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为了当上驸马我一剑扫天下 » 第四十六章 文会驱赶,心中无畏

第四十六章 文会驱赶,心中无畏

    文会之中,众多儒学之士的犀利的言辞一刻未停,不知是哪个儒学之士率先发难,提议将此文的作者赶出文会。

    “今日文会出此狂徒,若不将其赶出文会,传扬出去,怕是还让旁人觉得我等无胆为张忠太儒守名,失了文人风骨,让人贻笑大方!”

    “还请速速离去!”满座儒学之士将自己的目光化作冰冷的刀兵,指向了李归耕。

    “若不离去,休怪我等以文缴之!”

    文人有先礼后兵,哪怕是心中已怒不可遏,但在澹台儒君面前,还是要牢牢遵循规矩。

    先以礼请之,若是不从,便是集体写文缴之。

    在儒学文坛之中,被文会集体写文而缴,以后,那人的名声都将彻底臭了,会是重重的一个黑点。

    见状,陆邵皱起了眉头,轻轻来到了李归耕的前面,将佩刀横在了胸前,冷眉望着众人。

    李归耕拍了拍陆邵的肩膀,轻轻摇了摇头。

    “文会以墨相会,不宜动刀兵!”

    陆邵缓缓将佩刀放下。

    李归耕则是转身向澹台宣凌辞行。

    “澹台儒君,今日多加叨扰,我等先行离去!”

    “今日文会确实不合时宜,有机会可以再叙!”澹台宣凌仅仅只是轻轻一笑,丝毫没有因为李归耕质疑二品太儒之言,而有任何不耐之色。

    这看似只是文人客气的话,李归耕不知为何,却从中听出了几分真诚。

    李归耕携陆邵沿着来时候的小路,离开文会。

    “我们就这么走了?”陆邵心中有些不爽。

    “道不同,不足为谋尔!”李归耕只是轻轻摇头。

    至于这些人对自己的抨击……这满献京皆在恶自己,又岂用在乎这区区几人?

    只是不知温大人让自己来此处的目的,究竟实现没有。

    “将此人驱逐,此地终复清流矣!”望着那在他们眼里灰溜溜离去的两道背影,满座儒学之士皆是露出满意的笑容。

    “狂徒已去,接下来就是要称量你我文章了!”提到这里,众人皆是自信。

    澹台宣凌见状,继续主持文会流程。

    儒学之士们拿着自己的文章,排队以候。

    整个文会的目光,又聚焦在了文秤称量文章之上。

    唯有那角落之中,张之凌还在继续读着手里的那份,狂徒的文章。

    “苦难不可避,却可少也!”

    “当如何??”

    “以人力,改苦难!”

    “苦难皆来于外,于苦难之中奋发,可强自身,自身强,则苦难弱!”

    “是故,以小苦难磨身,可使自身苦难少,以大苦难炼心,可使天下苦难少!”

    后续,李归耕又举例了一些古代先贤的故事作为论证。

    而张之凌看到这里,整个人的脑袋都“嗡”的一下,好似晨钟暮鼓,一下子清晰了过来。

    初见张忠太儒的“苦难”观点时,由此引发的疑惑也在这一刻解开。

    颂苦难,于民何益?

    一则自勉,二则少苦难。

    而张之凌自己一直以来有些迷茫的前路,似乎开始清晰了

    能够改变苦难的,绝非常人,如果以小苦难磨身,就能够改变自身的苦难,如果以大苦难炼心,就能够试着改变天下人的苦难。

    这又何尝不是他一直在尝试寻找的答案?

    其余儒学之士早已在兴致勃勃地称量自己的文章。

    那第一个称量的人,将文章放置在文秤上,洁白的文气从文章之中冲入文秤的托盘,而后,又进入到一旁的文柱之中。

    白色的文气从底部开始攀升,最终,堪堪越过第一个刻度。

    “文气,一斗?”那人懵了。

    “怎么可能才文气一斗??我……我……”那人满脸燥红,无法面对周围的众多同学。

    “没事,不用在意,偶尔失利罢了!”四周的人过来安慰,但他们心中却早就有所预料,此人的文章本就不太好。

    然而,很快轮到他们自己之时。

    一个个称量,大多数的文气也不过才三四斗,更有甚者,文气才仅仅只有半斗,甚至比不上那第一个称量的人。

    “怎么可能,我的文章,才只有这么一点的文气?”众多儒学之士犹如身处噩梦之中,无法相信眼前的真相。

    当所有人称量完的时候,也就唯有极少数人文气超过五斗。

    那文兰侯之子苏明五斗文气,梅墨书院首席弟子杜熙和李子器六斗文气,以及大儒弟子张鑫,七斗文气。

    “若无意外,张儒玄,应该就是此次文会的第一了!”

    满座都是充满羡慕地望着张鑫。

    这就是六品儒玄的张鑫啊!

    “不愧是白云书院二品太儒出的题,这次的题目定然是极难,才让我们的文章的文气量如此之少!”

    “却是要恭喜张儒玄了!”

    “如果是张儒玄的,我等输的心服口服!”

    而就在这时,一直位于众多儒学之士外的张之凌,却是突然站了起来,他的呼吸有些沉重。

    一边是二品太儒张忠,一边是手中解答自己疑惑的文章,此刻,连张之凌都有些难以控制自己。

    他缓缓拿着文章走向了那个文秤。

    “之凌兄,这是要称量自己的文章吗?”四周的人都为他让开路。

    ……

    沿着来时的小路,李归耕和陆邵已经渐渐走出了梅墨书院。

    虽然,最后闹的有些不愉快,但是,李归耕却是收获不小。

    一是获得了张忠太儒的手稿,二品太儒的手稿,必然效用不凡。

    二则是九品儒生的修为,再次往上提升一步。

    不管是张忠太儒手稿的经文注解,还是后面的那篇《苦难之颂》,都像是一股股的源泉,不断积累起来,使得李归耕的儒学修为,越发深厚。

    如果说之前李归耕是处于九品的初期的话,那现在,怎么也算是一个中期了。

    “只要好好教一教李芸浅,体会《学子说》,再出献京查案,体会《学子行》,儒学修为,应该就能够顺利突破到八品了!”

    三则是李归耕心中更加无惧。

    不管是那满朝的敌视他的权贵,还是那吴仆生案件的凶险,他都将以心中坚韧无畏之剑,尽数斩之!

    而于此同时,文会之内,张之凌,也将手里的属于李归耕的文章,放在了那文秤之上。

    刹那,滔滔文气,犹如无边无际的海洋,又似九天之上重重叠叠的云气,疯狂冲入了那文秤的文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