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最美的村落 » 15

15

    一九九七年过年,云帆还是不能接受梅姨,放假都不愿意回家,就呆在学校里。吃过年饭长风给她留下学费生活费将小思远暂时托付给梅姨照料,就和二憨还有他的妹婿刘青山踏上了去北京的绿皮火车。

    二憨是个木匠,青山会刷油漆,长风没有学历,什么也不会。但是她相信只要肯劳动一定不会饿死的。

    北京的风像刀子,吹得脸生疼生疼。他们带了很少的盘缠,不敢乱花。在市郊东会村33号的四合院里安顿下来。二憨他们写个纸牌子“木工”“油工”去街头蹲活。长风想找一个既能养活自己又能快速学到手艺的事情干。东会村村头有一家装潢精致干净的发廊,老板是一位皮肤白皙,身材修长,气质高雅的本地美女。她说话轻声细语,举手投足都让人非常的舒服。手艺精湛,生意火爆。长风梳着两根长辫子,穿着老家裁缝手工缝制笨拙老土的衣服出现在她面前,希望在她那里当学徒工,只管饭不要工资。她很爽快的留下了长风。老板名叫陈素素。

    因为人生地不熟,二憨他们一直都没有接到活干,每天都吃大白菜,不敢花钱。到月底的时候,陈姐竟然发给长风六百元工资,她太高兴了,买了肉给他们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第二天带二憨去市场花两百元买了一套体面的西服,剩下的钱寄了两百给梅姨,寄了一百给妹妹,留下一百元做生活费。

    有一天在接活的街头,一位高大威猛的老板从面包车里出来,看着穿着光鲜的二憨就招手,问他手下有多少人,他有一个酒店需要装修。二憨故作镇定,说没问题,多少工人都能带齐,于是上了他的面包车去看活了。

    晚上二憨回来了,非常兴奋,说是一个很大的酒店在廊坊,需要赶工期,需要同时上三十多个木工油工瓦工。他们赶紧打电话到村头小店里找江天福在村里招人,于是村里的手艺人呼啦啦都到了廊坊工地。二憨并没有干过装修,但是他有木工的基础,又聪敏肯学,每天和那个高他半个头(他自己就有一米八)的毕总研究图纸,指挥工人怎么施工。其实那个毕总是个画家,对装修也是个半料子,但是他们俩居然把这件事做的很成功。

    三十几个人到工地,吃饭是问题,没有一个擅长做饭的,抽一个木工手艺不咋样的老乡专门做饭,可是个个不爱吃,没劲干活。一个礼拜后,二憨回到四合院里要求长风去做饭。陈姐没有为难长风,反而替她高兴,嘱咐她没活干了就回去,发廊永远欢迎她。

    长风还想把孩子接过来,这个工地最少是大半年,可以稳定的生活一段时间了。于是紧赶慢赶将孩子从老家带到了工地。

    富荣华大酒店盖在远离城市的玉米地里,离最近的菜市场来回要走十里地。每天五点多起床做好稀饭咸菜馒头,长风就抱着孩子去买菜,买菜回来的路上,先把孩子抱到前面看到的地方,再转身提菜,如此往返,气喘吁吁的到了工地就开始煮饭,洗菜做菜,荤菜两个素菜两个,一盆辣的一盆清淡的。都用的足够大的脸盆装菜。

    下午会有两个小时比较清闲的时光,她就带孩子到楼顶宽阔敞亮的平台做游戏唱歌。忘记乡村,忘记一切,大声的歌唱。

    到了晚上,长风和工友们在加班,孩子睡着了,她就看书,给妹妹写信,鼓励她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到哪里她都会买书,这是她唯一的嗜好。她住在工地还没有装修的一楼一个房间的角落,用砖头和木板搭起来的床,简单的铺盖,没有门。

    工地上尘土飞扬,还在紧张的施工。但是酒店已经在招工培训,做前期准备,有一位天天骑着漂亮的木兰摩托车来上班的女子,仪态万方,气质超凡。长风常常在远处很羡慕的看着她,内心充满向往。如果她也能像她那样有魅力多好啊。她在已经装修的优雅干净的办公室里工作,所有人看到她都会毕恭毕敬的尊称她一声:李工。

    有一天,孩子睡了,长风入神地在看美国作家米切尔的《飘》,这位李工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向她微笑问好。长风有些不知所措,就感觉被强烈的阳光照耀的不敢睁眼。她翻看长风手里的书,很轻柔的和她说:“天还这么冷,孩子这么小,被子这么薄,这里住不得,你们搬到我办公室去住吧。”

    “可是?”还没等长风说完,她就拍拍她的肩膀,不容置疑的语气:“就这么定了,我已经和领导打过招呼了,我明天开始在会议室办公就可以了。”说完又摸了摸熟睡的孩子,微笑着拥抱了她,就走了,空气里弥漫着她身上迷人的芳香。

    二憨下班回来也说领导安排他们搬到李工的办公室里入住。说是李工一再强调的。

    办公室里开了暖气,临时加了一张床,还有两床新棉被,和一些生活用品。办公桌上有一大捆书!上面有一张字条:送给爱看书的妹妹。

    长风的眼泪掉下来,她迅速的翻看那些书,童话故事,世界名著,有育儿的,也有管理的,还有各类杂志。

    张爱玲的《半生缘》,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平原的《白鹿原》让长风爱不释手,读了又读,也让她开始有意识的回望自己的家乡和家乡里的人们,还有父亲,啊,让她又爱又恨的父亲,他现在怎么样了呢?梅姨那么义无反顾的跟着爸爸来到陌生的江北,父亲的状况能给她带来幸福吗?梅姨温柔的音容相貌又一次浮现在她的面前,是什么样的力量让那么一个柔弱女子能够突破母亲的身份,众人的眼光让她选择跟着爸爸远走他乡,而且是在爸爸最落魄的时候。是爱情吗?如果是我,我会有这样的勇气吗?长风常常端坐在酒店顶层的平台上回望家乡,尽管她身在都市,但是她能想到的还是父亲,梅姨,她离不开家乡。

    长风在那些书里看到了更丰富更广阔的世界。而那位李工就像灯塔一样照亮了她。但是她对都市的繁华并无向往,她也清楚的明白,她成为不了李工那样的人。她的根在家乡。在那个充满痛苦的地方。

    高考结束,妹妹云帆从学校出发,也来到了工地。和长风一起为工友们做饭。这让长风轻松多了。云帆也被李工的书吸引,她们业余的时间都沉浸在里面。

    思远虽然小,还不会说话,也会在长风和云帆的怀里翻着那些铜板的制作优良,画风清奇的《白雪公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里自说自话了。

    云帆的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里,梅姨高兴的找到江天福,让他赶紧给二憨的呼机留言,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长风抱着云帆哭了。她知道云帆这么多年读书有多苦,这个倔强的妹妹,为了走出大山的梦想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只有她这个一起长大的姐姐才能感同身受,尽管她的外表像个什么都不在乎的男孩子,可是内心的自卑脆弱只是被她深深隐藏,因为她知道,即使她哭,也是没有糖吃的。

    长风现在心里充满了阳光,妹妹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拥有像李工那样的见识,成为那样有魅力的人,拥有更精彩的人生指日可待。

    云帆决定回家,想看到父亲,希望他能因此高兴起来,对梅姨的事情她在心里也慢慢接受了,因为她听到长风告诉她梅姨那么的包容体贴父亲,那么勇敢地来到异乡,我们都应该感恩尊重她。云帆长大了,在书里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她觉得姐姐说得很有道理。

    母亲去世了,父亲老了,可是还有她和姐姐,现在撑起这个家的应该是她们,再说还有姐夫这座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