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传说 » 第三百四十六章 西来的胡女

第三百四十六章 西来的胡女

    “玉门军走了……”

    “突厥人就来了!”

    “他们冲过了前面戍堡的防线,屠戮了村子……”

    “老汉当时在后山……躲过了……”

    “村子却没了……”

    老人断断续续的说着,却也让众人,知道了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玉门军调走的消息,传到了在草原边缘,窥视河西的突厥人耳中。于是,那些突厥人在骊山军还没有来到的时候,便凭借着自身的速度,跨过大唐的边军防线,掠夺着本就不太富足的大唐百姓村庄。

    而这个老人,大概也是在惊恐之下,逃到了此处,被刚刚来到这里的人,给当成了突厥探子。

    大唐的人民是富有同情心的,也是这个世界上最为仁慈善良的一个种族。

    当知道老人的身份和经历之后,先前因为害怕,孩子啊大喊大叫要打杀了老人的人们,开始主动上前,将老人搀扶起来。

    有人拿过来湿润的毛巾,为老人擦拭满是污渍的脸颊。有人端来烧开的水,更有人信誓旦旦的说着,那些突厥人必然会遭受大唐的报复。

    只不过,唯有袁淼与孙玉则两人,却是从老人的话中,听出了一些不同的讯息来。

    将现场丢给赶过来的学生处理,两人开始转身返回军营。

    路上,在孙玉则正准备开口的时候,袁淼先行开口。

    “突厥人不安分了!河西要出问题了!”

    孙玉则肯定的点点头:“按理说,北边还有威远守捉在,西北瓜州也有豹文山守捉在,突厥不该这样轻松就闯进来的。一旦被发现,只要烽火起来了,各地的守军必然会行动起来,将小股进入的敌军包围住……”孙玉则面带忧虑,继续分析着:“但要是大股突厥人的话,只要已出现在边军防线前,立马就会被发现。此事……有刚巧出现在玉门军和我们交换的时候……会不会是……”

    孙先生正在分析着,忽然袁淼沉声开口,打断了对方的话:“此事断然不可能!”

    孙玉则欲言又止,最后也只能是点点头,然后说:“那我这就去信肃州刺史及凉州都督府,将此地事情发给他们!”

    边地无小事,袁淼点头同意。

    随着骊山军的到来,以及通行的数万百姓,整个独登山开始发生着变化。

    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变化是缓慢的。

    当那条无名河流上,多出一条水坝之后,每一天的变化都是翻天覆地的。

    树林和河流之间的空地上,无数的房屋正在被搭建着。一颗树被砍倒,变成建筑材料,更多的树种子就会被种在远处的空地上。

    河对岸,在骊山军出台的政策下,所有人打破了一户一户的限制。所有人都在一起,共同进行着每日的劳作。

    这样做的效率出奇的高,这个时候的人们也很少会有偷奸耍滑的行为出现。

    当前面一块地被开垦出来,树林中的落叶燃烧后的灰烬就会被撒上,浇过一遍水之后,便会被种上各种各样的庄稼种子。而一直被河水浸泡着的水田,则会等秧苗长出之后,被人们种上整齐的秧苗。

    在补给缺乏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在一起过日子,吃个一个锅里面的饭,用着同样的工具,做着同样的事情。

    骊山军有令,前三年所有人要跑开门户之见,所有人要作为一个集体生活。等到三年之后,会根据每个人的贡献,分发土地。

    当然,他们的婆娘不再分发的范围之类,也不再共有的范畴之中……

    不过要是发生有违人伦的事情,自然会有骊山军出面,惩处相应人等。

    从军营中传出来的消息,侯爷和宫中的关系很不错,送一两个人进去服侍皇室还是很容易的。

    于是,所有的男人,都暗暗的收起了想要撩拨的心思。

    在独登山,在骊山军的控制范围内,所有人只能一心一意打拼事业!

    军营的位置,在军事上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地点。当初玉门军之所以选择这里,也只是因为这里拥有充足的水源,以及是东西沟通的必经之地而已。

    所以,扩建的军营,也只能是借助了某些科学的东西,将一旁的河水进行了引流,做出了一个护城河……

    只不过是,宽近五丈而已……

    ……

    有个富有的大唐侯爷,领兵驻守独登山。

    这个消息,在很短的时间里,便从玉门关内传到关外,在整个西域上流传着。

    所有的人,都在觊觎于这位年轻侯爷手中掌握的财富,希望能够通过合法的手段,赚取更多的财富。

    当然,在骊山军的威慑下,他们也只能通过合法的手段,来赚钱了。

    只不过,这依旧挡不住,更多的西域商人,携带着大量的货物,进入玉门关,来到独登山。

    这让本来只为过往行商提供水源的独登山,一时间成为了商人云集的地方。

    “消息已经传到了西域以西之地。”站在营中,最先被建造出来的红砖哨塔上,孙玉则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眼前连成串的商队从眼前消失,他继而说道:“上次送给了玉门关数十车的粮食之后,他们终于给我们回信了。玉门关现在每日都有数量众多的西域商人,在等待着进入河西,来到我们这里!”

    同样放下望远镜,那个站在马车上,妖娆的有些过分的女人消失在眼前,袁淼淡淡的问着:“小七现在在什么位置?”

    小七就是袁七。

    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袁淼就这样称呼那七人。

    孙玉则送了一片薄荷叶子到嘴里,在这里牛羊肉吃多了会腻,需要解腻。

    “大概正带着那些训练出来的老营兵,躲在什么地方吧……”

    老营兵,是现在的骊山军中,对于曾经最早一批骊山营的称呼。

    听到答复,袁淼微微点头。

    孙玉则脸上似乎有些担忧,开口问道:“这样真的吗?”

    “有何不好?”袁淼反问。

    “您让玉门关的守将,对所有入关来唐的西域商人,都收取入关费用,并出售玉门关骑兵保护,这无可厚非。毕竟,河西一地本就不太平。但为何……”最终,孙玉则还是没有将问题问出来。

    但是,袁淼却是直接了当的说:“我为何会派袁七他们,去劫掠那些不愿请玉门关骑兵保护的商队?”

    孙玉则没有说话,但是表情却很明显。

    如今,在本就盗贼众多的河西之地,新进出现了一个声势最大的盗贼团队。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西域来的商队被劫掠。

    的那个被劫掠的次数多了,人们也就会发现,这些盗贼只抢夺没有玉门关骑兵保护的队伍。

    最开始的时候,商人们以为是玉门关的大唐军队,在做两手买卖。

    一面收取金钱提供保护,一面对不交钱的商队进行劫掠。

    但是玉门关的军队是有数的,玉门关有多少军队,来往的商人都是清楚的。

    于是,人们只当是真的有一伙强人出现在河西。这也让购买玉门关骑兵保护的商队越来越多。

    心知是骊山军出手的玉门军,在接受了骊山军的收取入关费和保护费之后,也乐于账面上的财富日益增长。便是借口为商人提供部分保护,已经是他们最大的限度,毕竟玉门军主要的任务还是守卫关隘的。

    “来时朝廷的意思,孙先生应该知晓,朝廷不可能一直支援我们。就是整个河西一地,也几乎是除了每年的军饷器械之外,便再也没有其他的收入了。这也是这一次,为何朝廷会划拨百姓迁徙到河西来的原因,就是为了增加河西的人口,要让河西能就地解决补给问题。”袁淼抬起望远镜,只是那个让人能流出鼻血的女人,已经不见了,只好又放下继续说:“咱们短时间是回不了长安了……现在不乘机,多从那些西域人手中获得物资,难道还真的要咱们为了一口吃的费神?再说,这门生意也做不长久。等所有人都接受了玉门军的保护费,我们自然就抢不了了。不过,到那个时候,我想我们也不需要做这件事情了……”

    说到这里,袁淼便想到了后世。

    西方所谓的工业化,资本的积累其实就是在一场场流血的抢夺之下完成的。他们杀的人,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但是,他们却就此,站在了世界的巅峰之上。

    那个时候,他们开始高喊着保护这个保护那个,大有一副要保护这整个世界的意思。

    于是,人们喜爱他们,以成为他们群体之中的一员为傲。

    可是又有谁还能记得,最开始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

    袁淼现在所做的,其实和那些人没有什么不同。

    他们没有遭到后人的批评,袁淼自然也不会。

    至少,他抢的是西域人的东西,也没有去杀那些放弃反抗的人……

    见袁淼意志坚定,没有更改的意思,孙玉则也是自觉,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再做纠缠。

    而这个时候,远处河对岸,先前的几个商队,已经是缓缓的到了军营旁的空地上。

    在空地另一边,就是来到此处的,百姓们的居住地。

    只不过,这些商人,最想要的还是和这里的军队做生意。

    一个个富有西域特色的帐篷被搭起来,卸下来的货物,被堆放在营地中间,空出来的马车围成一圈。

    马匹和骆驼,就拴在一旁,有人从河中打来水,开始准备草料喂食。

    营地的孩子,是最先动起来的。

    每当新的商队,来到这里的时候,孩子们便会成群结队的聚过来,打量着这些和他们长得不太一样,却总是带着各种稀奇古怪东西的人。

    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做完了安排的事情之后,便会偷偷的靠近这些西域的商人,找到那些衣着暴露的胡姬后,就会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偷偷的看着。

    开放的胡女,看到这些还带着羞涩不好意思的汉家孩子,只会动着细长娇嫩的手指,暴露出更多的地方,令这些孩子忍不住的长呼惊叹起来。

    然后,孩子们很快就会被家长们发现,揪着耳朵叽叽喳喳的离开。

    只留下原地的人,哈哈大笑起来。

    这样的场景,最近几乎每一日都会在这里上演。

    黄三儿穿着件素袍,却是被要求披上一件软甲,走到这里查验商队的通行文书,以及玉门关开出的确认书。

    有在河西走廊上带路的人,自然是和西域的商人们解释了这里的规矩。

    然后,走到黄三儿面前,衣袖微微的动着,便是将一物塞进了黄三儿的手中。

    对于这些商人的行事,黄三儿也已经习惯了,微微低头露出手心,竟然是一块品相极好的和田玉。

    玉还是原石,未曾被人雕刻打磨。但是不论品相、形状,都是上佳的,只要找个经验老道的匠人,给稍稍弄一下,必然会是一件极品。

    这是最近黄三儿,收到的最为贵重的贿赂了。

    脸上不露声色,黄三儿亦是逐渐熟练的,将玉收在身上。只不过,查验起这些商人的通行文书和确认书,却还是一丝不苟。

    确认没有问题之后,黄三儿便快速离去。

    “先生,这个商队好像有点不对经……”

    营中中军大帐内,黄三儿眉头微皱,缓缓开口说出自己心中的顾虑。

    袁淼正在看一份玉门关送来的账本,上面记得是,最近三日玉门关的收益,以及骊山军该分得的利润。

    在一旁随意翻着本书的孙玉则,询问:“可是文书有问题?”

    黄三儿摇摇头,解释着:“通行文书和玉门关确认书都没有问题,只不过……”

    说着,黄三儿将那块先前收到的和田玉,轻轻的放在了桌子上。

    孙玉则顿时眉头一挑,调笑道:“你小子越发的威风了!这块玉可是价值不菲啊!”

    就连一旁的袁淼,也将稍稍疑惑的目光,投向那块玉。

    黄三儿有些无奈,这两位先生,有时就是这样的没个正经。

    默默的叹息一声,先生们不光是没个正经,还懒!营中的事情,大多都得他带着师弟们去办。

    无奈之余,黄三儿只好开口:“既然先生们每意见,那这块玉学生就收着了……”

    说着,那块玉便在眨眼间,从桌子上消失。

    而黄三儿却是继续解释:“学生注意到了,这个商队似乎并不是为了来赚钱的。他们的货物带的很多,也很珍贵,但似乎都是已经用过的。那些胡姬,更是隐隐的都围在一个马车周围。学生当时借机,稍微靠近了一点,便是隐约听到里面有女人的声音……”

    “女人?”

    “胡女?”

    袁淼和孙玉则两人,同时抬起头来。

    孙玉则放下手中的书,袁淼则是合上了账本。

    一个被保护起来的胡女?

    日子终于有点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