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被乱棍打死后:哥哥们跪求我原谅 » 第100章 大计

第100章 大计

    “只是这一桩而已?”韩沫沫松了口气,“殿下无需为我挂怀,这几日我听到的流言蜚语不少,可都伤不了我。”

    她眼神晶亮,一副深受委屈,却依旧坚强的模样。

    宁元看在眼里,点了点头:“望郡主牢记此事,莫要轻易走动,坏了殿下大计。”

    “是。”她心满意足地告退了。

    韩沫沫不知道的是,此后,宁元望着此女的背影,禁不住叹息一声。

    他回到营帐时,太子已经合上书册,唤来了厨子,正一一询问他们鲫鱼萝卜汤的烹饪要义。

    宁元走到太子跟前,冷道:“太子要做戏,也不必做得如此之全。哪怕不直接将项蓝郡主的汤转送过去,便叫人做来,如项蓝郡主一般亲手端去就是。那是不是您做的,慎淞郡主怎么品得出来。”

    夜文康摇头:“正是因着尝了一口项蓝郡主这趟汤,发现滋味与御厨如出一辙,孤便知此事做戏必须做全。”

    “项蓝郡主端来的汤,不是她亲做的?”

    “喏,一大碗都在那里,孤不喝了,你尽管拿着勺尝。”夜文康一指案上汤。

    宁元走过去,亲尝了一口,便心道废物。

    这汤毫无浮末,入口凉,味道浓,简直摆明了是令后厨做好了端上来的。多半还是等着项蓝郡主梳妆打扮好了,半天才呈上来,到了这里都温了,还不如御厨直接送来的好喝。

    想要讨好太子,竟然一点也不用心。连这么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

    他放下勺子,唯有干巴巴地劝夜文康道:“令奴才等不通厨艺之人熬便是了,君子远庖厨,殿下何等矜贵,怎能突发奇想就去碰火?”

    “还不是项蓝郡主给的启发,去看望人要送汤?放心吧,孤熬得必能恰到好处。既不显得厨艺过于精湛,味道也不差,保准能够……迷惑慎淞郡主。骗得她为孤倾心。”

    宁元一路瞧着夜文康兴致勃勃地跟着去了围场厨营的模样,禁不住警告道:“殿下若只是为了配合大理寺调查那蒙面刺客一事,哪里需要管慎淞郡主能否为殿下倾心,只叫众人都以为,殿下正在追求郡主就是了。再命人待在郡主身侧,时时监视,何愁找不到蒙面人的线索。如此这般,怕是慎淞郡主还未陷进去,殿下已然先陷进去了。”

    再有,就怕是连那频频委屈、心态不稳的韩沫沫,也要惹来,一同陷进去。

    此言,宁元堪堪忍住了不说。

    夜文康闻言,抄起锅,淡淡道:“宁公公,这是您的提议,怎么,这时候又来阻拦?”

    “奴才不是那个意思,”宁元无奈道,“只是提醒您,那弯刀两次出现,俱有慎淞郡主在场,慎淞郡主又得两次脱身,实在可疑,叫殿下需对慎淞郡主生起提防之心,联合大理寺彻查此事罢了。”

    夜文康将厨师为他处理好的生鱼捏起尾巴,放入油锅中,静对油花飞溅。

    火光照在他脸上,异常明亮:“此事不仅与大理寺相关,还与吐蕃人渗透入大庆、意图刺杀皇储谋反的家国大事相关,孤不得不倾力查案。既然要彻查,自然应该借得我在她身边的机会,一查到底。慎淞郡主来历不明,又与韩家、夜辰玥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实在是由不得孤不起疑心。”

    宁元沉默了片刻,再无话说。

    待到夜文康烧好一锅勉强看得入眼的鱼汤,已是日上三竿了。

    夜文康临走前,特地命人将鱼汤始终热在火上,又重新换了一身素净的衣裳。弄得自己满头大汗。

    这郑重其事的模样,不免又让宁元生疑。

    “殿下,叫人时时热着汤,也就罢了,可为何还要换一身衣裳?慎淞郡主瞧您穿得华贵,岂不是更容易心生好感?”

    “此言差矣,”夜文康道,“这一处,亦是由项蓝郡主提醒了孤。若是打扮上太下功夫,如她那般,穿戴花枝招展,一瞧便知不是为了探病而来,而是别有目的,不免就失了诚意,反叫人心生反感。倒不如特地穿得朴素,显出这探病才是重点。”

    宁元听了,为之乍舌。

    想不到平日对衣装毫不在意的太子追起姑娘来,倒是心细如发,一点没有了男人的潇洒。还想着举一反三。

    再一想到,夜文康说这是韩沫沫提醒的,宁元便禁不住捂额。

    一路上,对夜文康道:“殿下如此费心,慎淞郡主却未必在意。”

    夜文康笑了笑:“就是要不在意,郡主一颗心才都能放到为孤所为感动上来。慎淞郡主性子冷,若是此次不为所动,将来还是要驱赶孤,岂不是大计未成,就中道崩殂?”

    半晌,宁元深吸了一口气,躬身道:“殿下如同诸葛孔明一般,思虑深远,奴才佩服,奴才如今只求殿下勿要太过沉迷其中,坏了真正的大计。只有娶了名正言顺的韩家女,殿下才可能得登大宝,奴才也才有继续辅佐殿下的理由。”

    话音到了最后,带着分明的警告意味。

    夜文康暗自扣紧怀中的金乌戒指,温言道:“宁公公,你之所言,一字一句,孤皆铭记于心,莫敢忘怀。”

    主仆二人的轻声细语散在鱼汤浓香中,渐渐淡了。

    江牧歌和韩沫沫一样,在各自的车厢中陷入困倦。不过是,一个浑身由着丫头包扎着,念叨着,额头磕在窗沿边入了梦,一个全心靠着韩真廉肩头,想着师父,双膝磕在窗沿边入了梦。

    韩真廉低头,静静地摩挲着少女脸颊,轻声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牧歌……往后有我呢。”

    车架朝前一步步行驶。

    深一步,浅一步,皆因有辎车踏实相护,才不致令她从梦中惊醒。

    平安行至灵霄医馆时,天已蒙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