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来趟三国不容易 » 第十四章 历史上的兖州之战(上)

第十四章 历史上的兖州之战(上)

    公元192年不止发生了这一系列的事件最重要的是在历史上曹操占领了兖州!而兖州正是杜苔的地盘。

    历史上: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

    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

    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青州黄巾军进入兖州境内东平、任城一带,声势浩大,锐不可当。

    兖州刺史刘岱轻敌,不听济北相鲍信劝阻,贸然出战,被黄巾军所杀。曹操部将陈宫建议,刘岱被杀,兖州无主,可据为霸业之基,以争天下,并自荐前去说服刘岱部众,邀请曹操主持州政。

    鲍信原与曹操友善,其济北相之职即为操所表荐,遂到东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迎接曹操为兖州(治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刺史。

    曹操即向寿张黄巾军进攻,失利。于是,曹操明令尝罚,激励将士,针对黄巾军无后勤辎重,唯赖抄掠供应的弱点,采用奇袭战术,昼夜袭击,使其无所抄掠,终于反败为胜,每战必获。

    黄巾军被迫北撤,曹操跟踪追击,在济北(治卢县,今山东长清南)又败之,黄巾军势穷愿降。当年冬,曹操受降卒30余万,家属数十万人,遂将其健壮精锐者编组为军,号为青州兵,将老弱妇孺安置屯田。(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战争)

    如今曹操要想夺得兖州必须和杜苔打上一丈,但是杜苔以前是黄巾军旧部,现在那些青州黄巾军基本都被杜苔招募成为士兵,他也效仿曹操历史的行为,将招募来的青州黄巾军全部编入青州兵。如此杜苔拥有了10万步兵10万铁甲骑兵5万弓兵和30万的青州兵,这使得各诸侯都不敢和杜苔闹摩擦,都想着笼络,成就自己的霸业。

    在历史上吕布在兖州和曹操发生战争,

    吕布为了占领兖州,在濮阳的东侧部署了须昌的高雅部队。

    不仅如此,吕布还在濮阳和须昌之间部署了两营人马。

    而在濮阳西侧四、五十里的地方,他也部署了军队,形成一个以濮阳为中心的防护链,彼此互相协防,并钳制曹方三县。

    吕布的防守链

    虽然吕布被后世看作有勇无谋的典范,但那只是文学作品为了突出人物特点,放大了他的不足。

    吕布是汉末的一流战将,他的军事战术素养是非常不错的。完全不是曹操嘴里的烂崽。

    针对吕布的防守,曹操派于禁攻击濮阳以东的吕布人马,并且全部获胜,切断并切短了链条。

    而曹操亲自带队,趁夜偷袭吕布部署在濮阳西侧的军队。

    史料没有记载据守吕布西营的将军是谁,但这位将军的战斗力可以,被曹操夜袭后竟然坚持到天亮,才让曹操的主力军得手(吕布手下将军的战斗力大部分都不错,就是匪气重)。

    打赢后的曹操,还没来得及回军,吕布就从濮阳带着救兵来了,从三个方向围住了曹操。

    吕布亲自冲锋陷阵,双方从早晨打到了下午。(《三国志》:布有别屯在濮阳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袭,比明破之。未及还,会布救兵至,三面掉战。时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

    处于劣势的曹操拿出了最后的绝招:招募敢死队。

    此时,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第一个站出来报名,相继又有数十人参加。

    敢死队成员每人身穿两层铠甲,手持武器,但不拿盾牌了,想拿也拿不了了,因为每个人跟穿个锅炉似的,再戴上头盔,有着神五降落仓的气质。

    汉末的箭镞已经是铁质的了,锐利的铁箭头加上吃了菠菜的大力射手可以射穿一层甲的,但两层确实很困难,因为甲胄也是铁的,外层盔甲就是贤者的庇护。

    不过马甲多了就非常沉,不能当坦克冲锋,但能当碉堡。

    后来诸葛亮制造了硬弩,才有了穿甲如帛的加持。

    人类武器的进步就是靠互怼而发展起来的。

    你有矛我有盾,你有装甲车我有穿甲弹,你收走我的工资,我有小金库,你发现我鞋底的零花钱,我有分屏移动支付。

    扯得有点儿远哈。

    曹营中,那个带头站出来的大汉就是典韦,他抢到了沙发,所以担任敢死队队长。

    这次突围战之中,典韦表现突出。特别是与围在西侧的敌军作战之时,显示出了典韦的勇猛。

    典韦身穿重甲,持抱十多根大戟,等待战斗。

    为了集中精力让原力觉醒,典韦根本不看敌军,也不顾飞来的箭矢,让周围的战友告诉他敌人离自己的距离,当敌人到了五步之遥的时候,典韦大喝一声!

    抱着诸多长戟,如千手天神般冲将过去。所到之处,无不伤及敌众。(《三国志》太祖募陷陈,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

    冷兵器时代的打仗就是看谁有力气还不怕死。

    士气就是气势,而气势源自勇士。有了典韦这个大杀器,曹军一下就精神了,保护住了曹帅。

    吕布的兵马围到日落,看看胜利无望,就收兵回城吃饭饭了,曹操这才平平安安把家还。(《三国志》布众退。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

    曹操回营后第一件事,就立刻升典韦为都尉,担任曹操几百名的亲兵队队长。

    受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典韦是以曹操的卫队长身份参与的战斗。实际上,这时的典韦刚刚从张邈手下投靠曹氏阵营(具体时间不详),濮阳城西的敢死队之战是典韦的投名状,所以打得骁勇异常。

    曹操始终希望有个像吕布武功的人给自己作保镖,这一仗让典韦脱颖而出。

    从此曹操再也离不开典韦了,要么看见影儿,要么听见声儿,反正是要让典韦像幸福一样把自己围绕。

    典韦也恪尽职守,经常带着亲兵日夜围着曹操的大帐巡逻。

    不知道曹操的头风病,是不是被典韦夜间巡逻折腾的。(《三国志》:拜韦都尉,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

    此战之后,吕曹双方多次在濮阳地区交战,其中规模比较大的一次是吕布的骑兵与曹操的青州兵的对垒。

    此时青州兵是曹操的主力军,这些兵卒是曹操从三十万的黄巾军里,挑选精锐兵将而组建的,前面说过,大约是按照十里挑一的比例,换句话说青州兵在三万左右。

    曹操也是因为有了青州军,才有了真正的军队。

    如此精壮的青州兵,面对吕布骑兵的攻击,毫不犹豫非常坚决地一哄而散。原文说:“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

    曹营这一乱还着火了。

    估计是青州兵跑得太快了,跟闪电一样,军营被闪电击中。俗话说:“营门失火殃及曹操”,曹操赶忙骑马从火中突围,这是拿自己当马戏团钻火圈的狗熊了。

    慌乱中,曹操从马上掉了下来,落地后还烫伤了左手掌。

    想是左手先着地,按在了可燃物上。看来,曹操没狗熊的技术娴熟。

    好在旁边有位叫楼异的将官,把曹操扶上了马,并断后掩护曹操撤退。

    曹操人困马乏走的还慢,所以一直未回后方大营。

    听说前方兵败着火,可把后方大营里的曹军吓坏了,《三国志》上说:“诸将未与太祖相见,皆怖。

    ”陈寿“怖”这个字用的好,意思是:曹将心里一想到吕布,就害怕了。

    曹操回到大营后,为了鼓舞士气,他立刻亲**劳大家,抚慰亡灵。

    如果《三国演义》有这段,一定写:“曹操乃大笑不止”,鼓舞大家。而祭奠死亡将官时,又会“拈香哭拜”。曹操确实具备伟人的政治素养。他喜欢哭,但很少认输。

    (《三国志》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未至营止,诸将未与太祖相见,皆怖。太祖乃自力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