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打江山 » 第二十二章 炼钢炉工地

第二十二章 炼钢炉工地

    炼钢炉工地主体设施施工已经进入了尾声,溶铁炉、沙模灌注场、木工房、水动力锻造车间、水动力矿石粉碎作坊、矿石储存间、工人住宅区都已经完工,另外焦炭的储存量已经有12吨了,整个炼钢体系已经初具雏形。

    秦昊与朱玉儿到施工现场的时候已经到了正午时分,看见秦昊与公主等人到来,负责工地施工的生产局正、副总旗李户扬与洪兴急忙过来参拜,一番繁琐的礼节后,方才转入正题。

    秦昊带着一行人对施工现场各个环节进行了巡视,朱玉儿则对现场的所有建筑都充满好奇,每个建筑都要询问秦昊用途,秦昊也不厌其烦的解释,像极了一个没有脾气的小导游。

    当朱玉儿听说这个炼铁小高炉每天能提炼出20吨高质量的铁水,相当于整个大明朝十分之一的炼铁总量时,嘘嘘不已。但同时朱玉儿也提出了一个疑问:

    “昊大人,我们现在需要这么多的铁吗?如果锻造刀具和一些锅碗瓢盆,似乎也用不了这样多的铁。到时候多出来的铁如何处理?”

    秦昊听了朱玉儿的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回过头问一旁的李户扬与洪兴。

    “两位大人,公主的疑问,是否可以谈谈你们的看法?”

    一旁的李户扬清了清嗓子,谦恭的说道:

    “下官以为,将来待我们扩张兵力,驱逐朱棣之时,需要大量的盔甲兵器,这些都需要用铁来铸造。”

    听了李户扬的答话,秦昊微笑着点点头,旋即又询问洪兴。

    “洪大人以为呢?”

    洪兴也急忙回话,道:“在下和李大人的看法一样。”

    秦昊依旧是轻笑着微微点头,然后缓缓的说道:

    “李大人、洪大人讲的都对,但都不全面,每天20吨的钢铁产量,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只是起步,我们在5年之内,每日的目标钢产量要达到2000吨才够用,钢这种东西,不光要用到武器的制造上,城墙的防御工事、房屋的建造、机器设备的生产、江海湖泊的船舶都需要用钢铁进行建造,未来的大明,必将是由钢铁建造起来的巩固江山。”

    这番话听得三人连连点头,虽然心中对于秦昊的话并非全懂,但用铁加固城墙这样的想象力几人还是有的,对于秦昊描述的场景,三人眼中尽是期待之色。

    四人对工地巡视了一圈,秦昊对施工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指示,李、洪两人急忙点头应允,最后秦昊叫小青和环儿从牛车上提了20多斤秦昊亲手卤的野猪肉下来给工地的施工人员改善伙食,李、洪两人感激涕零,连连称谢。

    由于不想麻烦工地的正常运转,秦昊等人拒绝了李、洪两人留下吃午饭的请求,直接回朱家大院了。

    这一趟,秦昊感受最深的就是山崖上还是太缺物资了,即便钢铁生产出来了,山上猎获多了,但粮食、布匹、盐巴等等生活必须品,山崖上并不能自给自足,完全需要从山下购买,这就极大的限制了今后的发展,要想突破瓶颈,他必须建立起稳固的山下至山上的物流通道,现在这根线一直控制在谢集的手上,他恐怕不会轻易将手中的资源交出,想到这,秦昊决定抽空去拜访一下这个谢集。

    回到朱家大院,还未进院门,朱允炆便疾步出来,老远就听见他大声的嚷嚷:“昊贤弟,这段时间不在,可把哥哥我给憋坏了啊!”

    见了朱允炆,秦昊急忙给他作揖行礼。

    朱允炆笑哈哈的摆手道:

    “别、别、别,老哥哥我知道你们哪里不兴这些客套,人人平的,哈哈”

    说罢,一把牵起秦昊的手就往屋里带,秦昊的手被朱允炆那肥肥的厚掌握着,顿时鸡皮疙瘩起了一地。

    看着秦昊一副的囧样,朱玉儿、小青和环儿跟在后面,三人都是满脸恶趣味的笑意。

    进到了屋内坐下,朱允炆暴露出了他乐青洋溢的真实目的,只见他满脸堆笑,紧握着的胖手依旧没有松开。

    “昊贤弟啊!今天无论如何你得把前几天托人给我送过来的卤野猪肉秘方给我,我跟你说啊!这个卤野猪肉的味道,即便是在皇宫里那时候,也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肉咧。”

    弄了半天,原来是因为馋卤肉了,秦昊内心一阵无语,但表情依旧虔诚而热情,说道:

    “老哥哥,这两天我就把拿手绝活全交给您的厨子,我,我现在就去给您做个新鲜玩意。”

    朱允炆大喜,这才松了手,笑哈哈的连连说道:

    “一言为定,一言为定。”

    秦昊借着这个机会,慌不择路的逃到厨房去了。

    晚上,在秦昊的提议下,朱家宴请了山崖上的几乎所有的,身份地位比较高的人物出席,已经病退在家修养的李百户也被秦昊列入了出席名单。

    这是李百户第一次被受邀参加这类的宴会,当李百户接到请帖的时候,激动的两个手微微的颤抖,皇恩浩荡,皇上没有忘记我这个残病在身的废人,李百户喃喃的说道。

    第一个到场的是谢集,太监刘二和秦昊在门口迎客,见了谢集,秦昊热情的上前作揖道:

    “谢大人来得早啊!您可是今天晚上最珍贵的客人。”

    谢集也是满脸堆笑,奈何一张胖脸上天生就没有什么喜感,笑起来比哭好看不了多少。

    谢集也作揖道:

    “谢大人有礼了,贵客谈不上啊!哈哈,论关系,皇上和在下可是表舅子和儿女亲家的关系,哈哈。”

    秦昊脸色一僵,内心腹诽道,什么儿女亲家,人家朱玉儿同意了没啊!

    这时刘二也迎了上来,亲昵的挽着谢集的手臂,表情和声音都有些夸张的说道:

    “谢大人,快快请进,皇上在里面等着大家呢!”

    谢集后面也陆陆续续的来了山崖的里正刘青山,以及生产局、制造局、近卫军除了当值军官,总旗以上的官员。

    接着,李百户也来了,他的步伐很慢,见了秦昊就要行跪拜大礼,秦昊急忙迎上去,搀扶着他的两个胳膊,说道:

    “李大人使不得,您可是为皇上立过功的有功之臣,以后莫要在行什么跪拜礼了”

    李百户老泪纵横,哽咽的说道:

    “侍郎大人,承蒙皇上还挂记着我这个残废之人,本应披甲胯马,听从皇上与大人的号令,征战疆场,可惜。。。”言罢,脸上露出痛惜之色。

    秦昊忙安慰道:“李大哥为皇上,奉献了自己,现在又将儿子送到了军营,这份对皇上、对社稷的忠心,天地可鉴。”

    秦昊就这样搀扶着李百户一直将他送入到餐桌靠着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才又回到了大门口。

    到门口时,看见御医王贵远远的走了过来,他走得不快,但步履稳健。

    见了这个给自己医病的老御医,秦昊心存感激,远远的就向作揖行礼道:

    “您来了,快里边请。”

    王贵当即也作揖还礼,他也是满脸的笑容,说道:“昊大人,最近身体可有异样。”

    秦昊忙说:

    “承蒙您悉心调理,最近感觉身体似乎好了很多,偶尔也还会有疼痛,但已经比以前明显轻了很多了。”

    说话间,王贵已经近了身边,他微笑着抓起秦昊的手腕,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待老夫为你把把脉,看看。“

    片刻,王贵放下秦昊的手腕,脸上的笑容已经收起,脸色有些凝重,他缓缓的说道:

    “现在的情况看,昊大人的身体近期应该无碍,但说有明显好转却也未必,还要看今后半年的状况。”

    接着,王贵又用极其严肃的语气说道:

    “昊大人一定不能染上风寒。正常的人偶然染上风寒,伤及肺部,可能无大碍,但你的体质,如若染上风寒,是会要命的!大人一定要谨记在心啊!”

    秦昊听了王贵的嘱咐,内心更加的感激,忙点头应允,且迎着王贵一直带到餐厅的席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