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新青年教师 » 不忘初心(四)

不忘初心(四)

    马元安的落马有人欢喜有人忧,但对于三中绝大多数的老师而言,新校长的人选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学校从来不缺少能人,在汇总了各路小道消息之后,新校长的名字也浮出水面。程毅群,原市一中教学副校长。

    中午刘宇和王严舒在食堂吃饭,下午要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市教体局的领导也会参加,估计是要在大会上宣布新校长的任命。今天办公室的气氛有些怪异,按道理新校长的上任多多少少会引来一些议论,可今天办公室里却安静的出奇。

    “也不知道这个程毅群怎么想的,好好的一中副校长不干跑来接这个烂摊子。”王严舒小声的说:“而且你感觉到没有,不少老师好像对这个新校长都有些排斥。”

    “我觉得也是,今天师父的脸色也不好看。我悄悄问他关于新校长的事,还被他怼了。”刘宇悄声说。

    “找人问问去。”王严舒瞟了一眼不远处的老陈,作为学校老古董,什么鸡毛蒜皮的事从他那都能打听出来。

    刘宇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两个人端着餐盘凑到了老陈傍边。

    “就知道你们两个小东西不安分。”老陈像知道他们来意似的。

    “八卦是人类的天性,不分男女。”王严舒把自己餐盘里的鸡翅膀夹给老陈,“老爷子,这个程毅群到底什么来头?”

    “没什么来头,就是和三中的渊源比较深。”老陈笑着说:“他爸是三中的老教师,他自己也是三中毕业的,后来又回到三中教书,当过数学组的教研组长,彭辉就在他手下干过。”

    “三中老人啊!”王严舒砸了咂嘴,“那他怎么去了一中呢?也是抢班夺权被踢出局的?”

    “你这孩子,怎么满脑子都是歪门邪道?”老陈一巴掌拍在王严舒脑袋上,“他当初是被一中挖走的,学校苦口婆心的都没留住。”

    “这种事也正常吧,我高中的物理老师也被实验中学挖走了。”刘宇说。

    “情况不一样。”老陈说:“九九年高校开始扩招,紧跟着下面的中学也都开始了扩招。当时一中,实验扩充的太快,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就开始从各个学校挖骨干教师。那时候学校管理还没现在这么严,学校之间的待遇差别很大,一中给老师的各种条件,福利政策都比下面的学校好,还有集资房可以买,所以不少老师都动心了。”

    “人往高处走嘛,这也没什么吧。”王严舒不屑的说。

    “话是怎么说,可你要明白一个骨干教师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中实验本身就占了比其他学校更多的教育资源,又把优秀的教师资源也挖走了,你让下面的学校怎么办?”老陈看了王严舒一眼,说:“当时很多老师也只是观望,下不定决心,就是程毅群第一个跳出来,带头跳槽。当年的曲校都低声下气的求他了,可他还是走了,拦不住。”

    “至于这么绝情吗?”刘宇有些想不明白。

    “那个时候一中每年有六百多个计划外招生的名额,差一分就一万多块的赞助费,你说一中一年得多收多少钱?”老陈撇了撇嘴,“那可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一万块钱呐。一年到头,各种福利,再加上收费补课,一中老师到手的比我们多一倍不止。当时程毅群的爱人因为单位改制也下岗了,一中那边答应给安排一个后勤岗,本来心思就活泛了,再加枕边风一吹,哪还兜得住。”

    “那您当初怎么没走呢?”刘宇好奇的问。

    “我?我是没人要啊。”老陈笑着摇了摇头,“这话可不是自谦,当时被挖走的都是学校精英级别老师,我自认为自己的教学能力还不错,但真没到那个级别。”

    “那后来呢?”王严舒追问。

    “程毅群和三中的渊源那么深,连他都走了,其他的老师哪还拦得住,有的去了一中,有的去了实验,还有去师大附中的,反正那两年教师流失很严重,教学质量也下滑的很厉害。好在彭辉,叶成飞,孙耀奇,张济这帮年轻老师成长的快,学校又返聘了一些退休的老教师,这才稳住局面。”老陈叹了口气,“其实也不说怪谁,毕竟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谁都想要更好的工作条件,工作待遇。只是这种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的事不是好事。即便是现在,下面学校里但凡教出点成绩的老师也还是在不断流失,特别是乡镇学校,好一点的老师根本留不住,一茬一茬的被割韭菜。教育资源不只是物质方面的东西,教师资源更重要。”

    刘宇点头,特别认可老陈的话,别说下面的乡镇,就是县城中学的老师都一门心思往市里走,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学生。

    下午开会,刘宇和王严舒照例坐到会议室的最后一排。台上的长条桌上依旧铺着红绒布,后面坐着教育局的两个领导,彭辉和高云喜两个三中副校长,还有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

    “这个程毅群怎么看起来有些眼熟啊。”刘宇用胳膊肘撞了撞正在偷偷玩手机的王严舒。

    “能不眼熟吗,入职培训的时候给我们上过课。”王严舒没抬头的说。刘宇想了想,还是没想起来。

    教育局派来的是一个副局长,和一个管人事的科长。副局长主要说的是马元安的问题,从贪腐到师风师德,言辞激烈,慷慨激昂,不过也都是老生常谈,官话套话,听的刘宇直想打瞌睡。

    紧跟着讲话的是高云喜。刘宇有些意外,平时开会,高云喜的发言从来不会超过三分钟,今天居然也洋洋洒洒的讲个半小时,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而且声音洪亮,和平时病恹恹的状态判若两人。

    “老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啊。”刘宇小声说:“平时蔫不耷的,这会精神头挺足。”

    “现在精神头足有什么用,早干嘛去了。”王严舒轻哼了声,

    在高云喜代表学校管理层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之后,教育局人事科长宣布了人事任免,介绍了程毅群的相关履历。至于彭辉,似乎被完全忽略了,由始至终也没获得发表感言的机会。

    最后讲话的是程毅群,他没过多的去抨击前任,重点都放在了自己和三中的种种渊源上,讲到了自己在三中的求学生涯和工作经历,讲到动情的地方眼眶泛红,似乎都被自己感动了。当然对于当初他离开三中的原因,他只字未提。最后程毅群还提到了张洁姥姥,说来这之前他特意拜会了老校长,以及老校长对他的鼓励嘱托云云。

    不少老师的目光都看向了张洁,张洁笑了笑,不过心里对这位新校长万分钦佩。姥姥明明只说了‘好好干’这三个字,怎么就演化成了鼓励嘱托充满期盼的长篇大论?是自己听错了还是这位新校长的解读能力太强?

    大会开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才散,接下来就是领导们的闭门小会,至于说什么就和刘宇他们这些基层教师没关系了。

    “我不喜欢这个新校长。”从会议室出来已经是华灯初上,刘宇小声说。

    “你能保证你们班的每个学生都喜欢你?”王严舒看了他一眼,“学生喜欢的老师,未必是个称职的老师,员工喜欢的领导也未必是个称职领导,所以喜欢只是一种个人情感,不能作为评判标准。”

    “就你道理多。”刘宇知道自己说不过王严舒,撇了撇嘴。

    “说什么呢?团建去不去?”赵晗突然跳出来,从身后拍了拍他们肩膀。

    赵晗说青年教师小团伙好久没搞团建了,反正到了饭点,不如去老四川搞搞团建。刘宇王严舒作为团伙骨干当然是欣然前往,况且这段时间糟心的事太多放松一下也好。童欣和张洁还连说带劝的拉上了姜艳。

    刘宇明白她们是想把姜艳重新拉回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姜艳这些年一直忙着老人的事,社交活动几乎为零,更谈不上什么社交圈了。而现在和她同龄的基本都有家有业,她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到哪都冷清。

    老四川,沸腾的火锅弥漫着烟火气,几个人天南海北的聊着。刘宇和王严舒从来都是活跃气氛的高手,所以笑声不断。姜艳虽然话很少,但也难得的露出几次笑脸,眉间忧郁也淡了些。至于学校里的人事变动,终究和他们这些基层老师没多大关系。

    第二天,三中就正式进入了‘程毅群时代’。出于对这位新校长的‘陌生’,办公室里的气氛严肃了很多,就连一直大大咧咧的郭爱霞都收敛了脾气。班主任们也商量好似的,时不常的就在自己班的教室门口溜达,生怕学生这个时候再惹出什么麻烦。

    不过对于学生而言,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才是重中之重,至于校长是谁压根也没人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