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网购军火 » 第52章 年关,福利,个人问题

第52章 年关,福利,个人问题

    林易每天都会带着董白来县衙,或三五天,或一两天,总会有尸体送过来,大多与人命官司有关,全都交给董白练习解剖。她头两天还会呕吐,但很快就习惯了,面对那些肢体十分自如,还能在解剖学习完成之后吃大鱼大肉。

    同时,在解剖过程中,她也做出了远比同时代仵作更科学更精准的死因判断,还因此破了几个案子。

    解剖完的尸体又被她细心缝了起来,从外表几乎看不出解剖的痕迹。

    她有一双特别灵巧的手,能解剖能缝合,天生拿手术刀的命。

    林易与那些捕头,衙役,书办等中层小吏关系处得蜜里调油,都混成了哥们儿。

    仵作也是有俸禄的,他又不缺钱,全用来打发关系了。

    财散人聚,林易很快就成为县衙的红人。

    董白学了一段时间就回去了,再练也没有更好的提高,林易又把陈方伎弄来,让他也练习一下。解剖课本来就是医护人员必学的课目,至于其他的医务员,他们的理论水平还达不到解剖实操的水平,这个需要等以后建立医学院再说了。

    转眼就到了年关。

    宝石山上张灯结彩,贴春联,挂灯笼,贴窗花,到处充满着春节的气息。

    宝石山的养鸡场第一批养殖肉鸡上市了,选的是白羽鸡,生长快,体形大,肉质好,耐病强。

    鸡的饲料没有添加任何激素,主要是麦麸调制的有机饲料,还专门炮制了两间虫室,养的白蛆和蟑螂。蛆可以分解粪便,而蟑螂是肉料比最高的昆虫,而且蛆和蟑螂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不会与人争抢粮食,蛆是吃屎的,而蟑螂吃厨余垃圾和腐肉烂草。

    有了这两种虫子为补充,白羽鸡就像吹了气一般,生长速度远胜普通的土鸡,短短四十天就能长到五斤多,这是土鸡两年龄的份量。

    白羽鸡的产蛋量也很好,一年能产260个蛋左右,平均一天一个蛋。

    当然,蛋鸡他有更好的选择,罗曼褐蛋鸡,年产320枚蛋,产蛋周期长,蛋的品质更好些,但是蛋鸡的鸡笼需要重新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收集鸡蛋,这个现在不着急,慢慢来。图纸网上都能买得到,鸡苗也是现成的,养殖技术也是现成的,等开了春,这些项目都要上马。

    第一批养鸡场出栏一万余只,宝石山的居民,和庄的村民,王庄煤矿的工人,还是遍布大半济南府的蜂窝煤代销点的员工,每人都可以领到过年的福利,一对白羽鸡,两瓶二锅头,五斤冻刀鱼,十斤桃酥。

    普通工人最后一个月还多发了一个月的薪水,有段位的工人还有段位工资,黑铁是二两银子,青铜是五两银子,白银十两。拥有差事职务的还有职务工资。

    宝石山委员会在大喇叭里宣布了这个令人激动万分的消息。

    所有的和庄村民,所有的宝石山属下的工人,全都传诵林易是万家生佛,菩萨再世,圣人重生。

    在福利发放现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有推着小车的,有扛着麻袋的,大包小包往家里拎。

    林易忙完了公事,回到家里。

    这也是林易来到明末的第一个新年。

    根据传统,最重要的仪式是祭祖,林家是大户,但人丁一直不旺,连林易在内这是四代单传,林家的祖坟都在林家的林地,当年跟随永乐大帝北伐因为受伤退伍,就在此安了家,还有几支远支在东昌府一带。

    林母从刚进正月就忙活祭祖的事情,在家叠元宝,用纸扎亭台楼阁等,她现在身体大好,也不大用小翠伺候,小翠每天的工作就是学习,整整九门课,每天都有刷不完的习题,林易说了,让她好好学,将来让她当教育部长。

    邻居是董勇家,现在董勇是宝石山的总账房,用林易的话叫首席财务官,天天忙得脚不沾地。

    董家娘子白氏在家无事,经常与林母说说话,一起忙忙家务,有时董白也会帮着扎东西,她那双灵巧无比的手做起这种精细活儿更是胜人一筹,她还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扎了电灯,烧水壶,蜂窝煤炉等,林母每天开心的很。

    “董家娘子,咱家小白姑娘可曾许配人家?”

    “王大姐,她呀,心高气傲,从小主意就正,打定主意要找个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呢,我这当娘的心软,舍不得她太早嫁人,所以一直也没有订亲。”

    “要大才子啊!”林母王氏皱眉,“条件不能放宽一些?比如,你看我家那臭小子怎么样?有没有福气入得小白姑娘的法眼?”

    “林易当然是极好的,只是怕我家姑娘高攀不起。”

    “什么高攀不高攀的,是林易那小子高攀了,从小读书就不行,连个秀才没考中。但这孩子为人孝顺,会疼人,现在他搞了那么一大摊子事儿,身边也缺个知暖知冷的体贴人。”

    “那敢情好,不过我得问问她的意见,她只要不反对,我当然十分赞同!”白氏住过来以后,才知道丈夫董勇当初为什么铁了心变卖家产投奔宝石山,林易实在是难得一见的人杰。

    现在这世道,天下大乱,才子有什么用?吟诗作赋又不能当饭吃,就算是考中状元,当了官又怎么样?长山县的前知县可是进士,结果弃官南逃了。

    像林易这样的才是香饽饽,有钱,有粮,有人,有枪,还有各种奇思妙想的天才之作,什么自来水,什么电灯,什么电水壶,什么蜂窝煤。听女儿说,还有能听戏的电匣子,千里传音的电话机,还有在天上飞的飞鸡,日行三千里的火车,听起来就像是传奇话本。

    “那太好了,白家妹子,你快去问问咱小白姑娘,愿不愿意给我当儿媳妇。”

    白氏从小就这一个女儿,掌上明珠一般,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宝贝得不得了,找女婿只有一条原则,女儿相中的。

    那林易虽然不是传统的才子,但远比一般的才子更厉害,平时看她还跟着林易学习医学,想来应该不会反对吧?

    白氏小心翼翼提出林老太太想结亲的意思,问她愿不愿意嫁给林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