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基因怎么会变异 » 第三章 实验

第三章 实验

    第三章实验

    徐龙本打算躺在床上继续琢磨奇怪的梦境,但是“咕咕”叫得越来越响的肚子,还是催促着他赶紧站了起来。

    这没头没脑没来由的梦,思来想去也找不出任何头绪。虽然徐龙很是怀疑这奇怪的梦境和身体出现的异变以及自己“重生者”之间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但就目前来看,徐龙只能将它当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半完没完的断片梦境,至于它与重生者身份以及自愈的联系,只能通过今后的摸索来寻找答案了。

    所以在将梦境定性之后,徐龙就将之前的担忧抛到脑后,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肚子的抗议才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

    徐龙换了身衣服,出门觅食。

    因为打定主意要花点时间研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明确自愈和饥饿之间的联系,以及可能的自愈的极限,所以这一趟出门,除了吃饭填饱肚子外,徐龙还买了一大堆的东西回来。除了最容易填饱肚子的食物,比如一大袋的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几包大包装的麦丽素,实惠的大包饼干,当然,也有既能解馋又可以填饱肚子的一桶KFC的全家桶等外,还有一些止血的药剂和几捆绷带。

    回家的时候,徐龙在楼梯上遇见了自己的胖房东杨敏之。他并没有注意到杨敏之脸上的欲言又止,只是机械性地打了一个不冷不热的招呼,便回到房间,准备开始自己的探索计划。

    按照法务的职业习惯,徐龙先为自己的探索计划明确了现状、过程和目标。

    现状:

    1、在毫无预兆的时候,身体出现了自愈的能力,并经过多次试验,确定自愈能力真实存在,并且效率极高。

    2、强烈的饥饿感。出现在身体经过多次自愈之后,但是这种饥饿感的出现与自愈能力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联系尚未可知。

    3、尝试了指甲、头发以及小范围的损伤,身体很快恢复原状,但对于更大的伤口,以及究竟达到多严重的伤害才会影响到自愈能力,也未可知。

    过程设计主要是两步:

    第一步,持续制造损伤,并将损伤的程度慢慢增加,用以观察自愈的效果以及是否会出现饥饿感。

    第二步,假如在身体自愈之后,果然会产生剧烈的饥饿感,那么就在饥饿的状态下继续试验饥饿感是否会影响自愈能力的发挥,以及影响有多大。

    有了现状的分析和过程的设计,目标也就很明确了:

    第一,明确自愈能力和饥饿感之间的关系。

    第二,确定自愈能力所能愈合损伤的极限。

    徐龙看了看自己列明的步骤,犹豫了一会儿,又在最后加了一句:从中找出与重生相关的蛛丝马迹。

    徐龙将这些内容全部记录在电脑的文档里,并在每一个问题或者步骤之间留出了足够的间距进行数据的记录。然后拿出一只笔和尺子,在自己的左手臂上画出一道长长的直线记号,并按照一厘米的间隔标注出长度数据。

    接下来便是正题部分。

    徐龙拿出一把水果刀,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感染,这把水果刀已经用打火机进行了反复灼烧。

    徐龙咬着牙,从一厘米的长度开始,在手臂上划出了一道深深的血痕。

    “嘶~”徐龙倒吸一口冷气,他有自愈能力,但并不代表就对痛觉等感官变得迟钝,疼痛还是那么剧烈,但好在恢复的速度继承了昨夜的效率,坚持了几息时间,伤口已经没有血液流出,疼痛感也化作了丝丝的酸麻。

    擦干净血液之后,原来的伤口处是一条比周围更显白嫩的痕迹。

    几秒钟之后,就连这白嫩的痕迹也消失不见,已经完全看不出曾经受伤的痕迹。

    “长度1厘米,深度不详。大概十秒左右开始自愈,耗费五秒左右完全愈合,又三秒后,痕迹完全消失。”

    徐龙在过程设计的第一步后面的空白处记下第一次尝试的数据,之后重新握起水果刀,这一回要尝试两厘米的长度。

    还是同样的紧咬牙关,还是同样的紧皱眉头,以及还是同样的钻心的疼痛。几乎就在相同的时间,两厘米长度的伤口开始自愈,自愈所花费的时间也是五秒左右,然后再过三秒,痕迹完全消失不见。

    虽然只是进行了两次测试,而且肉眼的误差难以避免,但徐龙在这两次的对比中还是发现了细微的变化,也即虽然两次花费的时间几乎相等,但其实在肉眼的感觉上,第二次虽然伤痕更长,可自愈的速度,反而有了些许缩短。只是缩短的程度有限,徐龙还不能确切肯定。

    喝了口水,将手臂上的血液擦拭干净,徐龙继续实验,制造的伤口长度也按照一厘米的相同长度进行增加。直到最后尝试完从手腕处直达肩膀长度的伤口,徐龙这才暂时停了下来。

    不过接下来的这几次尝试,除了固定的记录之外,徐龙也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首先是自愈的速度。

    正常来说,当伤口越大时,自愈的时间也会随之增加,但从数十次尝试下来的数据对比来看,越到后面,虽然伤口越长,但开始自愈的时间反而朝着短的趋势变化,等到最后一次实验的时候,记录的数据显示,自愈已经从第六秒左右就开始,只是自愈所花费的时间还是稳定在五秒左右,痕迹消失也仍在三秒的时间。

    第二个发现是自愈的方式。

    当伤口足够大之后,徐龙已经可以用肉眼观察到自愈的进程。首先会在受伤的肌肉两侧出现状若晨露一般的液体,它们覆盖两侧伤口,阻止血液流出,然后伤口才会像受到刺激的含羞草一般,从底部开始向中心闭合,直到两侧完全合并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越到最后,虽然伤口越大,但血液流出的反而越来越少的原因。

    不过这些新发现也引出了新问题:

    1、自愈开始的时间是因为自愈能力多次发挥之后变短还是因为伤口变得严重才变短?

    2、这种时间的变化,是临时性的还是永久的?

    3、自愈花费的时间是否固定在五秒钟?

    不过这些问题的答案较为容易寻找,只需要继续多次尝试,并利用数据对比便能得出。但是这时候,徐龙的身体告诉他,他应该停止这种自我摧残似的实验了。

    因为,肚子果然开始饥饿,只不过程度尚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

    这说明第一个答案已经出现:饥饿感确实是自愈发生之后的副作用。

    但这一次,徐龙并没有马上吃东西。而是利用已经出现的饥饿感,继续设计好的第二步实验,观察在饥饿出现之后会否影响自愈的速度和进程。

    这一次的实验也很快得到答案。饥饿确实会影响自愈的效率。而且随着饥饿感的加重,自愈的效率也会持续降低。

    只是这一步的实验徐龙进行的次数不多。他不敢尝试这种极限,以防万一饥饿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自愈的能力便停止出现,到时候就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意外。

    不过实验进行到这一步,徐龙也算收获颇丰。

    看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一连串数据,徐龙啃着依然有些温热的全家桶,脑子飞快地转动着。

    依据现有的答案以及自愈和饥饿之间的关系,徐龙猜测,这所谓的自愈其实可能只是身上变化的表面现象,真正的内在根本,很有可能是变得异常活跃的新陈代谢的能力。而且这种新陈代谢的能力不是持续运转,而是当身体出现损伤之后,它才会开始启动。

    如果这一猜测没错的话,那么有了高效的新陈代谢的能力之后,他的身体极有可能还存在着尚未被他发现的其他能力。

    只不过徐龙还未摸到发现新能力的窍门,所以这个问题也不用急于一时。

    至于计划中属于第二个要找出的答案“确定自愈能力所能愈合损伤的极限”,徐龙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今天的疼痛已经让他产生了抵触,他受够了。

    另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若是稍有不慎实验超过了自愈能力的极限,那可就得面对生命的危险了。

    虽然徐龙很想知道这个答案,但他可没有做好为了“科学”探索而悍不畏死的心理准备。

    当然,最后想要从这次实验中摸索自己重生的蛛丝马迹,自然也是徒劳无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