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传说 » 第二百零一章 贾县令与耆老

第二百零一章 贾县令与耆老

    “郎君,贾县令便是去年给咱们家圈地的贾主簿……”

    袁淼正有些醉晕晕的坐着,手上捏着挂在腰上的一个金丝蜀锦秀黄莺香囊,只是那只黄莺看着稍微有些肥胖了些……

    这是前几日与房家纳彩的时候,由老管家李福带回来的房奉玉做的。

    此时听李福在边上解释了一句,这时候袁淼才稍稍回忆了些起来。原来,这位坐在堂上的,便是去年那给自家多圈了不少地的贾主簿啊……

    “贾县令当是高才,这才年许未到,便升了一县明府!”

    人家能从一个主簿爬到京畿县令,不论怎么都是有着一份本事的,袁淼开口一连的贺喜。

    这贾仁当的是会做人,连连摆手,推脱着:“下官只一绿衣小官,要不是全乃有侯爷那工坊缴纳赋税,下官也当不了这个县令了……”

    这话自然是半真半假的,袁淼大量了一番对方,这贾仁家中大抵在这关中,也算是一方豪强的,没有家族助力,怎可能从主簿升为县令?

    不过,袁淼却只是含笑,拿出好奇的表情询问着:“哦?却是不是,某竟然还能相助到贾县令了?”

    “也是辛亏有去年下官为侯爷府上圈地的缘故。县里头上一任的明府,便让下官一直负责骊山这边事务。”贾仁将这事情前因说完,然后便接着解释道:“现在满长安周边都知道,侯爷家的产业,那可都是按时按数缴纳赋税。就但骊山这边的工坊,便已经占了新丰县半数有余的赋税……”

    骊山这边的事情,李福最是清楚,见贾仁解释着,在一旁也是点着头道:“郎君不知道,上任县令便是因为此,如今已经高升外放去了河东道上州长史。”

    这边贾仁立马接话,满面荣光的对着袁淼说道:“也正是有此,下官才算是坐了回顺水舟。”

    “国朝选官,皆是取才,唯才是举。贾明府自是才能过人,才被选为我们新丰一县明府的。”

    袁淼打定了主意,不打算接下对方这个奉承。自家当初当着皇帝还有文武百官的面说过的,自家的产业凡是盈利的,皆会缴纳赋税。这是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的,长安两县、新丰县以及如今袁氏铺开到关中其他地区的产业,所缴纳的每一笔赋税都能够追查到。

    就算是换个人来新丰县当官,不是他贾仁有当初那份缘由在,换个人也照样能升官。至于能不能发财,那就得看这个官是个什么样的官了。

    而至于袁淼缴纳赋税,在朝廷上究竟有没有什么影响呢?

    影响自然是有的,毕竟袁氏那么多产业都交税了,旁的家怎么说呢……虽然都厚着脸皮不交,但只要一见到袁淼,都会觉得有些膈应。毕竟大唐的律法也没有规定勋贵家必须要交这笔钱的。

    不过这事就不是现在的袁淼能够管到的,但至少已经由自己一家,延伸到了当初天策府、秦王府一系诸家,大抵也都或多或少开始跟着一起缴纳了。

    而今日这新上任的新丰县县令贾仁找上门来,断然是不可能只为了表达感谢的。

    只是袁淼不开口,不主动提这话,贾仁倒是一时有些坐蜡了。

    最后只得是干笑着开口道:“侯爷,下官此次来,却也是为了一件事情的……还希望侯爷多少能够酌情考虑一下……”

    贾仁很是小心翼翼的说着,试探性的眼神不由轻轻的瞟向上方。

    “明府也是知道的,这县官不如现管……贾县令却又是县官也是现管,咱们这新丰县地界上还能有什么事情,需要某来相助了?”袁淼似笑非笑的看着面露忐忑的贾仁,接着道:“至于说长安城里……明府也是看到的,某现如今可是缩在这家中。长安城里那三省六部的高台们,自然也是插不上手的。”

    这话算是将所有的路子都给堵上了,袁淼无非就是想要将这贾仁贾县令给拒之门外。毕竟,现如今一动不如一静,朝廷里头因为李世民登基成为皇帝,必然是会有主动变动的,这个时候只要老老实实待着才是最稳妥的。

    只是,没想到贾仁听到此言,竟然是连连摇头。

    然后就见贾仁冲着袁淼抱拳叉手施礼,面有难色的说着:“非是下官自身,也非是要与长安里头塔上话。下官来此,却是受人之托,想要请侯爷网开一面。”

    袁淼顿时眉头一紧,自己似乎只是想舒舒服服当回土地主,也没有欺男霸女横行街头,又或者是圈地推屋欺压百姓,怎地像是有人受了欺负,还要这一县县令来求情的。

    “贾县令,话可不能乱说!”

    袁淼没有说话,一旁的老管家李福这时候却是瞪眼,语气有些不善的说着。

    现如今的李福自然是有这个资格说这话的,毕竟现如今的皇帝、皇后,那往常也都是常来家里的,这边是李福的底气。

    见堂上这主仆二人皆是隐隐有些不悦了,贾仁顿时心中一紧,面有惶恐的解释着:“是下官的过失,未能解释清楚。实乃是下官难以启齿,但总还是要说的。下官此次来,是受了新丰县治下乡里耆老们所托,烦请侯爷府上的工坊,能少些在新丰县辖内招工……”

    说着说着,贾仁的声音便越发的小了。

    其实这也怪不得贾仁,毕竟就算自己是靠着家里推动,坐上了这新丰县县令的位子,但自家终究也只是个小门小户的。和一朝侯爷、当朝三品大员比较?更何况,对方可以算是天子近臣,往前算似乎还有份通家之好来着。自己这一个小小县令能比?

    只是,贾仁却也清楚,那帮所谓乡里耆老,究竟都是些什么样的人物。这些人,那也是惹不得的啊!

    不然,说不得谁家就能拉出来一个部台里面的大人物出来撑腰。

    “贾县令又何必话说一半?怕是那帮耆老们,是一个人都不要让某招进工坊里吧!”

    自贾仁将这原因说出来后,袁淼便已经知道对方的意思了,语气不由阴沉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