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七次机会 » 第三章 可逆的面试

第三章 可逆的面试

    季新瑶的预感很准确。

    她是最合适的人选,杨子江的确这么想。但是,她的往事还是使一向处事果断的他有了一点犹豫。

    在他们建设青枫叶家园时,杨子江就知道了季新瑶的事儿。

    那个时候,随着原来那位高官因贪腐而落马,季新瑶的名字就接二连三地出现网络上,而且经常成为饭局上的“谈资”。杨子江也在席间听到人们议论过这个事儿。

    看到她投递的简历后,杨子江马上猜到她就是当时人们经常议论的那个女人。要是在平时,他可能不会给季新瑶机会——她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这次来应聘的投简历的人两极分化很严重。应聘智能化养猪场管理岗位的人倒是有二十几个,大多数都是从事生猪养殖出身,对传统养猪技术熟悉和拥有相对丰富的经验。但是从产业层面和消费层面很少有人能表现出自己的系统思考力,尤其是对智能化技术在现代养殖业中的应用几乎没有什么认识。杨子江无法对这些人今后的发展空间进行想象。

    只有两个人的简历给杨子江的印象比较深:其中一个叫党青青,应聘的是助理总经理岗位。另外一个就是这个季新瑶,应聘的是智能化养猪场助理场长岗位。

    从季新瑶的经历和自荐信中,他感觉到她的工作经历是和岗位要求匹配度最高的一个。这次同意面试她,还有一个原因,人们在议论季新瑶的时候,他总会听到一句话——这个女人还是很有能力的。

    如果没有季新瑶以往的事件干扰,凭对她的简历的好感度和这次面试所获得的直观感觉,他可能当场就会给她一个明确的答复。但这次他不能,这件事一定要和周志远再商量一下。

    这时,党青青走进来。打断了杨子江的沉思。

    “您好。”

    杨子江示意党青青坐在和办公桌连成一体的小会议桌一侧的椅子上。“您好。请坐。”

    “请用!”杨子江拧开了一瓶矿泉水递给党青青。

    党青青坐在杨子江的对面。向他点头示意。“谢谢!”

    “为什么会晚到了10分钟?”杨子江没有客套,开门见山。他本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所以从党青青的简历上所获得的好感,也因她的迟到而被打了折扣。

    “我在路上帮助了一个人,所以迟到了。”她非常冷静地回答。

    党青青冷静的态度和她显示出一副理由正当的样子,倒是让他感到有些惊讶。

    “方便和我讲讲具体经过吗?”杨子江表现出一副非常愿意倾听的样子,面部表情还是非常严肃。

    实际上,杨子江已经从党青青的着装上看到了一个“细节”——他想再进一步证明一下。

    “就是帮一个路人做了心脏复苏,所以耽搁了。”她非常简练地回答。看到杨子江的表情,她知道自己可能没有“希望”了。

    党青青回答冷漠,并且没有主动地给他讲“为什么迟到的故事”。反而让杨子江起了刨根问底之意。

    他还想继续追问。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有人给他发了一条信息。

    杨子江用眼睛的余光迅速看了一眼微信内容。他脸部表情顿时发生了变化——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如果说杨子江的脸上的表情刚才还是“乌云笼罩”,现在就是“晴空万里”。

    “好。”他微笑着对党青青说,“不用和我讲心脏复苏的故事了——”他又看了一下党青青的简历,略微沉思了一下。“从你的简历上看,你应该有过做面试官的经历吧?”

    “有过几次做面试官的经历。”党青青还没有从杨子江突然“不追问”的变化中反应过来。她很简单地应答道。

    杨子江笑着问:“从面试官到自己被面试。角色变换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从面试官到应聘者,这种角色互换——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党青青平静地说,“我在做面试官的时候,时刻都在提醒自己也在被应聘者面试。对我来说,面试是双向的。我在面试应聘者,同时应聘者也在面试我。”

    “能给我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认为面试是双向的?”

    “对于应聘者来说,面试官代表的是企业。”党青青想了一下说,“他的言行举止,或者说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不可避免地要折射出管理团队的修养和企业文化。见一斑而窥全豹,直接影响着面试者对企业的判断和评价。甚至直接影响着面试者作出决定,是否选择企业。面试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我赞同。”杨子江毫不掩饰自己的认同。“所以,面试官在考察应聘者的同时,应聘者也在通过你考察企业。”

    “这一点,面试高级管理职位的应聘者时,尤为重要!”扬子江看到党青青露出欲言又止的样子,又特意补充说,“对面试一般员工,同样重要!”

    明察秋毫、其应若响。党青青想到了这两句成语。刚才她本来想说,对应聘者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应聘高级管理职位,还是一般员工。

    党青青看着坐在对面的杨子江,表现出想继续倾听他讲话的样子。

    一定要明确“面试官是在提问”才能回答——这是应聘技巧。如果面试官在阐述观点,这是你调整心态的机会——也是你思考的时间。这是党青青自己总结出来的

    果然,杨子江又若有所思地说:“当我们知道1+1=2的时候,我们就有了逆向思维。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就可以找到难题的突破点。发现新的发展方向,甚至,挖掘出新的商机......”

    杨子江神秘地笑了:

    “面试不只是对应聘者的单项考察。它是双向的,它具有可逆性——我们来个角色互换怎么样?”

    “我来提问?”党青青想进一步判断杨子江话里的意思。

    “对!”

    党青青用平静的目光看着杨子江。她没有说话。

    “需要时间准备一下吗?”杨子江知道她不是在考虑是否接受他的提议。突如其来的变化就是放在自己身上,也需要时间让自己从适应到反应。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她一定会接受这个挑战。

    “好吧。”果然,党青青认真地说,“我建议,我还是作为应聘者,您还是作为面试官。现在进入我提问的环节。可以吗?”

    好一个断章取义式的偷换概念!党青青的提议让杨子江又增加了几分认同感。

    如果党青青把自己转换成面试官,等于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她不了解企业的背景而且又不知道杨子江的经历,无法灵活设计问题。角色没有互换,而是聪明地选取双方认同的问答环节,巧妙的把自己从回答者变到了提问者,这样一来就掌握了主动权。她这样做,杨子江很欣赏。

    “杨总。请问——”党青青见杨子江没有马上反对她的提议,不失时机开始了她的提问。“以您作为面试官的经验来看,应聘者要注意的最重要事项是什么?”

    “着装!”扬子江毫不迟疑地回答。

    “能详细地说明一下原因吗?”

    “面试官首先看到的是应聘者的形象。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马上就会有一个结论:着装得体或者是不得体。”

    “俗话讲,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如果凭衣着取人,那可能就会错失很多有才能之人——”

    “不要再偷换概念。”杨子江笑着用手指了一下党青青。“你问的是应聘者要注意的最重要事项,而不是面试的录用标准——”

    党青青的脸微微一红,但她马上又恢复了常态。“您能进一步详细解释一下吗?”

    “好!”杨子江没有推迟。

    杨子江说,“虽然古语有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是,古语还有云,话是拦路虎,衣是瘆人毛。你的衣着和相貌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送形象给面试官,这是一个立竿见影的第一印象。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将有助于应聘者在和面试官的交流中,继续加深对你的职业素养、工作能力的认同感。另外,着装得体,也是对面试你的人,一种尊重和礼貌。”

    “同时,着装得体也是融入工作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党青青从心里赞同杨子江的观点。她情不自禁地插话道。

    “是的。商务活动对着装更是有一定的要求。”杨子江说。

    “那么你认为,应聘者应该怎样做才能衣着得体呢?”党青青问。

    杨子江想了一下,接着说,“无论是‘椎髻布衣’还是‘穿红着绿’,‘得体’是根本!什么是得体呢?”杨子江自问自答地说:

    “比如说,参加金融业面试时,着装就要稳重。应聘律师,就要做到着装洁净、平整。还有——”杨子江笑着说,“不管是去律所应聘还是在律所工作,最好经常穿浅色衬衣!”

    党青青有点不解,露出希望杨子江做出解答的表情。

    “律师协会对律师出庭着装,是有规定的。要求律师,在律师袍内——必须要穿浅色衬衣!”扬子江笑呵呵地一语道破。

    党青青也笑了。她想到了一个问题。估计杨子江对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

    “那么,请杨总评价一下我今天的着装是否得体呢?”党青青半真半假地笑着问。

    党青青穿了一身浅灰色的西服套装,西服里面是淡粉色的衬衣。

    “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了!”杨子江提醒了一句。实际上他是在斟酌如何答复这个问题。

    “你的着装是得体的。但是,有瑕疵。”杨子江一副很认真的样子说到。

    “瑕疵?”党青青轻声地重复了一句,一脸困惑的样子。

    杨子江笑了。“但是现在没有了!”

    党青青更加疑惑不解。

    “在你刚走进我办公室时,我认为是瑕疵。后来这个‘瑕疵’反而为你加分了!”杨子江的脸上竟流露出了赞赏的表情。他笑着提示说:

    “这个瑕疵,让我判断你的“心脏复苏的故事”是真的。后来,我又得到了充分证明!”

    党青青恍然大悟。在商场门口给那位妇女做心脏复苏的时候,由于双膝跪在地下,所以裤子的膝盖部位有了一些灰渍。后来,她曾仔细地对这些灰渍进行了“处理”,但不可避免地还是留下了一些痕迹。

    党青青暗暗佩服杨子江观察入微的洞察力。但她还是有点不明白,又不解地问道:

    “您刚才说得到了充分证明?”

    “我刚才还说了,上一个问题是最后一个问题。”杨子江笑着提醒她。

    “好吧。但是——”党青青拿出一张上边写了几行字的纸。“我这里还有几个关于我们企业的问题。”

    “好。你不用念,拿给我看吧。”杨子江伸手接过党青青递过来的那写着几行字的纸。那张纸上写着:

    一、现在很多企业纷纷进军康养产业,青枫叶家园如何凭借先发优势对现在的模式进行提升和复制?

    二、如何利用青枫叶家园的资源禀赋,统筹布局、图谋更大的发展?

    三、是否有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和引擎进军生命科学或大健康产业,打造健康科技项目的顶层设计?

    ......

    杨子江看到这张纸上的问题,心里十分高兴。作为应聘者,要善于向面试官提问题。这是争取面试成功很重要的一步。向面试官能够提出恰当的问题,不仅反映了应聘者十分重视这次面试,而且通过问题也可以反映出对战略层面或企业管理层面的思考力、分析力......

    杨子江说,“这些问题提得很好!有深度也有广度。但是,回答的内容量也很大——”杨子江沉吟了一下。“有些问题现在还不太好说。”

    党青青点头表示理解。这里面可能涉及到一些商业机密或者是现在不能对应聘者“说明的问题”。她之所以问这些问题,是因为从收集到的公开信息里,她还不能十分清晰地做出分析结论。

    “我看这样。”杨子江说,“在第二轮面试时,我们再说这些问题——”

    “您是说我已经进入第二轮面试?”党青青不失时机地追问了一句,尽管她对今天的面试结果已经有了明确的判断。但她还是要正式确认一下。

    “具体面试时间,两天内,就会通知你。”杨子江说着站起身来。

    党青青也站起来,并把椅子归放到了原位。杨子江看到了她这个动作,微微点头向她示以微笑。这个微笑包含了送别和赞赏之意。

    “谢谢!”党青青向杨子江点头示意,转身向门外走去。她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对着杨子江,非常诚恳地说: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愿意去服务委员会工作——”

    “我们一定会考虑你的岗位意向。”杨子江毫不迟疑地回答。

    他看到党青青走出门,脸上真正展开了笑容。

    刚才在面试的时候,手机上那条信息是周志远发给他的——

    党青青迟到的原因我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