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捕侠传奇 » 二十一、出塞

二十一、出塞

    苏梦醒凌云峰领着两个捕快四个杂役,一行人用囚车装着牛二出了城,过五里坡继续往北一时辰,直到靠近边境。到此风光已如关外,草木稀疏,高处有明军的哨塔,白日一眼便能看清山下动静,明军斥候快马前来盘问:“你们是哪个衙门的捕快?来边境何事。”

    苏梦醒说:“我等是华阴捕快,缉拿江洋大盗牛二追至边境方擒拿。”

    “华阴在南边,你们走错了,别再往北走。再往北便是长城。”

    “晓得了。”

    牛二说:“两位大人,这条路沿途哨卡多只有夜间能过。”

    苏梦醒挥挥手,对大伙说:“后退两里,安营休息等待天黑。”

    天黑后,在牛二领路下,他们在山谷里一条狭窄的仅能过一辆马车的山谷小道混过了明军哨塔,到了一个天然山洞,牛二说:“大人,这个就是密道。往来商人皆是从这里出入关。”

    凌云峰看地下密密麻麻车辙,知道他所言不虚,向苏梦醒点点头。

    苏梦醒对其他衙役一拱手,说:“辛苦诸位弟兄将牛二连夜解回县城监狱好生看管。我与凌大哥有重要公干。请大家务必守口如瓶。”

    “得令。苏捕头请放心。”

    “路上小心!”

    苏梦醒与凌云峰脱去捕快服,换了蒙古牧民装扮,各骑一马,打起火把走进密道。密道为天然生成岩洞,入口甚窄只能过一辆车,进入后甚是曲折,沿途有宽有窄,宽处可容百人,狭窄处有人工开凿痕迹,走私者们通过刀砍斧凿硬是把这个山洞扩得能通马车。

    密道中多有分叉小洞,沿途人马粪便臭气已为他们指明了那条是正路。往前走足足一个时辰苏梦醒与凌云峰才走出密道,回头看去,长城已在身后,果真已经到了关外。

    凌云峰问:“茫茫大漠,兄弟你可知如何找乌山围场?”

    苏梦醒扔给凌云峰一个毛毯,说:“不急。先睡三时辰,会有人带路的。”

    凌云峰问:“你在这有熟人接应?”

    苏梦醒说:“无熟人。到时你便知。”

    塞外十月已是寒冬,两人年轻,身负好武功,比常人耐寒,找得个避风处裹着毯子也能睡得安稳。

    夜里,苏梦醒做的一梦,梦到自己又上了华莲镇万春楼,这次站在老刀把子身后的有两个女子,正是谢家小姐谢小玉与她丫鬟。自己就和谢小姐有了鱼水之欢,给老刀把子拿到了把柄。梦到了自己在五里坡在密道在大漠走私。转眼又在华阴城下凌云峰一剑击败,在监狱里被狱卒拷打,又被压到了公堂,谢县令扔下令牌要用刑。

    猛的惊醒,凌云峰问他:“你一直喊叫,是不是做噩梦了。”

    苏梦醒惊魂未定,说:“没事,没事。。。”这南柯一梦竟如此真切,仿佛过了一生一世一般。苏梦醒知自己非圣人,也贪恋美色,自打见了谢小玉后,便再也没法忘记她的音容笑貌。万春楼上,四个番邦女子皆是绝色可也只是花漾皮囊,谢小玉由内而外的那种内在美,才让他当时看四美女如见红粉骷髅。若不是见谢小玉美玉在前,那夜恐怕是决计把持不住。

    天欲明时,陆陆续续几个车队从密道中出来,苏梦醒与凌云峰骑马跟着这些车队后。

    凌云峰笑说:“我才知道兄弟你为什么说会有人带路。”

    苏梦醒说:“走私者夜自华莲镇启程,该晚我们三时辰过密道,我们不认得路,走私者路熟。跟着他们便能到。”

    草原一望无际,无处藏身,走势者皆警惕,内有行家押运,苏梦醒凌云峰纵使跟的远,也被人人发现。

    五个身带兵刃的骑士便围了过来,问:“后面的两位朋友。你们已跟我们两里。有何见教。”

    苏梦醒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有人问:“万水千山那条路,东南西北何处家。”

    苏梦醒对说:“天王老子下凡地。华山深处有方家。”

    那五人大惊失色,说:“你们是老刀把子的人,失敬失敬。”

    “在下茶帮终南五虎,二位英雄出关所为何事?”

    苏梦醒说:“不可说!”

    “去往何方?”

    “聚宝山。”

    有人抬手作揖说:“我们同路,此路凶险,不如结伴而行,一路也有个照应。”

    苏梦醒回礼说:“甚好,兄弟我是第一次出关,路途不熟,承蒙朋友照应。”

    凌云峰问:“你刚才几句黑话何意。”

    苏梦醒说:“天王老子下凡地是华莲镇,华山方家是老刀把子,聚宝山指的是乌山围场黑市。皆是西北走私同道的切口,需得这条道上的人方知晓。临行前父亲母亲让我背熟些江湖黑话,果大有用处。”

    茶帮人已走了一夜人困马乏,便扎起帐篷安营休息,苏梦醒与凌云峰便也休息。

    一个刀客见苏梦醒他们只吃干粮喝冷水,便拿肉干与温过的美酒赠与他们。说:“两位兄弟。吃点酒肉,塞外寒冷,只吃干粮喝冷水人吃不消的。”

    “请问这位兄弟如何称呼。”

    “陈东。”

    “这离聚宝山还有多远。”

    “不远了,我们已出关往北十里,在此休息两时辰,中午出发,往西五十里,下午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