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侠从笑傲开始 » 第十一章 蹊跷

第十一章 蹊跷

    三人推杯换盏竟是越喝越高兴,全然不理会其余五人的异常。这种画面令谁看了都感觉匪夷所思,可那些执事,仆人仿佛对此习以为常。真真奇哉怪也。

    酒至半酣,龙岛主言道“好朋友,今日高兴,也罢,将剩下的好东西都给你吃吧。”

    说罢,只见龙岛主左手一举。一个仆从内堂出来,以漆盘托出一大碗热粥来,放在廖原面前。

    廖原心想:“这便是原著中令人'闻名色变'的腊八粥了。”只见热粥蒸气上冒,兀自在一个个气泡从粥底钻将上来,一碗粥尽作深绿之色,瞧上去说不出的诡异。本来腊八粥内所和的是红枣、莲子、茨实、龙眼干、赤豆之类,但眼前粥中所和之物却菜不像菜,草不像草,有些似是切成细粒的树根,有些似是压成扁片的木薯,药气极浓。廖原看着这一碗粥深绿如此,难怪原著中众人认为此粥剧毒无比。

    龙岛主道:“好朋友远道光临,敝岛无以为敬。这碗腊八粥外边倒还不易喝到,其中最主要的一味‘断肠蚀骨腐心草’,要开花之后效力方着。但这草隔十年才开一次花。我们总要等其开花之后,这才邀请江湖同道来此同享。这次是第一次邀请,而且这次邀请的人少,原料便剩下了。好朋友,你倒是好运道。”

    说着龙岛主双手端起面前的那碗腊八粥,递到廖原面前。

    见龙岛主如此热情,廖原也不好不接,接过粥碗,唏哩呼噜的喝了大半碗,只觉药气刺鼻,入口却甜甜的并不难吃,顷刻间便喝了个碗底朝天。

    龙岛主见此微笑点头道“好朋友,你我果然有缘。你当是上岛来后第一个对喝这腊八粥毫无犹豫的人。”廖原暗笑,若是不知原著,我也不免犹豫不决。

    龙岛主又道“好朋友,前番我曾言讲我兄弟二人是按照一张地图来到这岛上的,地图上这座无名荒岛,便是眼前你我处身所在的侠客岛了。不过侠客岛之名,是我和木兄弟到了岛上之后,这才给安上的。那倒也不是我二人狂妄僭越,自居侠客。其中另有缘故,好朋友等会便知。我们依着图中所示,在岛上寻找了十八天,终于找到了武功秘诀的所在。原来那是首古诗的图解,含义极是深奥繁复。我二人大喜之下便即按图解修习。”

    “唉!岂不知福兮祸所倚,我二人修习数月之后,忽对这图解中所示武功生了歧见,我说该当如此练,木兄弟却说我想法错了,须得那样练。二人争辩数日,始终难以说服对方,当下约定各练各的,练成之后再来印证,且看到底谁错。练了大半年后,我二人动手拆解,只拆得数招,二人都不禁骇然,原来……原来……”

    他说到这里,神色黯然,住口不言。木岛主叹了一口长气,也大有郁郁之意。过了好一会,龙岛主才又道:“原来我二人都练错了!”

    廖原也未问为何,仍是面色平静地听着二位岛主继续说。

    龙岛主略感奇怪,似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但并未在意,接着言道“我二人发觉不对,立时停手,相互辩难剖析,钻研其中道理。也是我二人资质太差,而图解中所示的功夫又太深奥,以致再钻研了几个月,仍是疑难不解。恰在此时,有一艘海盗船飘流到岛上,我兄弟二人将三名盗魁杀了,对余众分别审讯,作恶多端的一一处死,其余受人裹胁之徒便留在岛上。我二人商议,所以钻研不通这份古诗图解,多半在于我二人多年练武,先入为主,以致把练功的路子都想错了,不如收几名弟子,让他们来想想。于是我二人从盗伙之中,选了六名识字较多、秉性聪颖而武功低微之人,分别收为徒弟,也不传他们内功,只是指点了一些拳术剑法,便要他们去参研图解。”

    “那知我的三名徒儿和木兄弟的三名徒儿参研得固然各不相同,甚而同是我收的徒儿之间,三人的想法也是大相迳庭,木兄弟的三名徒儿亦复如此。我二人再仔细商量,这份图解是从李太白的一首古诗而来,我们是粗鲁武人,不过略通文墨,终不及通儒学者之能精通诗理,看来若非文武双全之士,难以真正解得明白。于是我和木兄弟分入中原,以一年为期,各收四名弟子,收的或是满腹诗书的儒生,或是诗才敏捷的名士。”

    他伸手向身空黄衣和青衣的七八名弟子一指,说道:“不瞒好朋友说,这几名弟子若去应考,中进士、点翰林是易如反掌。他们初时来到侠客岛,未必皆是甘心情愿,但学了武功,又去研习图解,却个个死心塌地的留了下来,都觉得学武练功远胜于做官。”

    龙岛主又道:“可是这八名士人出身的弟子一经参研图解,各人的见地却又各自不同,非但不能对我与木兄弟有所启发,议论纷纭,反而让我二人越来越胡涂了。

    “我们无法可施,大是烦恼,若说弃之而去,却又无论如何狠不起心。有一日,木兄弟道:‘当今之世,说到武学之精博,无过于少林高僧方证大师,咱们何不请他前来指教一番?’我道:‘方证大师执掌少林十余年,位高权重,只怕他不愿来此受苦。’木兄弟道:‘我们何不抄录一两张图解,送到少林寺去请他过目?倘若方证大师置之不理,只怕这图解也未必有如何了不起的地方。咱们兄弟也就不必再去理会这劳什子了。’我道:‘此计大妙,咱们不妨再录一份,送到武当山愚茶道长那里。少林、武当两派的武功各擅胜场,这两位高人定有卓见。”

    “当下我二人将这图解中的第一图照式绘了,图旁的小字注解也抄得一字不漏,亲自送到少林寺去。不瞒好朋友说,我二人初时发现这份古诗图解,略加参研后便大喜若狂,只道但须按图修习,我二人的武功当世再无第三人可以及得上。但越是修习,越是疑难不解,待得决意去少林寺之时,先前那秘籍自珍、坚不示人的心情,早已消得干干净净,只要有人能将我二人心中的疑团死结代为解开,纵使将这份图解公诸天下,亦不足惜了。”

    “到得少林寺后,我和木兄弟将图解的第一式封在信封之中,请知客僧递交方证大师。知客僧初时不肯,说道方证大师正在闭关,与外人不通音问。我二人便各取一个蒲团坐了,堵住了少林寺的大门,直坐了七日七夜,不令寺中僧人出入。知客僧无奈,才将那信递了进去。”

    廖原心想,他说得轻描淡写,但要将少林寺大门堵住七日七夜,当真谈何容易?其间不知经过了多少场龙争虎斗。少林群僧定是无法将他二人逐走,这才被迫传信。

    龙岛主续道:“那知客僧接过信封,我们便即站起身来,离了少林寺,到少室山山脚等候。等不到半个时辰,方证大师并未赶到,来的是一个胡须雪白,满脸皱纹的老僧。细问之下,才得知这位老僧是方证的师叔,庄庄老罗汉。方证迷恋权位,不愿抛下少林基业,便由多年前武林之中威名赫赫,却早已不理世事的庄庄老罗汉请出山,我二人对此毫无异议。庄庄罗汉只问:‘在何处?’木兄弟道:‘还得去请一个人。’庄庄罗汉道:‘不,要请两个。’”

    三人直奔峨眉山,庄庄罗汉直闯山门,直接就说“我是少林寺方丈的师叔,庄庄。我要见无垢。”少林寺方丈的师叔,那些弟子也不敢阻拦。只能快步前去通报,不多时,一位老妪出现,鹤发鸡皮。也不多说,将图解给老妪一看,转身就走,老妪又惊又喜,连忙跟上。

    四人又上了武当山,前者刚被东方不败击败的愚茶正在闭关,又是庄庄,强闯到愚茶闭关清修的苦茶斋中,拉开架式,将图解第一式中的诸解姿势演了一遍,一言不发,转身便走。愚茶道长又惊又喜,也不多问,便一齐来到侠客岛上。

    “庄庄罗汉娴熟少林诸般绝艺,愚茶道长剑法通神,无垢师太四象掌力绝伦,那是武林中众所公认的三位顶尖儿人物。他三位一到岛上,便去揣摩图解,第一个月中,他三位的想法尚是大同小异。第二个月时便已歧见丛生。到得第三个月,连他那三位早已淡泊自甘的世外高人,也因对图解所见不合,大起争执,甚至……甚至,唉!竟尔动起手来。”

    “我和木兄弟详行计议,均觉这图解博大精深,以庄庄罗汉,愚茶道长,无垢师太如此修为的高人尚且只能领悟其中一脔,看来若要通解全图,非集思广益不可。常言道得好: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咱们何不广邀天下奇材异能之士同来岛上,各竟心思,一齐参研?”

    “因此,我们想到了前不久得到天下第一高手美誉的东方教主,哪知东方不败看了图解后,对着我二人扔了一根金针,我二人自付躲不掉。东方不败竟闭关去了。”

    “之后,我二人又行走江湖,请来了两位隐士高人,一位曾在朝中为官,一位在五台山出家。然后这五位齐聚侠客岛,看了图解注释后都变成这副模样了。”

    廖原半信半疑,自然这几位前辈高人都不行。那为什么邀请那些一派之长,一帮之主的武林人士?那些人的成色这二位岛主不是不知道,为什么还要请他们来呢?

    原著中白自在遇到交情深厚的温三兄后,那位温仁厚在与白自在对答中,绝情绝性之语令人齿冷。

    还有刚上岛时,廖原见到的那两队人奇怪的走路姿势,让廖原感觉这侠客岛上迷雾重重,不知真相如何。

    更何况,庄庄罗汉,无垢师太,愚茶道长,一儒一释仍在像廖原一开始来到这个地方的样子。现在廖原已经在这待了一个多时辰,这五人没有任何要停下来的意思。

    这五人的行为很是蹊跷,龙木二岛主的所作所为很是蹊跷,那两队人的走路姿势很是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