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悠古之月 » 05 夜昙

05 夜昙

    之后的琐事无需多言,走完了必要的流程,诗月顺利拿到了入学资格。

    离开的那天,也没有大张旗鼓的举办什么仪式,诗月挨家挨户拜访了村里的每一个人,表达了对这两年照顾的感谢,和玩伴们道别,给某个人暗中比个鼓励的手势,就上路了。

    背着形同虚设的小包裹,诗月谢绝了他人的陪同,独自踏上了旅程。去落雨城要走几十里路,中间可能遇到不怀好意的人,孤身的少女很容易被当作目标,即使她确实有自保之力,也很难令人安心。

    面对村里人的好意,诗月什么也没说,只是跪坐在地,凝视着,直到你不得不避开对视。诗月总在一些事上特别固执,根本不在乎会对她自己造成什么后果。

    明明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偏偏要选最极端的。

    有时候诗月自己也会想,她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活着本身,会让其他人不能活,那么你会怎么选?你所获得的每一份食物,每一份资源,都会挤占其他人应有的份额。想要触及更为广阔的天空,就得剥夺无数人飞翔的权力。

    她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目标。

    世上安得双全法,如果需要牺牲谁,就让她这个多余的人来好了。

    她就是这样一个怯懦的人,觊觎着不属于自己的美丽,却从不敢踏过界限,即使结局早已注定。

    路上并未发生波折,各种手续早已办理妥当,不妥当的地方也打点过了。

    落雨学府是这一片区最好的学府,可是花销很大,有条件的家庭往往瞧不上教授的“大路货”,但会用不代表会教,毕竟背靠最大的暴力机构,基础框架上还是非常扎实的,颇有几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味。

    统一授课时,很多人会找各式各样的理由缺席,或者就干脆睡觉开小差,老师也不会强调规则,算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惯例。

    像这门课的老师叫方敬之,是个标准的教书先生,一身干净朴素的长衫,稍显老态,胡须发白,却精神矍铄。方先生任教已有多年,负责普及教导基础理论,并不直接涉及实践。而这类书本上明确记载的知识,有点门路的人几乎都能买到,弄不到的部分,知道了也没用。因而并不受人欢迎。可方先生却始终怀着一腔热诚对待每一节课,偶尔还会加入一些了解的趣事,试着缓解沉闷的气氛,即使几乎没有人认真听。

    “境界的划分,依照共识,从低到高分别为蕴灵、聆听、玉胎、灵羽、启明等等。其上是否还有我们不得而知,大概率是有的,就如同传说中的璇圣。依照北辰宫的律令,绝大多数人能够接触到的层面只有蕴灵与聆听,也只讲这两个境界。”

    因为出身,诗月了解到的隐秘更多,但却并没有多少时间去详细了解更细致的内容,很是认真的听着。

    “蕴灵,是修行的第一步。顾名思义,是让身体逐渐接纳适应灵气,潜移默化提升的打基础阶段。共分为九层,前三层没有明确划分方法,理论上无需任何功法即可达到,蕴灵三层等价为正常状态下人体能达到的极限。四层开始逐渐诞生气感,能够感知灵力在体内的流动,进而控制驱使。

    有个不成文的说法,蕴灵四层依照破境的方法可以划分为三种,天、地、人。人,即通过锻炼,或是依照功法一点点打破极限感知到原本无法触摸的灵气,强弱差距极大,无法一概而论;地,依靠天生的灵物等,借助外力强行打破关卡,修炼速度相对较快,也会依照所用的具体灵物获得一些特殊能力,实力有保障,缺点是上限与灵物的品质挂钩,常用于批量生产……;天,这是一个传说,据说只有一人做到,难辨真伪,是否应单独列出来也是个问题,但还是讲一下。”

    诗月竖起了耳朵,她知道这个人是谁。

    两千年前,有人号称“冰仙”,虽不过启明境,却是横扫诸多名宿,世间竟无一人可堪敌手,以一己之力终结仙武之争,行事随心所欲,只凭心中意气,曾遭诸多国度门派通缉,却无人敢于贴上画像,是谓地上仙人。

    这样的人物本应轻而易举登临传说中的仙境,再续写一段传说,可却困于这方天地的上限,为寻这一线生机,屠了世上近乎所有启明之上的存在,断了不知多少道统传承,借众生之力打开世界屏障,承受了反噬而亡。之后又过数百年,才有璇圣从外界降临,传播术法启迪民智。

    咦你问诗月为什么清楚这件事?因为她不知道多少代前的先祖曾随侍冰仙,甚至……她手上的这个镯子,也是冰仙的遗物。

    冰仙打破世界桎梏,让后来人有着更进一步,真正意义上成仙的可能,可在那个时代也手染鲜血屠灭了无数人,致使传承断代启明无踪,整体实力几乎倒退了数百年。历史评价毁誉参半,善恶难辨。

    依照先祖留下的笔记,那位冰仙开天之前就知晓自身陨灭的后果,当世逼近仙境的尚有三位,可无一人敢于逆天而行。冰仙愿为万世开太平,可放不下一直跟随身边的先祖,若是冰仙故去,先祖必将成为众矢之之。

    “既然这群废物只知苟且偷生,不如借性命一用,或许有幸在史书上留下名姓,某年某月殁于我手。”这是冰仙原话。

    平心而论,诗月很羡慕冰仙的自在,无需在意旁人看法,从心所欲。

    如果牺牲是必要的呢?毕竟冰仙只有启明境,仓促之下力量不足也是很合情合理的。

    但那真的需要犯下如此大的杀孽吗?亦或者说,假使必然,就可以被原谅吗?

    承前人恩泽,诗月却是不便分说,道以责己,斯人已逝,以史为鉴即可。

    “相传冰仙生而近道,凡人时观水领悟法则皮毛,以法则驭使灵力,随心而动,蕴灵可败天下九成九聆听,虽有夸大的嫌疑,但冰仙论实力古往今来同境界无争议的第一。当个传说听听也无妨。”

    聆听,即聆听万物之言,感知常人所不及,通天人之门,自此可修习运用各类术法,从天地间汲取灵力,生生不息。蕴灵无法真正意义上运用灵力,即使偶有天资横溢之辈,以那微薄的灵力总量也无法支撑术法完整运行,唯有借用世间原有的灵气,方能显露真正威力。聆听境,才算是褪凡的门槛。

    诗月神情专注,时而露出思索的模样,在一众纷乱的人群中分外突兀,与周围的嘈杂嬉笑格格不入,无声地开着青涩的花。

    放课了,早已不耐烦地学生们一股脑冲了出去。诗月懒得争一时之先,坐在原地,手指轻轻按着太阳穴,脑内整理着先生讲的知识。

    再度睁眼时,人群已走的差不多了,见方先生还在收拾着东西,诗月不由得产生了一丝兴趣,稍微整理下有些散乱的仪容,安静走上前,脆生生的说道:

    “先生,您为什么会上一门不讨喜的课呀?”

    方先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认真听讲的少女,并未直接回答,反问道:

    “这学府也教不了什么东西,整座落雨城也没有一个聆听境呢,你又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才会站在这里呢?”

    言语间毫不避讳地点破了遮掩门面的浮华装饰。

    “图一个心安?”诗月想了想,有些不确定的答道。

    方先生叹了口气,望着窗外的红叶,在余晖中飘落,沉入泥土,像是自言自语:“也许未来会从这里出来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我这点浅薄的见识,能帮他少走点弯路。只要能帮到一个人,我的努力就不算白费。”

    “对了,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诗月不言,借了只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翻过纸扣在桌上,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快步走出学堂。出了门,又探出头,留下一句:

    “有意义吗?”

    也许诗月心里早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