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新青年教师 » 麻烦的夏雪(六)

麻烦的夏雪(六)

    三中有自己的食堂,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中午都会在食堂吃饭。夏雪打了一份红烧肉,一份排骨端到王媛媛的面前。

    “吃我的!”

    王媛媛的餐盘里全是素菜,看着眼前的红烧肉和排骨也眼馋的很,“你吃的也太奢侈了吧,你这一顿顶我几天。”

    “我干嘛给他省钱,他欠了我这么多本来就该还我。”夏雪哼了声,把碗里的红烧肉不停的夹到王媛媛的餐盘里。

    “吃!”夏雪命令似的语气。

    王媛媛当然知道夏雪口中的那个‘他’是谁,但也不敢开口劝夏雪,只能乖乖的把红烧肉塞进嘴里,看到夏雪满意的目光,王媛媛忍不住笑了。

    “真好吃!”

    “天生底子就不好,再不吃好将来咋找个高富帅。”夏雪笑着说。

    “我又不是你,再补也没用,遇到我美颜相机都罢工了。”王媛媛闷头哼了声。她个子矮小,皮肤黑,模样一般,和夏雪这样的美少女在一起确实有些自惭形秽。

    “呦,伙食不错嘛。”一个声音从头顶传过来。

    抬头看过去,老陈正托着餐盘笑眯眯的站在她们桌边。

    “陈老师好!”王媛媛赶忙挪了挪身子,给老陈让了个位置。

    “老头,你又想干嘛,不是给你道过谦了嘛。”看到老陈坐到了她的对面,夏雪没好气的说。

    “我怎么觉得你骂我还有理了呢?看来真不该替你求情。”老陈笑着摇了摇头。

    “切,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那天就是装的。又是排骨又是鸡腿的,你这胃口那像是生病的人。”夏雪撇了撇嘴。

    “好人难做啊,亏我还想贿赂贿赂你让你以后嘴下留情呢。”老陈故作叹息,把餐盘里的鸡腿夹给了王媛媛,“那就你吃,你看你黑黑瘦瘦的,多补补!”

    “谢,谢谢陈老师。”王媛媛有些受宠若惊。

    “老头,你到底想干嘛!”夏雪盯着老陈,一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眼神。

    “我都说了要贿赂你啊,不然你再把我气趴下怎么办?我可快退休了,还想着安享晚年呢。”

    老陈笑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递给夏雪,“这是我在以前的相册里找到的,就当贿赂你的礼物吧。”

    夏雪有些诧异的接过相片。相片是老陈和一个女孩的合影,背景像是在一个礼堂里,礼堂上方的横幅写着‘元旦晚会’的字样。

    那时的老陈还很年轻,穿着一件白衬衣,笑容可掬。女孩则是穿着礼服有些腼腆的站在老陈身边。

    夏雪的心猛地颤一下,那青涩的脸庞和她保留的那张母亲遗像重叠在了一起。

    “真漂亮!”王媛媛也探过头,看到照片里的女孩忍不住说。和现在的美颜相机拍出来的美不同,那是一种未经修饰的质朴的美。

    夏雪忙把照片扣在了桌子上,泪水在眼眶中打着转。王媛媛讪讪坐回了自己的桌位。

    看着夏雪,老陈轻轻叹了口气,“三中是个好地方,这里留下了很多她的足迹,你可以找一找,也许。。。。。。”

    “我为什么要去找?她宁肯去死都不要我,我为什么要找她?”

    夏雪吼着,猛的站起身抓起桌上的照片冲出了食堂。周边正在吃饭的同学都被吓了一跳,莫名的看向飞奔的夏雪。

    “夏雪!”王媛媛想要去追夏雪,但看着餐盘里还没怎么动的饭菜又有些舍不得。

    “去看看她,一会我帮打包。”老陈无奈的说。

    “张老师,夏雪是你们班的学生吧?”

    张洁在校图书馆还资料,管理处赵老师问。

    “对啊,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她刚才借了一本书走,我觉得挺奇怪的。”

    张洁有些意外,图书管里除了教辅就是各种名著,张洁不认为夏雪会对它们感兴趣,“她借的什么书?”

    “三中的校刊,还是九二年的合订本。这么久远的校刊好几年都没人借过了,这小丫头借它干嘛?该不会琢磨着怎么炸学校吧?”赵老师开玩笑似的说。

    三中一直有做校刊的传统,每期的校刊除了发表一些同学们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也会录下学校里发生的大事小事。张洁当年也曾经做过校刊的编辑,知道那些旧校刊除了学生编辑们偶尔会翻看找一些借鉴,其他人基本不会对它感兴趣。一九九二年,夏雪为什么会借那一年的校刊呢?

    “九二年,别说那小丫头,就连她爹妈估计都没成年呢。”赵老师又笑着补了一句。

    张洁心里忽然一动。

    晚上,夏雪站在桌边,一本有些发黄的校刊摆在她的面前。和市面上那些五颜六色印刷精致的杂志相比三中的校刊可谓简朴到了极致,泛黄的封面上只有‘校刊’两个黑墨大字,书脊处则有手写的‘一九九二年合订本’的字样。

    拉过椅子坐在桌边,翻开早就折好的页脚,出现在夏雪眼中的是一篇人物专访。

    “1992年10月25日,由市教育局和宣传部门组织的‘迈向新时代中学生歌唱比赛’在八一礼堂圆满落下帷幕。本校高三一班的秦雪同学凭借优异的表现,稳定的发挥获得了大赛一等奖,为我校争得荣誉。今天校记者团有幸采访到了秦雪同学”

    记者:你好,秦雪,首先祝贺你获得歌唱比赛一等奖。

    秦雪:谢谢。我能拿到奖要感谢老师的帮助和同学们的鼓励。这个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我们整个集体的荣誉,我只是集体中的微不足道的一员。

    。。。。。。

    记者:你最喜欢听谁的歌?

    秦雪:很多,潘美辰啊,张国荣啊,郑智化啊。

    记者:这次你为什么选择会选择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做参赛曲目呢?

    秦雪(沉默了一会):因为我爸爸去世的早,妈妈又经常出差,小时候我多数时间都是孤零零的,所以这首歌我会特别有感触。

    记者:对不起,提起你的伤心事。

    秦雪:没关系,我已经长大了。

    。。。。。。。

    记者:你能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吗?

    秦雪:我希望能考进音乐学院,将来当一名歌唱家。我想要让每个人都能听到我的歌声,我想歌唱我们的青春,我想去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也想去把快乐的歌声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

    专访的篇幅不长,谈明星,聊星座,谈爱好,聊未来,这些跨越年代看似无聊的话题却让夏雪读了一遍又一遍,脑海中那个已经有些模糊的身影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从口袋里掏出老陈给她的那张照片,摆在书页上,看着被自己握皱了的身影夏雪突然一阵心疼,眼泪不由自主的落下来。

    听雨轩里,刘宇一目十行的看完专访内容,“秦雪的专访,这东西你哪找出来的?”

    “不是我找的,是夏雪找的。”张洁看了刘宇一眼,“今天她从图书馆借走了这期校刊,我有些好奇就去库房里找了存本,结果发现了这篇专访。”

    其实张洁并不只是找了九二年的校刊,而是把秦雪在校期间的校刊翻了一个遍,居然从中找到了不少有关秦雪的足迹。元旦晚会,学**日,五四青年节,暑期实践,教师节,国庆节等等,都能找到秦雪的身影。

    “也不奇怪,那个年代艺术特长生本来就不多,学校里有什么活动都是挑大梁的。不过夏雪既然主动去找她妈妈的专访,这就说明她心底还是有很柔软的地方。”

    张洁点头:“她毕竟还是小女孩,虽然她嘴上说恨爸爸恨妈妈,可是她对母亲的思念对爱的渴望,并不比别的孩子少。只是她什么都埋在心底,想走进她的世界太难了。”

    “那你有什么想法?”

    “我想假如夏雪能在三中找到更多关于她父母的足迹,会不会对她在三中的生活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有点难。”刘宇摇了摇头,秦雪是93年高中毕业的,距离现在差不多隔了25年,除了校刊上账本似的只言片语,几乎不可能找到更多关于秦雪的记忆。

    张洁叹了口气,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天真,25年确实太漫长了,漫长到那个名字都已经模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