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老水心疗 » 负面记忆的清除

负面记忆的清除

    我:师父反复让我体悟,我与手机非常的相似,包括梦境都是一种类似手机游戏的体验。那么手机可以实现垃圾视频和垃圾图片的删除,那么作为人如何实现负面记忆的删除呢?

    师父:还记得你清理了你被偷抢800元的记忆吗?

    我:当然记得。那段记忆还在。

    师父:再次回忆有何感受呢?

    我:好像变得模糊了。但我知道那段记忆还在,只不过需要我静下心来仔细的回忆。

    师父:我要教你的记忆清理技术,并非真的把这段记忆完全删除,而是从不同角度去观看同一段记忆时产生了不同的体验。当你确认这段记忆片段让你值得感恩时,悲痛似乎不再明显,甚至完全消失,留下只是平淡的一个镜头。平淡的记忆往往会逐渐变得模糊,但它们依然储存在某处。

    所谓的记忆就是内心特别在意的画面重播,你还记得上个月最后一个星期日经历的事情吗?

    我回答:那我可不记得了。

    师父:当时肯定录进了你的心里,对你来讲,你因为没有在意,所以想不起来。想不起来就好像不存在一样。这种不存在的错觉可以理解为删除。但实际上这段记忆依然在,只不过他们以某种状态储存在那里。更神奇的是它们不占用任何的储层空间,所以就可以理解为被删除。

    我:储存它们不占用空间?电脑视频文件可是占用很大的空间的。

    师父:这就是人比电脑手机高级的地方,人一生会把他所有的经历场景全方位的录制下来,录制的文件如果用现代的电脑技术储存的话,估计需要一个超大的云存储器。

    我:那他们是存在大脑细胞里吗?

    师父:科学是这样解释的,但细胞每天都在不断的更新,也许它们在更新的同时又复制了记忆文件。也许人有自己独特的存储机制,不过需要未来科学家进一步的探索。

    我:真是太神奇了。

    师父:不过对于痛苦记忆或负面记忆较多的人,她们的内存空间又不够用。一个负面记忆太多的人,记忆画面都跑出来了,所以她们有一种无法继续往下录制生活片的困扰。不过通过本书的清理就好了。

    我:不去想是否可以?

    师父:这样也可以,很多人通过努力工作或运动的方式转移注意力。时间长了以后,慢慢就释怀了。

    我:最终还是要释怀?

    师父:转移注意力,并没有对他们进行根本的清理,在放松时,那些苦恼记忆就会自动跑出来。所以最终需要释怀。

    痛苦有两种,一种是正在经历的的痛苦体验。一种是经历过后回忆时形成的再次痛苦。静萍在经历癌症的时候她一样很痛苦。当她康复以后,她的经历就成了她的财富。所以对于静萍来讲,过去她失去了很多快乐时间和金钱,但当她熬过去以后,那些失去的最后成倍的再次返回来了。

    痛苦源于感觉被伤害,比如你体悟到被两个小偷伤害时,这段记忆就变得记忆深刻,当你发现原来这段记忆可以被用来写书时,你重新评估了这段记忆对你的价值,最后你完成了这段记忆的清理。

    比如:你摔碎了10000元的东西,你一定很自责过,所以当你回忆时,每一个细节都描述的很清楚。当你重新评估这段记忆带给你的价值,你的这段让你倍感自责的记忆就被清理。

    所以在事情发生的当时,一般人是无法做出评估的,所以痛苦是很多人必然的体验。当事情过了很多年时,因为某一句话,某一本书,提醒了她进行重新评估。当她评估出价值或体会到感恩时,那段痛苦记忆会被自然释放。从而变成模糊的镜头,储存在某处。但内存却被清空了,于是显得轻松。

    我:那我未来估计会遇到很多难以释怀的事。

    师父:难以释怀就先转装着呗。

    我:我很佩服有些人,他们时刻都保持一种空心状态。他们是都经历了这种评估删除吗?

    师父:这种正面评估法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领悟到了空性的智慧。比如你理解了梦的虚幻,于是看破了所有的梦的虚幻,所有让你纠结的梦不再成为你的心结。而他们把生活看作了梦,过去一切的记忆和梦没有区别,昨天发生的所有事情如梦,今早起来梦就醒了。梦已醒,所以就不再纠结过去。可以回忆,但回忆不会引起他们内心纠结。

    我:那这确实需要智慧。

    师父:包括我自己也做了很多实验操作如冥想、观心等等。我在完成这一步时,我的老师费劲了心思。这种智慧称为解脱智慧,若想拥有这个智慧需要专门的做一些训练和学习。最后获得明心见性,达到开悟。而从根本上明白了真相。站在真相的视角看生活的所有问题,他会智慧的解决问题。即使无法解决,问题也不会成为他的纠结。

    我:这算是从根本清理了负面情绪。

    师父:站在我的角度,没有负面情绪。我依然可以对你生气,依然会哭,会悲伤。但只是我的情绪表达而已,我没有受伤,更不会挂碍。

    我:原来是可以哭,可以生气的。

    师父:你做过老师的,老师教训学生时大多数就是生气的状态。但这种生气是一种威严的显露,可不是无法自控的朝学生撒气。被学生气哭和老师受感动而哭是两种状态。被气哭是内在能量匮乏不知如何应对孩子的调皮而产生的情绪反应。这种哭是受伤后的情绪发泄,也属于自我保护反应,但也会自伤。而被感动哭,就属于内心正能量对身体的补充。

    我:我做过老师,我能理解老师的压力,他们需要适当的释放,我希望所有老师也能拥有您一样的智慧,面对活泼调皮的孩子们。

    师父:一切的智慧都需要向内寻找,过去是用大人们自认为正确的道理去压制孩子们的天性,或用道理去强行说服孩子把心归向学习。就好比强压牛头吃草。老师也是学生的心疗老师,当代老师更要学会透彻了解自己,从而明白如何与孩子智慧的相处。

    我:我过去就属于爱讲道理的老师,当道理重复一百遍时,讲出来感觉就像是微风丝毫吹不起学生的动力。

    师父:你为何信心满满的向我学习?

    我:我需要得到您的智慧。

    师父:那就做一个充满智慧和有德行的老师,让孩子崇拜你。人是跟着利益走的,而心是屈服于德行和智慧的。

    我:好有智慧的语言!感谢老师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