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尘事依旧 » 第十三章失传外经再现世 忆誓守夜至天明

第十三章失传外经再现世 忆誓守夜至天明

    二更天,柏林才漫长的淬体中睁开眼,仍坐在鼎中。鼎中的药液尽数入体,鼎中仅余下些残渣。李华也难得晚上未睡,选择盘坐冥想。感知到柏林醒来,也睁眼望去。

    柏林感叹身体奇异的力量正在流转,“这就是灵力?”整个人显得有些兴奋,双目有神,气平和顺。

    李华瞥了瞥柏林,也懒得管这个亢奋的家伙,也不冥想了,翻身就入梦了。接触新鲜事物吗,兴奋难免的。

    次日清晨,四人吃着早饭,高玮一直大量着柏林,把柏林瞧着都有些发毛。

    “师父,你这法子真厉害啊,我啥时才能学啊?”高玮问向李华。

    “你……至少……也得有……基本医理……啊”李华低头喝粥,高玮从拜师后就开始叫李华师父了,但这么喊着李华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总有那么点“负罪感”。

    “差不多了,你以后不用去猎杀了。”老者喝完最后一口粥,瞥了一下李华,淡淡说到,然后起身离桌。李华皱了皱眉,也没说什么。

    饭后李华先给柏林施针,柏林虽然有了药浴洗身,身体强度得到加强,但突然体内涌入那么多灵力,整个身体还是有些支离破碎。浑身骨头虽然被李华都接上了,但仍有连接不和之处。李华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得通过施针来缝缝补补他的身体,并以药浴加以滋补。

    至于高玮,李华直接将那本在镇上买的《内外经》丢给了她来看。冲她这句“师父”,至少也要教点东西,对吧?

    看到那本《内外经》,老者倒是瞧了一眼,用微不可闻的声音嘀咕了一句:“那老头还真舍得啊!把这本都送出来了,呵呵。”然后转身出去了。

    高玮看到那本《内外经》甚是吃惊。“师父,你居然有《外经》?这个不是失传了吗!我能看?”

    《内外经》分为《内经》和《外经》两部分,《内经》那一部分教为普通,以前医老头也给他学过,没什么大稀奇之处,而《外经》也是他第一次读,内容则让人惊异,内多有奇异之医术,可以说是李华闻所未闻的之术,但所谓“失传之书“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些。

    “没事哈!”嘴上这么说,李华还是有些心疼。

    “师父万岁!”高玮则很开心,虽然没学过医术,但出生大家族的她还是对《外经》之重还是有所耳闻,能学此书,可比那让柏林成窥元境之术。

    李华则在未在意,他在怀疑镇上书店那老者又是什么人物。出手送如此失传之书,他可绝不信此人是泛泛之辈。

    继后半旬,李华每日给柏林施针,并对高玮所学之惑予以解答。

    半旬后,柏林的骨头已经完全恢复,李华就开始教他武技。

    所谓武技,不过就是对自身所修的输出,一个武技强弱对同境强者影响则是巨大的。

    “大陆武技又称体术,分为浮生、流岚、殇阳、至臻四级,想越级修炼可以,但弄不好就是走火入魔。”李华给柏林解释着:“我现在先给你一个浮生级的,叫蛇吞四象,给你先练着。”于是,就演练了几遍蛇吞四象给柏林。

    接下去的几天,柏林就天天练习这个所谓蛇吞四象。

    每日拳碎山巅,让柏林初尝修炼者的异。

    蛇吞四象渐渐熟练,李华又教了些别简单武技,例如口袋空间之类,以及流岚武技——蛟化龙行。蛇吞四象、蛟化龙行本身就是一个套技能,不过令李华好奇的是柏林似乎修习这套武技很有天赋。

    当然岐山四老不知为何,竟拥有相当大量的武技,这也使得,李华也、了解精通相当多的武技,教起人来也可谓手到擒来。

    不日,柏林身体还有武技似乎都渐趋巅峰状态。

    “虽然是邪术,不过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窥元境都圆满了,半旬已超过我两年的苦修了。”李华看着也是羡慕,虽然他所谓的“苦修”似乎和苦修本身不怎么搭边。

    这日巳时,四人吃着烤肉,老者忽然来了一句:“恢复的差不多了就去吧。”

    闻此言,李华、高玮和柏林三人都愣了一下。也是,三人自从逃入祁云山脉深处,并在此借住已有一旬的光景。身体状况早已调整的差不多了,高玮还开始学了医术,柏林也成了窥元境。老人的“驱逐”是对的,该回去了。

    老人说完,转身走出屋外。至屋门口,又来了句:“过会儿走,就不用和我打招呼了。”然后就走了出去。

    李华三人到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吃完便准备离去。至院中,几日里老者一直在院中煎药,这会儿也不知去了哪里,偌大的院中空无一人。李华见状,则向屋子空行一礼,高玮、柏林见状也跟行了一礼。几日相处之情、落崖治伤之情,当行一礼。三人转身出院。

    三人离开之后,本就空无一人的院子更显空旷。老者忽然出现在院中,望着院门若有所思。山中忽然传音而来:“那三个小家伙终于走了?”

    “走了——走了——”老者笑了,院中群芳摇曳,无风而动。老者又抬头望向屋檐上那枚几日都无人注意到的风铃,那风铃无风而响。相由心生,心中有风,万物而动。

    风铃摇曳依做响,万花丛中复思君。

    “盛世必将如君所望,我等甘愿守夜至明。”老人笑着笑着竟开始老泪纵横:“人老了,竟然又想以前的事了。”

    那是一句当年是誓言,那时她还在。

    群芳舞动的更加厉害,老人一点点的变年轻,化成了约二十余岁的小伙子。他一直盯着风铃,万千思绪。

    “你疯了,这种复归是要减寿的。”山中的那个声音又传来了,有几分焦急。

    “寿?值几何?早不归我管了。”缓缓坐下:“当年的人还剩几个?守夜人又有几个可以看到天明?”顿了顿,又补上了一句轻声:“想到她,忍不住复归罢了。”

    誓约之时,往事历历在目。

    “我等甘愿守夜至明……”泪落:“诸位,天明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