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三剑斩仙 » 观主的笔记

观主的笔记

    刚好宋炀要出去转转,所以在游玩的同时,如果把寻药和游玩并在一起,对宋炀来说也不影响。但在出发之前,宋炀还想去一趟山上,那么多年没去过,现在即将远游,最后再去看看。

    想到上山,宋炀突然想到老道留下的油纸包裹中的那本日记,当时老道在信中特意强调未成年之前,不可打开。现在自己已经十六了,按照传统的理解,已经到了成年,符合老道说的条件要求了。

    于是,宋炀走回自己房间,掀开挂在床头的那副“剑”字,字后面被宋炀用龙镂剑挖了个小凹槽,刚好平放进油纸包裹。宋炀伸手拿出包裹,一层层拆开,里面漏出那个日记本,依旧完好,就像当时宋炀他们刚发现的时候一样。

    此时的宋炀不再需要月寒子帮他识字了,打开日记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毛笔书写,方方正正的小楷,落笔干净利落,笔画苍劲有力,这一页竟然没有一处修改,相反宋炀的字跟这些相比,就感觉依然还是个刚会提笔的小娃娃。宋炀没有着急看内容,而是连续翻动下面的纸,发现所有上面都是同样的一分没有修改的地方,只是笔记的前半部分是用的毛笔,后面一小半改用了钢笔,最后一小部分是铅笔,同样的字体,同样的笔迹。

    宋炀翻了一遍之后,便开始从第一页开始读起来:

    何为修行,怎么修行?

    开头八个字,让宋炀愣了一下,观主竟然也会有这样的疑惑,那么观主在写这个笔记的时候,是什么修为,他必然不能像宋炀这样是个二把刀吧,想当初打通任督二脉被月寒子折腾的够呛。

    紧接着的内容便是在讲述修行的最基本原理,这无异是宋炀现在最缺失的,也是最需要的,宋炀开始逐渐认真阅读起来。

    修行,在脱凡之前,核心在于藏气于体。何为“藏气”,就是通过特殊的功法,对吸入的人气进行凝练,就像炼铁一样,不断的去芜存菁,只有凝练的人气才会被人体细胞吸收,这就是所谓的“藏气入体”,何为“脱凡”,便是在没有凝结金丹之前,人气只能藏于人体细胞中,但是凝结金丹只有,人气便可以藏于金丹中,而且金丹对于人气的存储量远非人体所有细胞对人气的存储量。也就是修行的依赖,从人体肌体转为金丹,这就是摆脱凡人肌体的依赖的“脱凡”。

    功法不同,凝练人气的速度、效率和质量也会不同,下品功法凝练人气的速度仅为中品的一半,但上品功法的凝练速度却是中品功法的三倍有余;同样,下品功法凝练一周天的时间是中品功法的两倍,但上品功法凝练一周天的速度仅为中品功法的三分之一;哪怕都是经过三周天的凝练,细胞对下品功法的吸收率也只有中品功法的一半,但上品功法却是中品功法的三倍;综合算下来,其实相当于中品功法优于下品九倍,上品功法优于中品九倍。

    人体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合计720个穴位,下品功法最多能够打通人体52单穴,中品功法可以最多打通52单穴和309双穴,上品功法却可以最多打通全身720穴!所谓凝练一周天,就是让所吸收的人气,按照功法运行路线依次流转入自身已经打开的穴道,通过功法引动各个穴位进行人气的凝练,人气从舌下两侧金津玉液穴入,再到从金津玉液穴出计为一周天,如果打通50个经外奇穴,则人气除了从金津玉液穴入外,还可以借助这50个经外奇穴辅助吸纳,届时所吸纳的速度会不可想象!

    同时,随着功法的品级越高,人气流入的穴位越多,可以进行凝练的周天数也就越多,道理很简单,52个人干活,和720个人干活,每个人所进行的体能消耗必然不一样。下品功法最多凝练九周天就是极限了,中品可以做到七七四十九周天,上品则最高可以达到九九八十一周天!

    通过功法强化肌体功能,一方面强化肌体穴位强度,另一方面强化肉身强度;前者提升人气凝练效率和质量,后者增加人气存储能力;通过功法打破常人对于人气的吸收和容纳极限,但随着修为的提升,身体细胞中存储的人气会越来越多,修为越是高深的人,细胞代谢速度就会越慢,最直接效果就是细胞寿命的增长,细胞代谢越慢,自身人气的流失也就越少,这也就是为什么寿元与境界有直接关系的原因。

    同样在修为提升的过程中,功法不一样,人气对肌体强化的部位侧重点也会不一样,比如宋炀的五行拳,侧重于对身体五脏的强化,自身外表并没有产生精瘦的肌肉,当然由于月寒子的不靠谱,也在打通任督二脉之前,顺带强化了下六腑。

    而肌体强化的最大外在表现就是做到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可以控制心跳速度,增强五官感知度,随心念控制身体任何部位。

    然而在古往今来修行的过程中,对于人气的吸纳途径慢慢就有了分歧,对于提升极限的方法也有了很多的演化,也就出现了不同的门派和功法,才出现了功法的上中下品之分。然而,分歧产出不可怕,百花竞放更是一种繁荣的表现,但是慢慢出现的其中一种认知和流派才是最可怕的,那就是掠夺。

    自然的修行,就是通过自身功法和日复一日的吸纳,不断炼人气为己用,最多也就是效率和质量的不同,但正是由于效率和质量的不同,使得一些人在某种偶然的机会下找到了捷径,于是掠夺派系就出现了,掠夺派系的出现,虽然加快了修行界的进程,但是也打开了罪恶的大门,使得修行界出现了食物链体系!

    这个派系中,在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和实践中发现,对自己有信仰或者早期叫做信任的行客,修行者就可以在与香客接触的过程中,吸取少许香客自身的人气,而且这种人气甚是精纯,虽然一次只能吸纳极为细少的一丝丝,并且每天只能吸纳一次。

    于是,大量的修行者开始顺着这条路涌入进去,不再静心地在观中打坐、参悟,而是下山疯狂的发展自己的信徒;随着时间的推进,又有一批人觉得这样依然他们,因为身为修行者、要大量发展信徒,自然不能时刻呆在一个香客身边。

    所以他们发明了焚香留气的东西,也就是我们看到香客在道观中上的香,香客在上香的过程中,就会被香留下自身那一丝丝人气,这样就可以批量地留下香客大量的人气,还可以在香燃尽之前随时取用。

    但,这依然不能满足其中一些人的需求,因为这些精纯人气留存的时间太短,超过这个时效,就自动溢散于天地间了,有时候这些人下山发展信徒,便会错过吸纳的时间,于是便有人发明了福禄,修为达到一定境界之后,便可以自己刻画福禄,福禄可以与修行者跨空间联系,可以理解为是该修行者的一个个微小的分身,这样修行者就可以通过这分身,随时取用香客身上的那每日一丝的人气。

    再到后来的时候,有修为更高深的修行者发现,修行者身上的人气也可以被吸收,而且随被吸取者修为越高,每日可吸取的量也会越大,于是整个修行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宋炀看到这里,被震惊的无以言表,他学习的时候,知道什么是食物链,知道在一个圈定的范围内,就会有一个小的生态圈,所谓草长于大地,吸取大地的养分,虫子吃草,鸟吃虫子,野狗捕食小鸟,豹子吃狗等等,但是没有想到修行也是这样!这也难怪老道三令五申嘱咐宋炀,未成年之前,不可看笔记。

    宋炀看到这里都觉得自己是一只小虫子,还好从小到大,自己这只小虫子一直藏身在最下面的树叶下,要不然都不知道会不会变成别人的食物或者养分。何为修行?掠夺即为修行!试问,在一个现成的馒头和一把小麦面前,谁还会选择按部就班的播种、除草、收获、磨面、和面、蒸煮、出锅然后再啃自己蒸的馒头?宋炀自问,如果换做是自己,他也会第一反应选择馒头。

    宋炀看向月寒子,月寒子比划道,我不知道人类修行界的这些弯弯绕绕,我们修行可以借助月华加速人气吸收,吸收的快慢仅与自身修为高低有关,不需要在体内多次凝练。

    接下来,宋炀也陷入了另一个思考:

    观主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是按部就班修行的人,还是掠夺派系的人,如果他是掠夺派系的人,他又是处在食物链的什么层次,或者说他会不会自己制作福禄?

    还有就是当初仙魂曾很吃惊地说,云上山是齐天剑派,那么齐天剑派是掠夺派系吗?或者说掠夺派系已经是主流了?人界还有没有按部就班修行的门派呢?

    宋炀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山顶好好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