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小镇姑娘绝不认输 » 第二十五章 花与陆川

第二十五章 花与陆川

    满分750,沪市4中最高分743,700分以上的有十多人,600分以上的近200人,所以,杨小平这个601分,真的很不够看。

    另一方面,杨小平也发现了,理科真的可以考高分,有能力,大部分科目都可以满分。而文科,到达一定分数,就真的再难提上去了,毕竟语文、政治、历史这些科目主观性比较强。

    不管怎样,杨小平都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物化生就不用说了,英语也是一大难关。

    对于这个考试成绩,陆闻没有多什么。但是杨小平不能当没有看到存在的问题。

    晚自习一下课,杨小平就找到了陆闻,跟他说明自己想要增加练习的需求,希望他能给自己提供合适的资料和练习题,越多越好。

    这个请求对于陆闻来说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他给各科老师说了一下,让他们根据杨小平的具体情况,挑选合适的习题集。

    第二天早饭后,杨小平的课桌上就多了一大摞各种颜色的书,足足有半米高。

    看到这样的情景,杨小平的嘴角都有点抽抽了。

    更无语的是,抽屉里的手机一响,杨小平收到了陆闻的短信:先暂时做这些,完成后再找我要。

    于是,刚开学一个月,杨小平就开启了题海战术,除了上课、吃饭,杨小平几乎都在刷题、刷题、刷题!眼睛发涩了,就抬头看看自己的花苗,顺便摸一摸它们。休息个4、5分钟,再扎进练习题里。

    就这样,杨小平每天刷题刷得浑浑噩噩,不知今夕何夕,但也无比充实。

    天气一天天的变暖,杨小平的花也一天一个样,尤其是每天被杨小平抚摸的那些,真的是肉眼可见的在长大。

    一个星期不到,那些每天被杨小平特殊关照的郁金香,就长出了花苞。

    这几株郁金香的花苞几乎都是红色的,仅有一株是黄色的,还有两株因为没有杨小平的特殊关照,花苞还没有长出,看不出颜色。

    至于那三株牡丹花,杨小平本来没有抱很大希望,觉得今年是开不了花了。但是她还是每天都摸一摸它们,包括那株从根上被压断的可怜苗。

    但令人惊喜的是,一个星期过去了,牡丹花苗又长出了新的花苞,被折断的苗也从根上发了新芽。

    看看方娜娜那边,牡丹花和郁金香几乎还保持着原状。

    再看看自己这边,明显长大了不少的花苗,杨小平还怀疑什么呢,自己就是拥有了金手指嘛。

    而自己的金手指就是通过触摸,来促进、加快植物生长,至于其他的功效,还需要进一步发掘、确认。

    到了星期天的下午,这个时间,学生是不上课的,大部分学生都回寝室洗自己的衣服,还有些耐不住寂寞的,会跑出去逛街、上网吧。

    杨小平罕见地没有抱着卷子做,而是坐在教室门口的长椅上发呆。

    因为郁金香开了。

    红色的郁金香,在太阳的照耀下,花朵周围形成了一种自带的朦胧感,看上去高贵、优雅,让人舍不得碰,但又移不开眼。

    毫无疑问,这一盆郁金香又成功变成了17班的班宠,就连机器人芝麻都喜欢围着它们转悠。

    但是,这次没有那么幸运,至今没有买家自动上门,花的销路成了问题。

    花卖不出去,杨小平搬出寝室的计划就要无限期推后,种花也有限制,就不可能尽情地搞钱。

    眼看着上一次入账的200块钱就要用完了,杨小平发愁呀。

    陆川到17班门口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画面:一身纯黑春装的圆脸女生,坐在一盆开得特别漂亮的郁金香前面,托着腮帮子,时不时地叹一声气。

    “好漂亮的花呀!是你种的吗?”陆川走上前,很自然地坐到杨小平的旁边,长长的椅子,两人中间隔了差不多有半米,不近也不远,很合适的距离。

    杨小平的思绪被打断,神魂归位,扭头打量发声的人。

    陆川这次带了顶黑色的鸭舌帽,珍珠白的连帽卫衣,灰色的卫裤,与上次一样牌子的篮球鞋,不过这次是白色的。这一身穿搭,休闲随意,但是不掩他满身的贵气。

    “嗯,是我种的,趁着空闲,搬出来晒晒太阳。”杨小平漫不经心地回答完,又去思考自己花的销路问题了。

    “你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方便的话可以跟我说,说不定我可以帮你解决。”看到旁边的女生一脸愁绪,陆川忍不住就说出了这句话。

    说完这句话,陆川有点诧异,毕竟自己从来不是爱管闲事的人,也不是暖男、知心大哥哥。这句话与自己平时的做派太不符合了。

    杨小平可不知道陆川是怎么想的,听到他这样说,想了想可行性,就把自己的苦恼说出来了,有一个成年人来一起想办法,说不定就给解决了呢。

    至于那些青少年时期,因贫困引起的奇奇怪怪的自尊心,杨小平真的没有感觉到。

    “卖花呀”陆川听到杨小平的话,愣了一下。

    他还以为杨小平是因为月考成绩在难受,没想到她是在考虑赚钱的事儿。

    这是陆川体验不到的愁绪。即便父母从小就培养自己独立的能力,但是他们却没有克扣自己的吃穿用度。

    陆川的家境,决定了他永远不会为几百块钱愁眉苦脸。

    但是,杨小平的家境,陆川是知道的。毕竟,每一位参与实验的学生,从出生到现在,能查到的都出现在那份资料上了。

    陆川不能感同身受杨小平缺钱的苦恼,但是却想尽力帮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