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打江山 » 第四章,一日两餐

第四章,一日两餐

    小小的哀牢山对于秦昊的到来,早就像滚油锅里倒了一勺水——炸了。

    有说秦昊是个鞑子的,也有说秦昊是东海那边漂洋过海来的倭国人,还有人说秦昊会飞,而且可以飞几万里。

    可眼前这个这个男人在刘芸的眼中,除了相貌高大英俊,发型古怪之外,和普通人一样,看见吃的东西,眼睛里就发出贪婪的绿光。

    刘芸坐在床边上的小木凳上,两个手无聊的把玩着自己的辫子。

    心中腹诽,自己讨来的这送饭的差事,原本就是来看看大家传的神仙是什么样的,现在见到了,什么漂洋过海的神仙,一个凡人而已。

    秦昊想打破房间里的沉闷,没话找话的问道:

    “刘芸小姑娘,你吃过早饭了吗”。

    刘芸放开了自己的发辫,将两手托在腮下,撅着小嘴闷闷的说道:

    “给你送完饭回去吃呢”。

    “啊,哪还不得算吃午饭了吧”。

    秦昊有些惊讶。

    听了这话,刘芸像看怪物一般看着他,

    “午饭傍晚才吃呢”。

    “傍晚才吃午饭?哪晚饭该多晚才吃啊。”

    秦昊对姗姗来迟的早餐有些不满,语气中带有些许责怪的意思。

    听了秦昊的话,刘芸语气中夹杂着些许嘲讽的说道:

    “公子,哪里来的晚饭呐,就早食和午食,我看公子一定是生在富裕人家,一天还能吃上三顿。”

    想着自己的姑姑为了给这个陌生的男人凑齐一顿吃食,千辛万苦的模样,心中便对秦昊生出了一丝厌恶。

    古代的人一天只吃两顿吗,秦昊不免代他的胃犯起愁来。

    “一日吃两餐,还吃这样的东西,非得饿得头晕眼花不可”。

    秦昊喃喃的说到。

    刘芸听了这话,盯着秦昊的眼神更像是发现了一个大怪物

    “昊公子,这可是小米粥和小面馒头啊!”

    “姑姑说你是病人,需要营养,这些东西是姑姑花了一上午的时间东挪西凑才凑齐的食物”。

    说这句话的时候,刘芸眼神中有一股鄙夷和不屑。

    秦昊内心顿时奔溃。

    他心中暗道,这样的食物居然还需要东挪西凑,往后哥的胃可要吃苦头了。

    他正要三口两口将可怜的一点东西吃完,看见刘芸盯着食物那种掩饰不住的馋样,便将馒头瓣成两半,递了一半给刘芸。

    “一起吃吧”。

    刘芸急忙摇手拒绝,但在秦昊的坚持下终究还是接了下来,三下五除二就吞了下去,看得秦昊眼都傻了。

    小姑娘吃完,为了缓解自己狼吞虎咽的尴尬,嘟囔了一句:

    “本姑娘还真有点饿了”。

    在距离秦昊大概两公里的一所大院子里,朱玉儿公主和一个不到40岁的中年男子正在摆弄着从秦昊哪里没收来的物品。

    一个不长胡子的中年侍从站在不远的地方身体微微前鞠,一副随时听候主人的差遣的架势。

    一张台子上堆满了秦昊携带的各种驴友常用之物。

    瑞士军刀,强光手电筒,两个防风打火机,一袋压缩饼干,一捆榨菜,一捆火腿肠,半袋巧克力,鸭绒睡袋、带指南针的手表、香皂、身份证、钱包、一些人民币、银行卡、一袋止痛药,一部手机,还有一本太阳能电子书。

    中年男子正是流亡的朱允炆,十二年的流亡生活,已经将他身上的帝王之气消磨干净,现在的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家中富裕的地主。

    而中年侍从就是一直对他忠心耿耿的太监刘二。

    “父亲、这个人来历太蹊跷,所带物品也从未见过,不知是不是逆贼朱棣搞的阴谋。”

    “的确有些奇怪,爹在位四年的时间,世上的稀罕之物,没有见过的不多,但这些东西爹也是前所未见,闻所未闻。”

    身材略微有些发福的朱允炆拿起秦昊的身份证,对着一旁的朱玉儿说道:

    “玉儿你看,这块小牌子上面的字甚是工整,笔迹苍劲有力,粗细均匀,上面的画像真可谓巧夺天工。”

    “即便是宫内最顶级的画师也不能在这样小的牌子上将人物画画得如此传神。”

    “玉儿你再看。”

    朱允炆又拿起一张百元大钞,说道:“这上面的笔触,细腻机巧。”

    他还用手指在茶杯里沾了水在百元大钞上擦了搽,只见那红红的纸片居然一点也没有掉色。

    “妙,太妙了,此纸非生宣,也非熟宣,揉之不皱,进水不烂,实数罕见啊。”

    朱允炆把玩着秦昊的物品,满脸的惊骇与不可思议之色。

    听了两父女的对话,一旁默不作声的刘二也好奇的凑了上来,他拿起哪个强光手电筒,这捏捏,哪按按,居然把手电筒按着了,一道强光射了出来,吓得刘二赶忙把手中之物扔了出去。

    手电筒啪的一下摔在了地上。

    这种手电筒是野外抗摔手电筒,摔到了地上依然亮着。

    强烈的电光将朱允炆父女也吸引了过来,刘二见朱允炆伸手要去捡手电,急忙喊道:

    “主上小心”

    听了这句话,朱允炆伸出的手急忙又收了回去。

    只见刘二在地上捡了一片枯叶伸到手电筒前方的电光里晃了晃,发现树叶并没有被点燃,便又将手小心翼翼伸到电光里,发现没有危险,这才从新捡起手电。

    他像先前一般按了按,又把电光给按灭了。

    呆愣片刻,他像捡着宝贝一般夸张的对着朱允炆跪了下去。

    “恭喜主上,贺喜主上,忽然出现此等宝物,此乃是大大的祥瑞。”

    “老奴给主上贺喜了。”

    言罢哪苍白得犹如涂了面粉的脸上,居然开心的流出了一行浊泪。

    听了刘二的话,朱允炆也是心中高兴,他忙将刘二扶了起来

    “爱卿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十几年的逃亡生活,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朱允炆和身边的人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君臣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更像是朋友,是亲人。

    所以到了哀牢山后不久,朱允炆就取消了很多皇宫里延续下来的繁文褥节。

    朱允炆从刘二手里接过强光手电,仔细的把玩着,见这有如神迹般的亮光,不由感叹道:

    “宫中的夜明珠也是会发光的,但那是晚上才能看见,如若在白天,再好的珠子也见不着光,这个宝贝居然和太阳一般明亮,稀世之宝啊!怀有如此稀世珍宝的人,又如何会是个普通人!”

    “玉儿,你去将这宝物的主人请来,记得好生侍候,千万别失了礼。”

    朱玉儿面露难色。

    “父亲,此物品的主人前日受了重伤,脑子还没恢复,现在正被我禁足在刘慧儿的住处疗伤,孩儿这个时候带他过来,只能抬过来了”。

    朱允炆将两个手扣在后腰,斜了一眼朱玉儿,带着激动的语气说道:

    “玉儿,这位高人或许是个能解我困境的神人,你代朕对他了解一番,看看能否为朕光复江山出力,”

    言罢,朱允炆又转向刘二道:

    “刘爱卿去将王贵找来,让他去给这位贵人症病,记住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尽快将贵人治好,朕会亲自与他相见。”

    王贵是宫中的御医,是世间少见的医术高手,从皇宫中跟随落难皇帝一起逃到了这个世外桃源。

    王贵到了哀牢山以后,收了两个徒弟,大徒弟叫刘安,二徒弟叫王纳。

    秦昊被野猪踏伤就是他的大徒弟刘安给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