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仙不成只好练武 » 第二十章 下山

第二十章 下山

    三人往回走。

    李青云亦步亦趋跟在最后,正盘算着接下来做些什么。

    便听到真道人开口:“过些天,你与轩云下山去吧。

    算是一次历练,顺带着也将为师的徒弟接回来。”

    大限将至,真道人对培养继承人愈发上心,为此不惜损耗修为借祖师的神通,来一窥缘法。

    一番忙活,终于,被他寻到了两个适合的孩子。

    “师父,师兄或是师姐是在何处,弟子又该如何确定身份?”青云问道。

    “为师只知道一在东、一在南,多的不知。你们下山后主要是降妖除魔,尽到我们栖霞观的责任。

    至于代为师收徒这件事,要看缘法,万不得强求。”

    缘之一字,强求不得,这是栖霞观一脉秉持的原则。便是当初遇到李青云,真道人也是给了他选择的。

    “谨遵师命!”×2

    李青云已然打定主意,收什么徒?观内大师兄心思阴沉、后山妖邪凶悍,为什么要拉新人入坑呢?

    倒是下山降妖除魔,他很感兴趣,也想见识见识这个世界的妖魔鬼怪。

    ……

    三日后。

    李青云背着行囊,来到道观门口。

    真道人换了身崭新的道袍,已然在等着他。

    “师父亲自相送,弟子惶恐。”

    “唉,你修为平平,仅凭武艺傍身,为师担心你在外面吃亏啊。”

    说着,真道人从身后取出一柄红色油纸伞来,正是两人初见时的那柄。

    “此物你用来防身。它虽无名号,也无灵性,但是你泰元太师祖所持之物,经由我的师父传于我,现在便交予你手。

    除了遮风挡雨外,此物有两种神通:一是驱邪,周身三尺,邪气不侵;二是坚韧,刀劈斧砍不坏、火烧水浸不损,便是天雷轰顶,也能抗上一抗。”

    李青云接过红伞,将其束在身后,情真意切道:“谢师父赠宝!”

    真道人只是长叹了一口气,面上担忧之色不曾削减。

    “师父,轩云师兄呢?”

    自从李青云改修《万诀总纲》后,轩云便很少主动与他搭话,似乎是放弃了。

    “他去东面,那里要远些,所以就先出发了。”

    “原来如此,师父,那我也要走了,您多保重。”

    “我有啥可保重的,倒是你,万事保命要紧。为师知晓你心怀善念,但也好活着才能践行,不要逞能,被欺负了就回来跟我说,师父我找机会帮你出气。

    去吧。”

    施礼后,李青云便踏步离去。

    真道人站在台阶上,直到树林遮住李青云的身影后,才叹息一声,转身返回观中,捎带着将门关上。

    ……

    林中,李青云步伐匆匆。

    其心中情绪激荡不已,内息愈发活跃,脚步愈发轻快起来。

    终于能下山,看看这个世界什么样子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解决。

    李青云运起长生气,手中掐诀,口中轻吐咒语,接着深吸一口气。

    此乃追踪咒,施展后便能嗅出妖魔的气味,但不能相隔太长时间,是种基础的道术。

    此外,在这三天里,李青云还学会一种道术,名唤“开目”,功效类似于阴阳眼,是李青云为寻鬼类妖物特意学的。

    为了学会这两种道术,并不擅长此道的李青云,着实废了一番工夫。

    敛息寻了有半个时辰后,还以为自己道术失灵的李青云,终于在一处浅滩处,嗅到了山鬼的气息。

    山鬼,身上散发着淡淡腐草的味道,再加上其喜食血肉所带来的血腥气,两者混在一起,便会生成一股异样的气味。

    循着这股气味,李青云很快便在一棵镂空的巨树下,寻到了山鬼。

    与当初自己见到的那只,无论是体态,还是气势,都是一模一样。

    “许久不见,还认得我吗?”

    李青云停下道术,主动发出声音来,同时朝对方拱了拱手。

    察觉到有敌人出现,山鬼爬起身来,面对来者。

    其上半身低伏,浑身黑刺根根炸起,口中发出威胁的低吼声。

    “我知你已开启灵智,所以才现身与你交谈。我来并不是要报仇的,本来是有这个心思,但随着我愈发修炼,报仇的心思也就淡了。

    毕竟说起来,若不是你追我逃,我也不会拜入师父门下。

    虽说我不觉得你对我有恩,但也是一种缘法,若你以后遇到麻烦,可去栖霞观寻我,我可以帮你一次。”

    说完,李青云运起内息,几步跨出,便消失在山林之中。

    又警惕了一会儿,确认李青云确实离去,山鬼才心有余悸地喘了口气。

    担心李青云再找来,山鬼什么都没收拾,一路疾驰离开自己的老窝。

    ……

    李青云脚程不慢,运起内息后,山间猛兽也追不上他,可即便如此,翻山越岭跑了一个时辰多些,才来到最外围山脚下。

    临近山脚时,李青云终于是见到生人。

    越往山外走,人便越多,在距离山脚约十里地处,竟然有一处小村落。

    沿途的人对一副道士打扮的李青云很是好奇,却也没有主动攀谈,眼神中充满敬畏。

    充满生气的氛围让李青云很是怀念,打听过后,他沿着土路向南走,终于来到此行的第一站——柴村。

    柴村不大,仅有百来户居民,因村内大多是砍柴人和猎户,因此得名柴村。

    此地离景旺镇不远,柴村祖上就是从景旺镇迁来的,如今也是与景旺镇互通往来。

    村头有一间茶馆,李青云信步进入其中。

    “店家,麻烦上壶最好的茶。”

    在角落处做好,对其他人好奇的目光,李青云笑着点头回应。

    不过片刻,店家提着瓷壶过来,殷切地为李青云沏茶。

    “道爷您请用,有什么需要您就直说,我随时候着。”

    “店家你太客气了,我可当不起道爷的称呼,贫道道号青云,喊我青云便可。”

    李青云抿了一口茶,茶叶一般,但沏茶的手艺比他强太多了。

    “店家,你这手艺可真不错。”

    “青云道……道长您喜欢就好。”

    没有纠正店家的称呼,李青云继续道:“店家,实不相瞒,我这次是来下山历练的,最近可有什么怪事发生?”

    说着,李青云排了十个小钱,当做茶钱和问话的费用。

    小钱其实就是实心铜板,比拇指指节大些,是这个国家最常用的货币,上面还有实心银板,被称作大钱,富裕些的地方常用。

    下山时,李青云从仓库里拿了不少钱,就是为了下山行走方便些。

    “可使不得,道长你快收起来,这壶茶就当小店的一份心意。”

    “店家快快收下,喝茶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莫非你要为难贫道?”李青云语气轻快,却又显坚持。

    “不敢不敢。”见李青云如此坚决,店家只好收下。

    随后,店家便开始讲起来:“我们柴村虽离云澈山近,但有山神庇佑,倒也少有发生奇闻异事。”

    云澈山,便是栖霞观所属群山的名讳,李青云未曾主动了解过,倒也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距离此地十多里远的景旺镇,这些天倒是传出了一件怪事。”

    李青云耳朵一竖,专心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