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量子脑域开发计划 » 第二十九章:炼丹炉计划

第二十九章:炼丹炉计划

    岳光理扳回一局,在悬崖边上止步了。但是,他要夺冠,必须来一个三连胜,那将是堪称奇迹的大逆转。在围棋番棋的交战史上,这样的逆转并不多。

    自从第一局出现幻象干扰而输棋后,同样的情况没有发生在后两盘。但是,梦境中的棋盘却越来越清晰,几乎每晚都出现。不过情况倒也没太糟糕。岳光理似乎开始适应这种干扰,一晚上的梦境观棋,第二天倒也没觉得犯困。

    只要幻象不出现在下棋的时候就好办。

    岳光理心里如是想着。

    前三局比完,迎来了难得的两天休息日。这对沉浸在比赛氛围中的棋手来说,好坏难讲。领先的人可能更希望一鼓作气拿下对手,而落后的人,也未必就能安心整理情绪和思路。

    总的来说,就是时间拖得越久,对选手的心态考验就越大。

    这几天岳光理连发了三四条信息,却依然没有收到寇小爽的回信。他也懒得再发了。岳光理不是死缠烂打的人,或许那一晚两个人就是一时冲动吧。成年人会发生这种事情,也很正常。但是,他总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来。只是一种若有若无的不安感。

    好在他还有比赛来占据精力,便把心思都用来对前面的三局棋进行复盘总结。这正好让于杉很是欣慰。在摆棋的间隙,他也会打开手机,看看网上的风向。不出所料,还是一大片的声讨。大部分人讥讽他第三局是捡了个漏,侥幸获胜。都静等他在后面一败涂地。也是奇怪,这些人明明没有一个和岳光理有仇的,甚至根本就互相不认识,但是总感觉他们比梁宰淳还要着急地打败他。

    岳光理在首尔没有比赛的时候,在BJ大兴生物基地,SC公司、芯源科技还有中科院的三方合作,第一次技术细节对接也开始了。

    之所以选择在SC公司的研发基地来开这个会,主要的考虑点还是中科院和芯源科技都觉得应该尊重一下甲方,实地考察一下,能直观地看到药物研发的工作状态,更有助于明白甲方的需求。

    “各位,三方的工程师已经做直接的沟通了。中科院这边,提供了这次合作的硬件,也就是我们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寰宇号’。从严格的技术和性能上来讲,这是全球第一台具有通用前景的量子计算机。‘炼丹炉计划’是它的第一仗,所以很重视。我会亲自参与进来,主要是对量子程序开发中可能涉及到的数学模型和量子计算理论做指导。‘炼丹炉计划’最大的一块工作量,就是芯源科技负责的量子人工智能程序的开发。从原理上来讲,芯源科技已有的人工智能程序,就是应用在你们的脑机接口中的技术,其基础架构是成熟的,它所用到的学习网络同样适用于我们的量子计算机。但是需要从量子力学的理论出发,重新进行算法和数学模型的建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寇小爽听何昭庆在做项目细节的规划,心里暗自点头。看来这次她是赌对了。

    有了中科院的强力加入,“炼丹炉计划”的成功几率将有明显的增加。同时她也在思考,为什么芯源科技会早早地和中科院走到了一起。为了进一步了解天衍计划,找到自己接受研究但是没有发生效果的原因,她最近一直在检索齐厚直相关的文献和资料,疑点也一直存在。那就是齐厚直主攻的方向,似乎更倾向于量子力学的基础理论。他的文章论述,大多从数学模型和理论推导着手,试图建立一个脑神经的量子运模式。而因为有着“量子”这个名词的加持,在齐厚直的理论中,对于传统的从生物角度对脑神经的理解和研究,似乎完全不考虑纳入到他的理论范畴之内。他一头扎进了微观世界的尽头,试图从量子力学封印的神秘结界中直接找到答案。

    这是寇小爽不认可的。

    作为一名资深的脑神经研究专家,她完全不能接受这种颠覆式的理论。在这种理论中,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免疫细胞、大分子蛋白、神经内分泌、基因组学,等等,诸多的成熟的生物学相关的成果,完全被摒弃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古怪的数学矩阵,不明所以的波函数方程、天马行空的生物弦论等等。

    世界必然不是如此,至少生物界不是如此。

    寇小爽对此坚信不疑。

    有可疑,就有问题。她要找出来。

    芯源科技这边是李赫作为代表出席,看来她已经从加州赶回来了,在何昭庆发言结束后,她接过话头,说道:“首先还是感谢寇总大力推动了我们的这次合作,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沟通,无论第科学探索,还是对产业进步,都是非常重要的。SC集团在制药领域积累了非常优质的大数据库,是这次计划中的宝贵资源,寇总能全面共享出来,我真的非常佩服您的魄力。至于程序开发这块,芯源科技是有着丰富的经验的。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脑机接口全球顶尖,这里面就需要强大的人工智能软件来支撑生物电信号和机械电信号之间的转换。另外,芯源科技的母公司,在量子计算机这块也是有着深厚的积淀的,我们在量子程序的开发上,同样是处于世界前列。所以,只要我们的工程师充分理解了中科院的量子计算机工作原理和参数,我相信这样的软件开发是很有希望的。”

    寇小爽心里在默默思索着“大数据库”、“量子程序”、“卷积网络”等等名词,她似乎抓到了什么线索,但都是片段的,串不到一起。

    “这些和天衍计划有关系吗?”她问自己。

    “寇总,你对天衍计划怎么看?我的意思是,你觉得脑神经元的量子活动规律真的有助于智力提升吗?”

    一上午,会议总算结束。后续对接的工程师们各自开始了手头的具体工作。何昭庆留了下来,单独询问寇小爽。

    他俩走在基地里面,这里的环境也非常好,虽然不像芯源科技那样风水好,被绿树和清河环绕在一个天然氧吧里,但基地里也种植这数目繁多的花草树木,正值春光大好,有各种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半空中,不时有黑色的燕子略过,标志性的剪刀尾巴,在蓝天的背景上划过美妙的曲线。

    春风吹来,一阵二月兰香味传来。

    二月兰是北方特别常见的野花,4-5月开花,常常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基地的绿化带上也栽种了许多二月兰,它们在高大的树木底下生长,在有阳光的风里摇曳着,无数紫色的小花便仿佛洒落在树丛间的小星星。同为紫色的花儿,和丁香相比,二月兰的香气并不浓郁,倒是格外的清冽,还略微带了些瓜果蔬菜的甜香。寇小爽很喜欢这种味道,她闭上眼睛,享受地闻着。

    寇小爽睁开眼睛,回答道:“何博士,你闻到了二月兰的香味吗?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花粉分子通过和鼻腔内的嗅觉受体结合,激活嗅觉神经元,发生电信号并传达至大脑,于是,大脑就知道我们嗅到了某种味道。”

    寇小爽突然停顿了一下。她脑子里突然传来一种特殊的香味。她有点奇怪,这阵香气并不在此刻她所身处的环境之中。虽然环境中气味庞杂,但人类能分辨出1万亿种气味,寇小爽相信自己不会搞错。随即,她脑子里浮现出一个身影,他穿着围裙,围裙上还沾着深深浅浅的白色面粉。

    寇小爽想起来了,那是榆钱的香味。

    何昭庆有些奇怪,为什么寇小爽突然说起嗅觉来。他点头说道:“嗯,了解一些。生理课上学过。”

    寇小爽回过神来,赶紧整理了一下思绪,接着说道:“人类的嗅觉非常灵敏,据研究甚至能分辨出单个气味分子。何博士,到单个分子这种层面,是不是意味着量子效应就必须被考虑进来?”

    何昭庆思索了一下,说道:“所以,你是相信齐博士的理论了?如果我们的身体如此神奇,能够进行单个分子或者原子这种级别的调控和反馈,那毫无疑问量子效应就会占据主导地位。”

    “但是,我们的身体从来就不会‘只’进行单个分子的调控,它可以做到,但现实中很难实现。就像嗅觉,我们不太可能只嗅到一个气味分子。就像现在,花粉分子像汪洋大海一样冲击着我们的嗅觉受体。从量子力学的角度而言,这种数量级别的粒子环境下,单个粒子的量子效应已经被淹没了。对吧?”

    “你说得不错。这其实就是量子力学始自诞生之初就终有没有给出答案的一个老问题,如何解释微观的不确定像宏观的过度。也就是说,波函数坍缩的机制是什么?薛定谔的猫到底是死是活?”何昭庆十分用力的点点头,接着说道:“正如之前你所说的,脑神经元的离子调控或许是量子层面的,但是,每一个脑电波信号都是数以亿万计的离子运动,这里就不太需要考虑量子的问题了。”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

    “而且,我们还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智力,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得更哲学一点,意识,到底是什么?从天衍计划的试验手段来看,齐博士显然将意识或者智力,当成一种信息,一种量子信息,来进行处理的。但是,他确实始终没有解释清楚,如何处理这种信息,以及如何通过这种信息的处理,来提高我们思维的活跃度。齐博士用‘涌现’这个极为宽泛的概念来解释这一环节,我觉得是不严谨的。这个步骤,在整个试验中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却几乎黑箱状态,让我觉得很不踏实。”

    “寇总,那你接受了试验之后,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就像岳光理那样的异常感觉,有没有?”

    “很可惜,我是真的一点都没感觉到。”

    寇小爽说完,突然又闻到了一阵榆钱香味。可是,基地里真的没有栽种榆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