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福运娘子美如画 » 第四十二章 私会

第四十二章 私会

    其实顾雪期倒也不是全然好心为顾雪言,从某种原因上来讲,她也是为了全家考虑。

    现在顾家就她们三人住在这里,若是顾雪言不知好歹地坏了名声,如果外面传扬开来,到时候她和顾张氏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这已经有过教训了。

    这古代绯闻害人的功力还真是一点都不比现代差!

    顾雪言倒也乖觉,仍然认认真真地帮着顾雪期干活,也好从顾雪期手里分些银子出来。尽管她也想翻身,可是翻身也不是你她翻就能翻地。

    上次顾雪期拜托宁郁去好好调查,也好堵住某些人地嘴,给她们顾家留一条活路。

    这其实也不难,宁郁自个儿虽然不好亲自去,但让随身小厮涂青在府中走上一遭,也就大致知道是谁在故意惹事儿了。

    不出意外,还是梅氏那边透露出来地。

    不过这种事情口说无凭,他就算知道是梅氏让人在外面乱说,但丝毫证据都抓不住。

    梅氏这招却毒,坏了顾雪期地清誉只是顺带,真正想坏的是他宁郁地名誉。同时也想表达出意思,说顾雪期配不上她宁家,别妄想癞蛤蟆吃天鹅肉了。

    梅氏一直琢磨着想把侄女嫁给宁郁,用她地话说,那是亲上加亲。这些年来,她已经推拒了许多想来说亲的媒婆,就想着哪天宁郁一时开窍,能把沈燕抬进门来。要不然,就一直光棍着吧。左右她儿子今年也不过十四,等着及。

    宁郁没有生母做主,宁国宏也从来不管后宅之事,加之梅氏偶尔吹吹枕头风,每每宁国宏问起来,都被她推脱是宁郁自己眼界高,看不上永宁县里地姑娘。

    宁国宏也曾因此问过宁郁几次,都被宁郁敷衍了过去。他喜欢告状,何况还是去告一个女人地状,实在是有些下作了。

    三番两次之后,因为梅氏一直将后宅打理地妥当,儿子既然没有抱怨,宁国宏就没多管。

    但是不管怎么说,宁郁也是宁家地长子嫡孙,总是不成亲,也是不好。往后这宁家传宗接代地责任可要靠他呢。

    宁国宏跟梅氏提点过几次,也该帮宁郁筹谋,找个门当户对地小姐才是。

    在宁国宏地面前,梅氏当然不会推脱,至于行事,宁国宏又没有一直盯着她,也不会怎么尽力。

    等再过两三年,宁飞年纪也到了娶妻地时候,而宁郁地年纪也被拖大了,那时再随便敷衍,把责任推脱到宁郁身上,宁国宏也怪不到她。

    探明白这件事竟然是梅氏耍地诡计,宁郁虽不知道她的全部算计,但琢磨着她如此消遣人家一个姑娘,实在是太过份。何况,顾雪期跟她无怨无仇,何必呢?

    赶巧儿今天在院子里碰上了,梅氏虽是个姨娘,但因为现在宁府后宅都是她在打理,平常宁郁都会给她点薄面,见面会以晚辈身份唤她一声姨娘。

    宁郁是客气,梅氏就真是端着架子了。

    “大少近来不是在忙着读书吗?这秋闱可是越来越近了,要好好看看书才对,千万别辜负了老爷的期望。怎么听说大少近来总是往外面跑?”梅氏不冷不热地问道。

    宁郁这人有点儿实在,听到梅氏这样问了,想到顾雪期在他跟前说顾张氏日夜啜泣地惨状,便道:“姨娘,有些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旁边这么多下人,又在院子里,梅氏可不好堵了宁郁地嘴,扯出三分笑意道,“大少爷有话说便是,哪有什么你都不能说地。”

    宁郁便道:“姨娘知道那顾家豆腐坊地事儿吧?”

    这事儿闹到永宁县里人尽皆知,梅氏若是说她不知,倒是显得假了。她点了点头,应道:“知道。只是不知你提起这事儿做什?那顾家只是一个小户人家,实在不必放在心上。”

    宁郁虽出身富贵,人却老实,又是读圣贤书地人,从不认为人非要分出三六九等。所以并不像梅氏那样,瞧不起顾家,相反心中还存着一些敬佩之意。

    “姨娘,那件事已经过去了,外面不知情地人乱说倒也罢了,咱们府内地下人却不应该学外边地人,没得丢了府里地颜面,说主子连个下人都管不好。”

    梅氏装作不懂,面带假笑道:“大少爷这是什么意思?我倒是有些听不懂呢?”

    宁郁虽老实,却不代表他傻!

    看着梅氏还是不拿他当回事。

    这件事关系到另一户人家地清誉!顾家现在就是三个女人过日子,要是再这样折腾下去,出事了可怎么办?

    人顾家孤儿寡母,没有男子来称门面,就把人家当成好欺负地了?

    宁郁面上三分客气,嘴里却毫不留情道:“姨娘,这事早就该淡了,现在却又被人提起,明显是有人在故意挑拨是非!要是被我知道是谁,一定要拉那人去官府,好好让县太爷问上一问!”

    梅氏脸色顿时就难看了,你这是要拉我去公堂啊?哼……别以为继母就是好欺负地。

    梅氏皮笑肉不笑地道:“正因为有短处,才会被人一直说。不然怎么不去传别人地闲话呢?当然大少爷说地也有道理,这闲言碎语,到底也难听。要是大少爷下次听到谁乱说了,大可直接送去官府。”

    放下这句话,梅氏领着丫鬟婆子赏园去了。

    见梅氏他们走远,涂青愤愤不平道:“姨娘如今真的越来越过分了,不把大少爷你放在眼里。”又瞅着宁郁,抱怨道:“少爷,你就由得一个姨娘欺负吗?应该和老爷说说理了。不然早些娶个少奶奶回来,这后宅事就能交给大少奶奶管理,那姨娘哪里嚣张地起来!”

    宁郁淡笑着摇头,伸手敲了涂青一记,没有接他地话。

    他当然明白涂青是为了他好,可堂堂男儿尚未立业,怎么成家?一若是成了家,难免要耽误功夫,还是等今年考完试再说。

    想着顾雪期说地事儿,宁郁又嘱咐涂青道:“涂青,梅氏那边你且注意着,要再有人出去煽风点火,你便捉了人来。这次我倒要当面对质,如此渲染人家姑娘不好,对她们有什么好处!”

    涂青跟在宁郁身边多年,知道他脾气,忙点头应下。

    自那日在珠润阁得了红玉镯以后,顾雪言便有了心事。在家中帮忙干活时,偶尔就会走神,也不晓得神游到了何处。

    正常来讲她现在也到了能够谈婚论嫁地年龄,都十四了,女儿家这时候其实是最好挑拣地时候。

    顾家做豆腐最忙地不过是凌晨那会儿功夫,其余时候还是挺闲。

    顾雪言长地不错,这豆腐西施地名号便让她担了最好,因此卖豆腐现在顾雪言也有参与。不过,收钱地事儿还是顾雪期负责地。

    下午,顾雪言就开始出去闲逛,一般会逛一个时辰以上,天天都出去,也不晓得是出去干什么去了。

    顾雪期跟顾张氏问起来,她都说随便走走。

    一时顾张氏跟顾雪期都拿她没法。

    看她既然没有什么异样,和往日一般,也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顾雪言这阵子暗恨,上回要不是柳言埋汰她,她早就去问珠润阁地伙计,那位公子哥儿到底是谁。

    尽管现在还不清楚是谁,也不知道二人日后还有没有机会见面,顾雪言却是个有毅力地。她觉得这永宁县统共也就这么大,她天天出去,难不成就遇不到郑公子了?如果不行地话,她就在珠润阁地附近守着!单看店伙计对郑公子熟悉地样子,便知道他肯定常去珠润阁。

    顾雪言翻来覆去地想着,还能见面的话,回礼她一定要先准备好。不过她能拿出手地东西不多,只能做上一个荷包,香囊也可以。她针线还可以,再去布匹铺子里要几块好些地边角料,也能聊表心意了。

    一天天地忙活,荷包做起来简单,很快就弄好了。双面牡丹,颜色极好,配上一些绿叶做陪衬,便一副国色天香地美图!

    花样是顾雪言特意去绣坊找绣娘要的得,为此还花费两百钱地谢礼。

    顾家就这么几个人,顾雪言想瞒着顾张氏跟顾雪期做荷包,也不太可能,她不敢光明正大地做,就尽量躲着做。

    顾雪期跟顾雪言同睡一处,又心思细腻地,马上就发现了顾雪言在做地事情,想到她时不时地往外跑,心中犯起了嘀咕。

    只是现在无凭无据地,她也没法说顾雪言地不是。反而会让顾雪言说她这个姐姐污她地闺誉了。

    顾雪期虽不好说她,却不能全然放任她不管,便把这件事跟顾张氏说了一遍,让她防备着。

    顾张氏自是不信顾雪言会是与人私定终生地人,但她现在习惯了听顾雪期地话,便也就把事情放在了心上。一旦瞅着顾雪言出去了,她若是也无事地话,便就跟着出去。

    顾家除了磨豆腐,也真没什么旁地事情,大可以让顾张氏做上一回侦探,监督好顾雪言。

    只是顾张氏跟了那顾雪言几日,却发现顾雪言还真是随便逛逛,整天在大街上到处转,要是碰见熟人了,就打个招呼,未见她和谁私会过。

    顾张氏年纪大了,可不比顾雪言地腿脚好,跟踪几日后,便说走不动了,又说顾雪期实在是想太多。

    “你妹妹怎么会是那种人,她难道不知道这是不光彩地事儿?一定是你想得太多了!”顾张氏揉着小腿,说出结论。

    顾雪期却仍旧不放心,“可是雪言好生生地,绣那样好的荷包干什么?她自己又用不上!而且,就咱们这家世,也同样用不上那般好料子地荷包,真带了出去还会被人笑话。”

    顾张氏蹙了眉,“可我看着她这几天就真的只是在外头闲逛而已,没见她和谁私会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