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遣秦记 » 第29章:夺取沛县!

第29章:夺取沛县!

    半个月后,白云帆终于押运着粮车来到芒砀山,虽然没有武器盔甲,但好在大家每天都有饱饭吃,还是很乐意跟着刘老大起义闹革命!

    不过,这儒墨两家以及加上刘老大的那帮老百姓,基本有好几千人,虽然战斗力是没有多少,但吃饭却一点也不弱于正轨军多少,占山为王下去肯定不行啊!

    白云帆主动提出来问题。

    “大哥,我们现在必需要找一个根据地,能让我们几千人可以维持下去的地盘。”

    刘老大笑着说道,“还是老弟考虑周到啊!”

    看着刘老大对白云帆如同舔狗的笑容,张良心里一阵恶心,这家伙完全就是有奶就是娘啊!

    “报,沛公!山下有人前来求见!”

    刘老大心生凝惑,这又是那个穷亲戚来投奔了吗?

    “诶,反正现在队伍也壮大起来了,多一个虱子不痒,那就召进来呗!”

    来人一路上山,沿路安营扎寨数百座,秩序井然有序,沿途设防恰到好处,让来者叹为观止。

    走进中军大营。

    营帐内,有穿白衣的文人,有穿黑衣的武者,正在商讨着事情,刘邦依然痞里痞气的坐在中间,座下是一个用木头桩子,还有一只脚弯着腰踩在上面。

    刘老大抬头一看,顿时喜笑颜开,“哈哈,原来是萧何老弟啊!欢迎欢迎。”

    此话落入白云帆耳里,立刻抽离目光看向来者,国字脸,头束短髻,一把长髯。一席青衣,俨然看着就像一个府衙里办事的师爷。

    萧何看见白衣男子盯着自己,于是不解的问道,“先生,有何事这般看着在下。”

    “你是萧何?”

    白云帆急迫的问道。

    萧何点了点头,“正是在下,请问兄台与我可之前可有交集?”

    “喔,不,只是久闻萧大人盛名,且听刘大哥多次提起,便很是仰慕。”

    白云帆自知这汉朝的三大开国功臣之一萧何是任何一位学过历史的都知道的家喻户晓人物,但这不能明说,于是便借口刘邦之口托出。

    而萧何也很是意外,“原来你就是刘季结拜的兄弟啊!失敬失敬!”

    两人一番客气之后,然后刘邦又向大家介绍道。

    “这是我的发小萧何,我们从小到大,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他从来不嫌弃我,只要他有一口吃的,就不会把我饿着。”

    “要不然,我早就饿死了!”

    顿时引来大家哄然而笑。

    刘老大然后又向萧何介绍了张良,儒家及墨家等重要人物。

    聊了一番之后,大家已有了解,话匣子也随之打开。

    萧何感叹道,“唉,真是相见恨晚。天下苦秦久矣,萧某早就有一腔热血,为天下苍生计。”

    白云帆立即安慰说道,“萧大哥果然大义凛然,云帆佩服。”

    “萧何老弟,此番来了,就和我们一起起义吧!何必受那沛令畜牲的气呢?”

    刘老大脸色很是豪爽的劝道。

    萧何思量了一下说道,“我正有此意,但现在萧某有一凝虑,现在这么庞大的队伍,在这山上也不是长久之计啊!可想找一个地盘长久安身立命之所。”

    “老弟啊,你我英雄所见略同,想到一块去了,我们也在正找地盘安身啊!”

    刘邦拍这萧何的肩膀说道。

    众人也是尴尬的点头同意。

    论泄密和抢功,刘老大是第一名啊!这些计谋你想了吗?如果不是我们,恐怕早被其他的流寇草匪干掉了。

    这很让张良无语,但是还是憋在心里。

    而白云帆就没有这些顾虑,毕竟萧何他是了解的,基本和刘邦穿一条裤子,只会为刘老大好,绝不会背叛。

    萧何微笑着继续说道,“我到有一个地方,不知愿去否?”

    “老弟,有何宝地,快快说来!”

    刘老大急迫的问道。

    萧何对刘老大说道,“沛县,我愿以做内应!”

    白云帆和张良打开地图,看了看沛县的地理位置,相距现在的芒砀山只有一两百里,且面积很大,有泗水河相守,粮食充足,水源充沛。足可以养兵待战。

    白云帆向刘老大点头示意,比着OK的手势。

    刘老大会意,拍着脑门,“诶,老弟,你看我怎么忘了呢!沛县是我的老巢啊,还有什么地方比这儿更合适呢!”

    两人商定,预谋沛县以定之。

    “待刘兄军队到达沛县,我定开城相迎。”

    萧何立即拱手说道。

    刘老大兴奋不已,“老弟,只要我们顺利进城,我给你记头功。”

    在萧何临走之际,还把OK的手势交给他。

    “老弟啊,你只要叫人在城门上比划这个手势,我们就冲进来。”

    萧何此时才明白过来,刚才韩信老弟对刘邦比着一模一样的手势,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看来这部队的谋事人是白云帆,不是刘邦啊!

    自己刚来山上的时候,还奇怪了,这军队管理的井然有序,刘邦那有这才能啊!

    顿时豁然开朗,明白这一切了。

    感叹道,“真是奇人啊!”

    在整理好军队之后,行军五、六日后,终于来到沛县。

    几人站在城外数里的石头坡上,刘老大兴奋的大吼一声,“沛县的父老乡亲们,我刘季又回来了!”

    这阵势,犹如几百年之后高中的状元,回乡探亲犹如光宗耀祖。

    可惜,这是造反啊!

    但在眼下,各地基本上都是,“杀县令,占城池!”造反已经代表能力的体现,正义的化身。

    刘邦这几千人,已经在当地算是比较庞大的势力了。

    突然,有几个人从坡下求见,并大喊着刘邦的名字。

    “我要见沛公刘邦,他叫刘季,我们是发小,好兄弟!”

    众人一听,于是上报。

    “大哥,临战时期,一定要小心!”

    白云帆提醒道。

    刘邦点了点头说道,“收缴武器,押上来。”

    只见来人居然是萧何和其策反的几名老乡,分别是曹参、任傲、夏侯婴、周勃。

    萧何无奈的说道,“对不起,沛公,萧何无能!”

    之后,萧何将消息败露,慌忙逃出城的事仔细告诉刘邦。

    “这狡猾的老狐狸,想杀我兄弟,我定叫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刘老大咬牙切齿的说道。

    刘老大也挺鸡贼,这不是有一大帮兄弟的情况下,这事也就忍了,闭口不谈。

    但现在是人多势众,展现报复的时候到了。

    沛令得知萧何叛变之后,便派三百人前去捉拿,但人已经跑了,无奈,只有先把城门关闭,以防刘贼进城。

    此时,沛令府里。

    “报,大人,城外有数千流民,说要入城讨饭,叫我们打开城门放行!”

    门吏报告道。

    沛令脸上已经抽搐,急火攻心,“这那是流民,根本就是反抗军假借流民身份想偏开城门,顺利进城杀了本官,然后占据城池起义。”

    “不行,不能打开城门!快去城门守着,不能放进一个流民。”

    沛令急促大喊道。

    白云帆担心的说道,“骗城这招可能不行了!最近杀县令,占城池的流言蜚语四起,未被占领的都警戒起来了。”

    “你们这帮读书人,狡那么多脑汁干什么,看我的。”

    刘老大说完,便急书一封,“叫人抄个几百份,射入城中,明日便待城开。”

    次日,果然城门大开,并且传来消息,沛令已经死了。

    原来这开城门之人是刘太公以前的一个仆人,名叫彭祖。在城内做了侧应,杀了沛令,逞天未亮,偷偷开了城门。

    并且,这次收获颇丰,从沛令家里搜出不少财务,秦制青铜币数万,白银百两,黄金五十两,珠宝首饰一箱。

    可是沛县的钱粮储备却稀少的很,钱财数千,粟粮万石。

    白云帆看着这点钱粮,摇头说道“不行,这点钱粮根本消耗不了多久!”

    “老弟,这个简单,现在我们有沛县这么大个地方,还怕筹集不到粮食吗?”

    刘老大哈哈大笑道。

    白云帆意外的看着刘老大,“喔,大哥,你有什么办法?”

    刘邦手指比划个三说道,“粮税增加三成,让士兵带着武器一家一家的收粮,沛县这么大,至少也有几万石的粮食吧!”

    “沛公,万万不可,百姓苦秦久矣!尚且余粮不足,怎可加收税收呢?”

    张良劝解道。

    刘季很是不悦,“我们帮他们保护家园,在战场上拼死拼活的,他们拿点粮出来怎么了?”

    白云帆随后劝道,“子房说得有道理,百姓本就家底凉薄,税赋切不可增加,否则民众必然闹事,到时候会引起民变,不利于以后的管理。”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买!”

    萧何站出来说道。

    大家达成一致,只有刘老大有些舍不得,看着这些亮闪闪的金银珠宝,都还没享受过呢!

    大家都哈哈大笑。

    白云帆对刘老大安慰道,“大哥,这沛县都是你的城池,沛县的百姓就是你的百姓啊!你怎么能舍不得一点钱粮呢?”

    “老弟啊,老哥没看错你,还是你有远见,你这番话好有道理,我现在多少也是一城之主,我要看开一些。”

    “老弟,你尽管安排,大哥一切听你的!”

    刘邦也顿时豁然开朗,不再纠结。

    最后,在大家共同认可下,白云帆为统筹官,做一切事物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