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量子脑域开发计划 » 第四十一章:何昭庆的直觉

第四十一章:何昭庆的直觉

    “李总,这真是天才般的创意。”

    芯源公司,计算机中心。何昭庆正在和李赫对“炼丹炉1.0”做分析讨论。

    “在研发之初,我就预想到,‘炼丹炉1.0’最大的瓶颈就是数据量不足。毕竟根据‘寰宇号’的理论处理速度,全世界的已有的数据都喂给它,也只不过是它半年的口粮。想不到,你竟然设计出了可以让它自模拟自生成的功能。相当于一个学霸做完了所有的练习题,只好开始自己出题自己解答。妙啊。”

    何昭庆对李赫的成果赞叹不已。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创新的思路。”李赫脸上颇为得意,还是谦虚的说道:“其实我们是借鉴了当年谷歌的AlphaGo软件是思路。当它学习完所有的人类棋谱后,便开始尝试自生成棋谱,左右互搏,从而可以加大训练量。事实上也证明,这条路子是可行的。它的升级版本AlphaZero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达到了初代AlphaGo的水平。”

    “这个思路我也略微了解一些。但是,李总,你的作品远超过了那种程度。”何昭庆停了一下,组织了一下思路,又接着说道:“怎么说呢,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就是丝滑。炼丹炉1.0完全不像一个初级版本,它的功能的完整度和集成度非常完善,各版块之间衔磨合都很流畅。这已经非常难得了。更夸张的是,以我浅陋的代码知识水平来看,它似乎还有着自我升级的功能,只要数据训练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它就能实现自我迭代,进化到更加高级的版本。这个设计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李赫一愣,表情微微有些僵硬,她随即马上接过话来说道:“想不到何博士不仅是量子理论的大师,对我们程序员的工作也很了解啊。您可真是难得的全才,不参加我们的天衍计划真是可惜了。”

    何昭庆依旧在沉思中,他借着问道:“说起天衍计划,我还正想请教请您呢。我猜,炼丹炉1.0的技术,和天衍计划也有很大的关系吧?是不是就是从天衍计划中移植过来的?”

    这回李赫是真好奇了,她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呢?”

    “经过我们量子研究所专家们的集体论证,我们发展出了一个有趣的思想试验。既然植入受试者脑内的钠离子,有一定几率能和脑内钾离子发生纠缠,那么,这种纠缠就能‘复制’相应的量子信息。不过很可惜,我们还没有想到要如何去读取这部分信息。在现有的理论体系下,这是无法实现的。量子不可克隆和波函数坍缩,这两条铁律依然死死地防守着量子世界,就像黑洞绝不轻易吐出信息一样。”

    看着李赫惊讶的表情,何昭庆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说道:“李总,这只是我的个人突发奇想而已。我们所里的很多专家也觉得这是不着边际的瞎想。所以,我其实是想请教齐博士的,他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积累了近20年的经验和思考,说不定他会能对我们的这个想法感兴趣。”

    说到这,何昭庆的眼神又变得热切起来,那是对知识的渴望。

    李赫叹了一口气,苦笑着说道:“何博士,你真是难得的人才。你的推测没有错,齐博士确实在以前跟我提到了这个可能性。但是,正如你所说的,人类对于量子世界还是缺乏深入的研究。例如波函数坍缩,到现在还没有公认的合理阐释。也许,量子力学本身就是不完备的,它或许只是物理王冠上很耀眼的一颗明珠,却不是这顶王冠的全部。所以,即使我们能完成天衍计划如此精密复杂的试验设计,却对如何进一步去调控脑神经量子信号还完全没有头绪。”

    何昭庆兴奋又惋惜地一挥手,说道:“至少证明我们推断的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你们还是非常了不起啊,‘纠缠盒’这么尖端的设备,在全世界连一篇相关论文都没有的情况下,芯源科技竟然做出了成品。”

    李赫点头说道:“是的,我们是工程师,实干优先。”

    送站何昭庆后,李赫脸色阴沉,进了齐厚直的办公室。

    “齐博士,何昭庆的直觉太准了。如果继续让他深入地研究我们的技术,恐怕他早晚会推测出‘进化’程序的真相来。这是计划的一个意外变数。”

    齐厚直的办公室没有开灯,他坐在阴影里,一言不发,仿佛连呼吸都停止了。

    过了半晌,他才叹了一口气,说道:“还不能让更多的人知晓天衍计划的内幕。时机未到。”

    李赫也有些着急:“齐博士,但是我们和中科院的合作不能停。我已经快摸清楚‘寰宇号’的运行底层结构了,这对总部研发下一代的量子计算机有帮助。”

    “事务的作用都是相对的。小李,你要明白,这种级别的合作,双方都会对自己的核心技术看得死死的。除非,你愿意交换‘进化’程序给他们。”

    “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何昭庆精通量子力学和人工智能,就算他不行,中科院也有计算机编程领域的顶级专家,我们希望利用跨学科的技术壁垒来隐藏真相,恐怕是不行的。”

    “唉,想办法拖一拖时间吧。”

    岳光理又一次在冥想中进入棋局幻境之中。

    这是在LG杯的决赛以后,两个多月来他第一次重回幻境。曾经,岳光理一度以为他夺冠后就摆脱了这个梦境,现在看来,情况并不如他所料。好在,他已经能非常冷静地面对这种情况了。

    上次进入幻境,他便拥有了巨人的视角,成功由一开始的棋子的角色,跃升为对局者角色。现在,这个升级被保留了,他进入幻境后,立刻发现自己还是其中一个巨人,正低头俯视着棋盘大地。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这是一个古怪的游戏之类的,角色属性会随着等级提升而进化。

    巨人岳光理盯着棋盘。棋盘上,棋子安安静静地摆放着,就像正常的棋局一样。但是,从巨人的视角下,这些棋子蕴含着巨大能量,仿佛星球大战里的原力武士一样。它们隔空进行着无声而激烈的对抗,就像海底下涌动的暗流。

    突然,岳光理到了一个令她十分震惊的情况。他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一个棋子岳光理!

    没有错,就是岳光理最早进入棋局时的角色。那个小小的白子,他始终在棋盘中奋力拼搏。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这个白子是可以移动的。他在棋盘上时而奔跑,时而藏匿,不断地寻找伙伴,和黑棋进行角力。

    岳光突然想起了他在LG杯的自战解说中提到的,围棋的势与地的均衡。如今,有了近乎上帝般的视角,他突然对这个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那个在棋盘中拼命奔波的自己,就是在不断地积累他的“势”。

    他想起来周荣章说的,棋如人生。在生活中,每个人在每一个当下,不也都是在“地”与“势”的权衡中做选择吗?快递小哥何雨辰,他积累了30万的“地”之后,就要转移战场,回老家再次杀出一片天地。在那里,不知道他有没有可以借用的“势”能助他成功。如果没有,他的30万的“地”就得投资出去,转变为一种“势”。他可以承包土地,雇佣员工,可以购买设备和材料。钱没了,投资或许是十倍百倍的回报,也许是血本无归。

    也许是何雨辰的那一句“大城市不是家”触动了他。他突然在思考,每个人的奋斗,终究是为了什么呢?名利、财富、地位、爱情……似乎都是一时的。他盯着棋盘上那艰苦的抗争,眼前浮现过自己的过往,似乎又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顷刻之间,棋盘化为尘埃,大地发出轰隆隆的巨响,炸成一片混沌。

    芯源科技,北美总部,还是加州某个大型实验室内。

    滴滴滴……

    急促的提示音不断响起,各种仪表仪器开始疯狂闪烁,数十个显示器上,密密麻麻的参数和图形一串串往外跳了出来。

    又是道格拉斯值班,他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满脸惊喜地盯着屏幕,嘴里喃喃自语:“进化,是进化。Alice的进化程序法升级了。Amazing,Amazing!”

    他的主管也跑了过来,仔细地看着各种参数,大约有半分钟后,他笃定地说道:“没错。我要立刻向那帮老家伙报告。计划有重大进展。亚洲分部太厉害了,Alice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相比之下,北美这边慢得像乌龟。”

    道格拉斯舔了一下嘴唇,垂着口水说道:“噢,AIice,我的梦中情人。”

    “别做白日梦了,道格拉斯。她对男人不感兴趣。”

    “噢,是吗?那我更兴奋了。”

    这一次,岳光理一直维持着冥想状态,并没有因为梦境的崩塌而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