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侠从笑傲开始 » 第二十四章 藏经阁

第二十四章 藏经阁

    翌日晚间,廖原三人来在了黑木崖下,张三李四在崖下接应。廖原自己背着绳索上了黑木崖。

    虽说廖原会壁虎游墙功,但也不能在百丈崖壁上一直用。用飞爪百链索配着,一直上了崖顶。

    此时已是晚间,崖顶上一座汉白玉的牌楼屹立眼前。虽没有阳光,但灯球火把,亮子油松照的四周亮如白昼一般。牌楼上四个金色大字“泽被苍生”,在火光下发出闪闪金光,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

    廖原暗道好大的排场,依着任我行所说的寻着藏经阁的位置。

    一路上不断有紫衣人巡逻,戒备森严。转到两根旗杆处时,发现日前那两个'叛徒'被绑在上面,浑身血污。

    藏经阁,黑木崖顶深处,一处不起眼的阁楼,门前仅有几名弟子看守,不知暗处又有几人。

    廖原此次最大的目的而是太极拳经。造船秘法朝廷也有,甚至更加精良,而真武剑对于廖原来说犹如鸡肋一般。

    太极拳经则不同,它乃是绝代大宗师张三丰手术,上面还有他的注解。

    廖原早在侠客岛时便已突破先天,迟迟对宗师境界难以入门,一来是他修行日浅,二来也是天地灵气日渐稀薄。

    这也是廖原福缘深厚,偶得了太玄经。岂知自明初以后还未有一个江湖人突破进入先天境界。

    说来张三丰当真是一个异类,按金书中的规律来看,时间越久远武功整体越高。到了笑傲江湖令狐冲全无内力靠着独孤剑法照样能横行江湖,再到清朝时期更是不堪了。

    倚天是射雕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段,与前两个时期相隔百年。然则看张三丰的功力愈老愈弥坚,最后更是创出不同于前的拳法,不同于前的修行功法,端的是绝代大宗师。

    两雕时期的新老五绝未能与之相比,估计天龙时少林寺的扫地僧才能比之一二,甚至比得上达摩祖师。

    纵观金书中主角几乎没有能自创出武学的,除了杨过创出带有意境的黯然销魂掌,这也是天赋超绝。其余的主角多是承前人武学,最多走出自己的道路,不落窠臼罢了,但更多的是随波逐流,不思进取。

    杨过是很可惜的,可以说是成也痴情,败也痴情。他因痴情创出黯然销魂掌,后又因与小龙女重逢而归隐。他应该是金书中天赋最好的主角了。

    反观张三丰,屹立江湖百年,创出一派能与有千年底蕴的少林抗衡。而派中武学多是他自己编写的,不知比那些主角强了凡几。

    更何况张三丰死没死没人知道,严重怀疑他是修仙的。

    太极拳经上布满了灰尘,已经有很长时间没人看它了。自七十多年前,魔教夜袭武当,杀了武当几个长老,夺了这一经一剑。不少人看过这本书,结果与日月神教的行事,理念相悖,不能修炼,就将它束之高阁。

    而武当虽说一代一代都想夺回这一经一剑,但从未付诸行动。仔细想想,事有蹊跷,乃至魔教夜袭武当的那个晚上也经不起推敲。

    七十多年前,武当二代弟子应该还有没死的,尤其是二俞。下面的弟子应该也有成长起来的,纵使难挡一面,还有真武七截阵。不可能丢了几条性命之后还丢了祖师遗物。而且这么多年来,武当高手层出不穷,却没有人前来黑木崖拿走那一经一剑。

    七十多年前,弘治年间,朝廷对江湖的掌握越来越少。而有明一朝自成祖始便推崇道教,大力打压佛教,少林寺自是受到牵连。而武当的势力越来越大,当朝自是不愿看到的,武当的掌舵人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才有了日月神教夜袭武当,抢走了祖师遗物。武当受此一难,又有了污点,朝廷自不相忌。朝廷在江湖中才更能制衡,武林势力才不至于威胁到皇权。

    太极拳经,“顺项贯顶两膀松,束肋下气把裆撑,背脊开劲两捶争,五趾抓地上弯弓。

    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

    拿住丹田炼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开展紧凑乃缜密,待机而动如猫行。

    掤捋挤按四方正,采挒肘靠斜角成。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太极拳重意不重力,以柔克刚为要旨,连绵不绝,以慢打快。这种立意精深的功夫,即使是廖原也不能一时领悟。将太极拳经收起来,真武剑看了一眼,并没有发现异样,也就没管它。

    造船秘法有是有,不过有些鸡肋,这些法子早与时代脱轨。这还是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大战时的船,比郑三宝的宝船差了不止一点,船的事情还是找朝廷吧。

    藏经阁中其他武学不是水平一般,就是残缺。当初明教那些赫赫大名的高手并没有留下什么武学,反倒是日月神教这些年积累,劫掠的较多。

    廖原刚从藏经阁里出来,就听见前面闹哄哄的。

    “教主指示圣明,历百年而常新,垂万世而不替,如日月之光,布于天下,属下自当凛遵。”

    原来又有在外的长老捉拿叛徒归教,日月神教的地盘大,任我行的死忠也多,到现在还有些漏网之鱼。

    廖原心念一动,看看东方不败此时是否摸到了天人化生的境界,身形一闪,跟上前去。

    前来宣读命令的人当先领路。从牌楼到大门之前,是一条笔直的石板大路。进得大门后,另有两名紫衣人将五人引入后厅,说道:“杨总管要见你,你在这里等着。”那长老道:“是!”垂手而立。过了良久,那“杨总管”始终没出来,那长老一直站着,不敢就座。

    廖原思忖,这杨莲亭好大的威势,叫一个长老如此毕恭毕敬。

    又过良久,才听得脚步声响,步声显得这人下盘虚浮,无甚内功。一声咳嗽,屏风后转出一个人来。廖原定睛瞧去,只见这人三十岁不到年纪,穿一件枣红色缎面皮袍,身形魁梧,满脸虬髯,形貌极为雄健威武。

    此人便是杨莲亭,葵花宝典真是害人不浅啊,好端端的一条汉子,弄成那样一副男不男女不女的鬼样子。

    杨莲亭道“上官长老辛苦了,此次抓叛徒的功劳,教主定有重赏。这些人竟然还敢与姓任的有所勾连,当真是该死。”

    “那姓任的没死。”话音震颤,显得极为震惊。

    “你为甚么怕得这样厉害?那任我行也不是甚么三头六臂之徒,教主昔日便将他玩弄于掌心之中,摆布得他服服贴贴。只因教主开恩,才容他女儿活到今日。我说的有所勾连只是他女儿和向问天罢了。”

    上官长老松了一口气,定了定神。

    老魔纵横已多年,疑死尚能威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