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遣秦记 » 第20章:儒家!

第20章:儒家!

    为了救子房,白云帆自然免不了也要跑一趟,不过白云帆还是很感兴趣,见一见儒家学院也是幸事。

    张良脸露难色,“云帆兄,你现在这个身份进入确实有些不便,你看,可否使用一个化名。”

    白云帆点了点头,很认可张良的提醒,毕竟两人虽然都是逃犯,但人家毕竟还是儒家弟子。

    白云帆自然也很高兴,这取化名容易啊,用自己名字嘛!这样多自然啊!用韩信这个名字多少还是有点隔应,毕竟自己只是名备用选手,冒名顶替韩信的身份。

    于是,老白就用本名白云帆,作为张良的幕客进入儒家学院。

    白云帆很快想到了救张良性命的方法,两人一番交流之后,确实可行,两人便开始分头行动。

    而儒家学院彻底沸腾了,张良的归来如同老师荀夫子的预言如期而至,让大家都没想到,以为之前荀夫子只是帮弟子拖延时间罢了,这到让大家很是意外。

    不出意外,张良回来的第一时间便是接受儒家七杰的讨伐。

    加上张良,儒家共有八杰,儒家八杰实为儒家八派,虽都出自于至圣先师孔子,但经过儒家学院的演变,又分成了很多派系。

    如下:

    子张之儒颛孙师,字子张,主张义信之学。

    子思之儒孔伋,字子思,主张诚之学。

    颜氏之儒颜回,字子渊,主张悌恕之学。

    孟氏之儒孟仲子,字子明,主张仁政之学。

    漆雕氏之儒漆雕开,字子若,主张勇之学。

    仲良氏之儒陈良,字仲良,主张仲尼之学。

    孙氏之儒张良,字子房,主张礼法之学。

    乐正氏之儒乐正克,字子正,主张智教之学。

    儒家八派以子张之儒颛孙师为首,颛孙师虽为人正直,但过于偏激,好在儒家学院以才学为尊,颛孙师倒也配得八杰之首的称号。

    “各位,大家对张良师弟的此次做法有何看法,都请畅所欲言!”

    颛孙师郑重的向大家征集意见,毕竟儒家向来是八派齐治,定决策则以多胜少的方式决定。

    八杰到齐,众人反到没了意见发言,毕竟张良还是荀夫子的嫡传弟子,人家到老师那儿告你一状,老夫子就针对你穿小鞋,那其余七派不针对你吗?

    颛孙师心里真的想骂人啊!这一个个兔崽子,之前不是意见很多吗?现在一个个装鳖孙。

    而张良却是一心优哉游哉的在一旁喝着热水。

    “好了啊!各位,也不为难大家,这事我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牵连儒家。”

    众人也是长舒了一口气,放心了不少。

    有的暗自感谢张良师弟如此识大局。

    也有的人暗骂张良自大无脑。

    但也有师兄担心张良如何度过难关!

    唯颛孙师一脸气愤,大怒道:“你摆平,说得好听,就你一条性命够秦始皇泄气吗?你可是要人家命啊!生死大敌,他不斩草除根,谁知道你还有没有同党啊!这么简单的道理,你岂能不懂?”

    在坐各人又是一惊,恍然大悟。

    张良则打了个响指,“子张师兄说得不错,这袭君者夷三族,亲戚,朋友,上下级隐瞒不报者按连坐处理。”

    众人听得心惊胆颤,那现在罪犯就在学院,如果我们不报告给官府,那岂不就是在私藏罪犯,比连坐还严重,如说暗通款曲。说不定还能定上同党连诛啊!

    本来是来安慰众师兄弟,让大家放心,却让颛孙师的几句话完全堵死了,只好做罢,“果然是不要和偏激者辩论啊!”

    张良没在理众人,而是去藏书楼拜见了老师荀夫子。

    “子房拜见老师!”

    张良弯腰恭敬的拜道。

    荀夫子正在摆弄书简,看了眼张良问道,“子房啊!最近听你哪些师兄说你袭击了秦王,可否有此事?”

    “老师,确有此事,不过,弟子也是为了报仇!”

    张良不假思索的说道。

    荀夫子脸上露出一丝责怪的意味,“子房,明知事不成而为之,为何啊!”

    “老师,有仇不报非君子也!于我,是为不忠不孝。”

    张良激愤的说道。

    荀夫子点了点头,又说道,“你可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张良也点了点头,“学生现在知道,不过,老师,学生想问你一个问题!”

    荀夫子脸色一变,开始放下书简,郑重的看向这位学生,好像和以往不同了。

    荀夫子还是点了点头,示意说下去。

    “学生此次行刺秦王,也并非全部为了一己之私,秦收复六国,天下一统,本该开天下万世之太平,为黎民百姓谋安生。”

    “我却看到,大秦到处饿殍,浮尸千里,白骨露于野,亲人待不归。”

    “这样的君还是百姓拥立的君王吗?”

    荀子陷入沉思,并没有直接回答张良。

    “老师,你认为君与民,孰轻孰重?”

    张良对老师问道。

    荀夫子沉思回想,随后缓缓说道,“如果是孟子舆,则肯定会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随后荀夫子脸色一变,透露出一丝忧郁,叹息道。

    “这样的人,不为君王喜,何谈为天下计。”

    “子房,历史更迭,朝廷更换,无非就是换一任君主罢了!你觉得刺杀了秦皇,会改变秦朝廷的现状吗?”

    张良陷入沉思,久久不敢回答,因为这个问题,张良从来没有考虑到的。

    正如老师所说,刺杀真的有用吗?难保下一代君主还是如此!

    张良思量无所得,还是向老师请教道。

    “学生愚钝,请老师教我。”

    荀夫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子房,君不以民为社稷,而民必反;民不以君贵,天下大乱;君以民为社稷,则民以君贵。”

    “为师送你最后五字法决,可保儒家后世昌盛。”

    “老师请讲,徒儿虚心受教!”

    张良恭敬的回道。

    “《天地君亲师》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这是基础法则,不可荒废。”

    荀夫子闭眼默念,传授之后便起身离席而去。

    “诺,子房知道了,多谢老师!”

    张良沉思片刻,回想老师话语,却是感悟良多。

    而老师的这番话也对张良以后的中心思想从新有了定位,张良觉得老师说得很对,既要孔孟的以百姓社稷为重,也要天地君亲师的尊卑有序,否则你空有大道理,也不能得到重用。

    “老师,这便就是你为儒家以后指明的大道吧,恐怕这些年,儒家能在王朝更替中发展到如此势头,你的看法和拥护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后的儒家也将从老师的基础上发展的更加壮大。”

    张良在藏书楼拿到资料后便返回到学院,白云帆立即打招呼着。

    白云帆微笑着,“张良兄,为何发愁?”

    “云帆兄,你叫我子房即可,称兄授之有愧!”

    白云帆欣然答应了,毕竟古人都是这样称呼的,都是有字号,不可直呼大名,一是更为亲切,二是不会冒犯别人。

    随后张良又叹息道,“云帆兄,老师为我解惑不少,此次我受益良多,真该为你引荐的。”

    白云帆笑着说道,“不急~,荀夫子是有名的大儒,老师以后再见也不迟,我肯定要有所准备,才能不显突兀,免得冒犯了夫子。

    “云帆兄果然想得周到,是子房想得简单了!”

    张良苦笑得摇了摇头。

    “对了,估算时间,蒙恬的军队只要五六天就到东郡,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白云帆提醒道。

    随后又拿出一块较为粗糙的玉壁说道,“这是三年前东郡为了荧惑守心事件祈福的沉江玉壁。”

    张良惊讶,“你是怎么从江里打捞起来的。”

    白云帆微笑着说道。

    “其实这很简单,当年沉江的玉壁不少,有少量的玉壁被洪水冲到了下游的江畔,当地人便捡来拿到黑市上贩卖,这种玉壁由于是祭祀用品,买家并不多,很容易收集到。”

    “你呢!在藏书楼拿到当年的资料没?”

    白云帆又问了一句。

    张良佩服至极,又拿出儒家藏书楼收集到的资料,一份拓本,一份资料说明,这是三年前,二百二十一年,秦朝统一六国后第一个统一年份,也称始皇元年。

    天降异象,出现荧惑守心,东郡降落一颗巨大的陨石,上面出现着用小篆书刻的文字,刻着“始皇帝死而地分!”

    当时儒家学院是文字编纂和管理方,自然也就收留有拓本和资料。

    张良有些担心,“云帆兄,这玉壁有这么厉害吗?”

    白云帆笑着说道,“我们这位陛下迷信长生这一套,这玉壁只是药引,这刻的字才是药,药和药引双管齐下,必有奇效。”

    在玉壁上刻好字后,白云帆令人差遣送去秦皇宫。

    五天后,门外进来弟子前来报信,说秦军来了,已经包围了儒家学院。现在所有人都不能进出了。

    “子房,没想到蒙恬的速度比我预料的还要快上一天,从这到秦皇宫,至少六天快马加鞭才能一来一回,你无论如何要支撑住今天,明天应该就有召令到达东郡。”

    白云帆提醒道。

    张良点了点头,表示肯定。随后便出门去见秦军大将军蒙恬。

    一身金鳞梭子甲,坐下铁骑汗血马,手提凌云破天枪,不教胡马度阴山。霸气侧漏,庄严肃穆。此间唯有大将军蒙恬可震慑这大秦第一骁骑军。

    “张良先生,今日奉命前来,请先生随我走一趟吧。”

    张良拱手致敬,“蒙将军武艺高强,天下世无双,张良不会傻到潜逃,请将军放心。”

    “但子房有个不情之请,此去定是有去无回。愿将军看在老师荀夫子和儒家的面子上,恳请将时间宽限半日,明天早上出发,我好为老师尽孝告辞。”

    蒙恬脸色露出一丝为难,这半日到不是很多,连日来,兵马都未休整,恐有疲乏,于是还是答应了张良的请求。

    秦始皇嬴政看后神秘人献上的玉壁大吃一惊,这玉壁上面刻着“亡秦者胡也”。这不尽让嬴政想到三年前的荧惑守心事件,东郡掉下的一块陨石上也有如此字迹,上面刻着,“始皇帝死而地分”。

    赵高回道,“陛下,根据记载,这块玉壁正是三年前东郡的沉江玉壁。就是为荧惑守心祈福用的。”

    嬴政刚开始是害怕,随后脸色又有一丝兴奋,“这难道是上天给朕的提示,是要防患胡人对吗?”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这个答案肯定是上天念陛下的功劳而给的提示,来破解荧惑守心的预言!”

    赵高恭维道。

    嬴政脸色大悦,兴奋而又迫切的问道,“赵高,那个神秘人还有没有什么提示,你快给朕说说,看有没有长生的什么秘诀。”

    “陛下,那神秘人说,张乃天姓,不可乱动,否则会再次引下祸端的。”

    赵高紧张的回道。

    嬴政思考了片刻,点了点头,“难怪张家五世为相,经久不衰,原来是上天照顾啊!不杀,朕不杀便是。”

    嬴政欣喜若狂,发令道:“赵高,传令蒙帅,胡人来犯,边关告急,请速速前去支援。”

    “那儒家那边呢?”

    赵高不解的问道。

    嬴政漠不关心的样子,“交给公子扶苏,他不是喜欢儒家那套嘛!让他势必查出藏在儒家的墨家余孽。顺便让他再敲打一下儒家那帮自以为是的文人。”

    “诺!”

    赵高脸上紧张的神情消散,随后露出一丝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