前一战的先锋大军之中的士卒,他们基本上都带着伤。”中军司马将消息禀报给辛。

    “让军中医者过去,替他们检查一下伤口,争取早一点痊愈,不要影响接下来的战争。”想了想,辛下令。

    “诺。”

    中军司马离去,辛不由得点了点头,他对于赵书的选择很是欣慰,不愧是李斯看重的人。

    他带来的大军,虽然没有伤势,战力基本上可以保证,但是这支大军与赵书关系生疏,远远没有先锋大军熟悉。

    更何况,赵书与先锋大军并肩作战,且顶在最前方,他们之间有袍泽之情,有生死之意。

    相比于一支陌生的大军,更明显,已经被打残的先锋大军更容易掌控,也更容易接受他。

    若是让他选择,辛也会选择先锋大军。

    这一刻,辛对于赵书产生了更大的期待。

    作为主将,自然是喜欢能够攻坚的大军与武将,从他了解情况来看,赵书明显就是这样的人。

    不论是武安攻城战,还是半途遇上赵军骑兵交锋,赵书所在的地方,都是战局最胶着,也是最难啃的骨头。

    只要赵书能够啃下硬骨头,辛不介意送赵书直上青云,毕竟赵书立下战功,等于他也立下了。

    一念至此,辛眼底略过一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