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补天倾 » 第三章 平静的生活

第三章 平静的生活

    转眼间,余小洋也已经在这个小山村生活了有大半年时间了。

    刚到的时候还是夏季,他还清楚地记着,微风吹过,鸟儿舒畅的感觉。

    现在就已经到冬季了,大雪封山,村户们也出不去,只能靠着提前存好的粮食过冬。

    只是,令余小洋疑惑的是,这里竟然也有春夏秋冬,有昼夜交替,有太阳和月亮。

    所以一开始,他还是有点摸不到头脑?

    是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还是地球的古代?

    抑或就是换了个地方,只是他变小了?

    问题是,他手机浏览记录走得太着急,没来得及删!

    没准,等他找到路出去,就能看到新闻里报的,月阳小区一男子失踪,警察在其手机搜索记录里发现......

    别了,想到这,余小洋发现他其实也不太想家。

    这大半年里,五色石没有一点反应,余小洋试了各种办法,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只能先放一放了。

    当然了,他也没闲着。

    在最开始,由于语言不通,所以余小洋只好伪装成一个还不是太会说话的小孩子。

    这又不需要什么演技,装傻就行,余小洋最在行了,他还因此在初中表演节目时获了奖。

    只不过他作为观众的老父亲有点脸臭而已。

    小问题!

    所幸,少年和老者都没有怀疑什么。

    本来就是山里捡到的,又没家长过来找,他们就算是收养了余小洋。

    这里的村民更是淳朴善良,可以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毕竟就这么些人,相互还都认识,东家长,李家短,王家媳妇不要脸的,谁不知道谁啊。

    村里多了个虎头虎脑的萌娃,全都好奇、稀罕。

    尤其是一帮闲着的大妈,没事就爱来对着余小洋摸搜摸搜的,毕竟现在的他,过于可爱,杀伤力太强!

    余小洋好歹也是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又三年高中监狱教育,加上四年大学散养教育的流水线型人才!

    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也算是基本掌握了这里的语言。

    掌握语言之后,余小洋马上就开始了旁敲侧击的询问,也稍微了解了一些这里的情况。

    捡到余小洋的那个威风凛凛的老人,其实就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头。

    平常,他除了下地干活,就是去山里打点猎物。

    离小山村不远,是一处田地,这是山里人自己开垦出来的。

    山里通向外界的道路崎岖艰险,生活物资的取得非常困难。

    为了尽量减少负担,山里的村民都会开垦些荒地种些粮食和蔬菜。

    老头种地的技术不咋地,和陶渊明似的,草盛豆苗稀...

    但他却是个打猎的好手,是村子里公认的第一猎人!

    老头姓张,叫张大壮,从小在山里长大。

    根据村里大妈的情报,张老头小时候是个开朗健谈的人,打小就跟着父辈去打猎,锻炼了一身好本领。

    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老头越长越壮,啧!那腰!那臀!还有那啥,衣服都挡不住!

    等会儿,别误会,最后这几个感叹词是那几个大妈的原话,尤其那声,“啧!”太精髓了!

    余小洋也想略过这段低俗的描述,但村里大妈聚在一起,主要就说这个,直接略过了,余小洋怕信息不完整。

    也不得不说,女人,尤其是结了婚的女人,那聊天!

    啧!男人比不上!

    渐渐的,张老头各方面能力拉开村里同龄人的一大截。

    他不甘心就这样在山里过一辈子,在他20岁的时候,就跟其他人辞别,自己下山闯荡去了。

    他在外闯荡了能有三十来年,等到再回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须发斑白、沉默寡言,但依然很帅的老头。

    身边还跟着一个7,8岁的小娃娃。

    他和这个娃娃在村里一待就又是五年,这个小娃娃就是少年。

    余小洋当时也好奇,想问这个张老头,当年是发生了什么事。

    但张老头对这忌讳莫深,每次都要么沉默,要么起身走开。

    没办法,余小洋也只能把这件事放在心底。

    再说回少年,少年叫张远,是个哑巴,从未说过话,但他性格很好,每天都笑眯眯的。

    少年长相清秀,对任何事也都很细心,做事井井有条。

    平时家里的所有家务和张老头带回来的猎物都是他处理的。

    做任何事都不紧不慢的,永远都是一副平静祥和的样子。

    哪儿哪儿都好,就一点,可能是好奇,总喜欢偶尔弹一下。

    余小洋快烦死了!自己没有嘛?天天弹我的!

    余小洋虽然身体是个小孩,但灵魂却是个21世纪大龄未婚青年。

    女人碰,余小洋还能忍,男人?对不起!他受不了这个委屈!

    他对少年多次提出了严正的抗议,但没办法,余小洋这小胳膊小腿是无法反抗少年的。

    所以他只能既委屈又悲愤的默默承受着,然后在心里将这一笔笔帐记下来。

    发誓将来一定会还回来的!

    说回正题...

    余小洋之后又通过与村民的交流了解到,这个小山村位于一个叫灵鹤国的东北部。

    这个灵鹤国是个中小型国家,在灵鹤国附近还有两个规模差不多的国家,一个叫魔狮国,一个叫宝石国。

    三个国家互有摩擦,但也一直没有大的战争。

    这三个国家各有千秋,魔狮国的武力是最强的,而宝石国是最富有的,至于灵鹤国则是武力也一般,财富也一般。

    但正因为如此,灵鹤国反而奇奇怪怪的,综合实力变成了最强。

    当然这都是村里人说的,具体怎样余小洋并不清楚。

    但这也让他确定了自己穿越的事实。

    当然,这些都是小发现,真正令余小洋兴奋的是。

    这里有仙人!

    几年前,还有仙人来这里收徒,只是遗憾的是村里的小孩没被看上。

    失望的仙人们乘坐着一艘会飞的船就走了。

    余小洋听了这个,自然是大喜过望。

    超自然的力量,谁不向往?

    余小洋现在最期望的就是,仙人能再来收次徒。

    不只期望自己能有资格被村民口中的仙人收走,更是想能亲眼见一见那些仙人。

    毕竟作为一个唯物主义的接班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你不让余小洋真正的看一眼,他还是不能彻底相信的。

    。。。。。。

    “老师,这个字怎么念?”

    此时的余小洋正在村子尾部的一个破旧的小屋子里,指着一个复杂的字,向一个穿着灰白色长衫,中等身材,长相有点猥琐,并留着一绺山羊胡的中年人询问。

    这个中年人叫赵有才,是个读过几年书的人,之前做过山下一个县城的师爷,也算是个见过世面的。

    但是在做师爷的时候,他犯了个大错。

    余小洋也问过,人家不说。

    只知道赵有才被发现的时候都快饿死了。

    山里的人淳朴,看他实在可怜,就把村子里一处已经无人住的房子,收拾收拾让他住下了。

    又因为赵有才懂得读书写字,就让他把村里的小孩子一起教一下。

    村里人平时打猎、种田得到的食物,都会过来送给赵有才一份。

    就这样,他在村民的帮衬下,在这个村子里定了居。

    张老头在捡回来余小洋不久,就也把他送到了这里,让余小洋跟着他读书写字。

    而余小洋大多数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都是从这位赵老师口中得知的。

    毕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赵有才的见识和对这里的了解要比村民知道的多得多。

    余小洋也曾经问过他仙人的事,他回忆了一下,告诉余小洋。

    以前的确是有过有神通的仙人来找过县令,让县令召集县里各家适龄的儿童,仙人要从中挑选弟子。

    并且当时国都还发了公文,公文上的大意就是全力配合仙人。

    县令当然是听令,召集了全县年龄合适的孩童,仙人最后带走了几个小孩,而带走的这几个小孩,赵有才就再也没见过了。

    他探过头,看向余小洋指着的字,捏了捏他下巴上的山羊胡说:“这个字念“诸”是指大家、各位的意思。”

    余小洋点了点头,将这个字记住。

    这个世界的文字,如华夏的文字一样,也是方块字,而且给了余小洋极大的熟悉感。

    因为之前做游戏策划工作,很多游戏为了赶时髦,都不管不顾向里面胡乱地添加古代元素,也算耳濡目染。

    这些文字在余小洋看来极其像华夏秦朝时的小篆,虽有些差别,但这种熟悉感却好似在告诉余小洋,他所想的是正确的。

    赵有才捋着他的山羊胡,笑呵呵地看着余小洋,这个学生是令他最满意的。

    其他山里的孩子要不非常贪玩厌学,要不就是愚笨木讷。

    而余小洋不只好学,还非常聪明,更常常能举一反三。

    凡事都怕对比,余小洋在其他孩子的衬托下,闪闪发光!

    因为特别喜欢余小洋,所以赵有才经常给余小洋开小灶。

    就像现在这样,已经是休息时间了,他还是愿意多教一下余小洋。

    余小洋正在迅速地补充这个世界的知识,以期能够更加了解这个世界。

    他已经跟着赵有才学习了这个世界的文字,以及稍许的社会背景。

    至于这个世界的历史,除了灵鹤国之外,其他地方的,赵有才也不是太清楚。

    余小洋觉得如果想要更好了解这里的历史,只能以后去更大的地方才行。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他还从赵有才那里听了许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神话故事。

    这里关于人类起源,就有一个流传最广的故事。

    传说:一开始这里荒无人烟,大地上只有茫茫的丛林和无穷的凶兽,有限的人类在夹缝中生存。

    有一天,整个世界的天突然之间破开了。

    接着从破洞中走出了一位位仙人,这些仙人在这里教授人们各种生活技巧,传播修真知识,这些被教授的先民,一代代繁衍壮大,最终占据了世界的主流。

    这就是这个世界关于人类起源流传最广的传说。

    说实话这个传说让余小洋很是奇怪,除了有很多矛盾之处,有些地方又简单的不可思议。

    但现在想这些只能是徒增烦恼,他目前的第一要务就是先好好活下去。

    在赵有才那儿上完课,余小洋就收拾东西往住处走去。

    可是在回去的路上,他却发现了一丝不对劲。

    正常来说,少年此时应该已经起火做饭了。

    因为是村子,所以每家每户房子都会有烟囱。

    往常这个时候,张老头家的烟囱也应该冒起烟了。

    而今天余小洋离远瞧,却看不到炊烟。

    他感到有点不好,加快了步伐。

    “难道说,和我想的一样!”

    “就在今天!!!”

    余小洋微微喘着气,焦急地跑了回来。

    发现,

    院子的大门,是大开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