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再造乾坤 » 第二十七节 西行从军

第二十七节 西行从军

    二月十五日大年初三,唐皓临行安排王安当天也向房县家里去信汇报。随后一路向西又行了六百余里,于二月二十三日到达汉阳郡郡治冀县。

    汉阳郡是凉州与司隶接壤之地,也是关中的西部屏障,常设郡尉,下辖两部五千人镇守此郡。其中一部驻冀县,一部驻西县。

    冀县地处河谷,北邻渭河,城墙高两仗有余,相当坚固,城墙四边都是九百多米,十分方正。

    次日,唐皓向客舍店家询问了一下本地情况,得知汉阳郡守名为阳远,然后唐皓牵马来到郡守官府,以游学士子身份上报姓名请求拜望汉阳郡守阳远。

    守门士卒看唐皓衣着光鲜,又自称自长安而来,当即向上级汇报。唐皓在门外等了接近一个小时,总算见到有人出来。

    一位中年男子,身穿黑色袍服,头上束发系灰色发带,脸上是一撇浓重的八字胡,估计年约三四十岁。领着一名卫兵走到唐皓跟前道:“我是郡里的王功曹,听闻唐公子自长安来,可有什么要事需要面见郡守?”

    唐皓拱手道:“感谢王大人出迎,学生不久前刚通过太学考核,近期游访司隶,后受河南尹何进大人之托,特来凉州拜望郡守。”

    王功曹微微拱手:“那要恭贺唐公子,年少有为。王某敢问唐公子,此时太常卿大人、博士祭酒大人是哪位就职?”

    唐皓从容回道:“此前太常为袁隗大人,后迁任司徒,眼下应该还是空缺。博士祭酒为张翰大人。”

    王功曹确认身份后引唐皓进去,边走边说道:“王某失礼了,公子勿怪。阳大人正在处理公务,你且在偏殿稍候。”

    唐皓回道:“王大人客气,是学生冒昧了。”

    随后王功曹退出房间前去汇报。

    唐皓简单扫视了一下客厅,比内地的房子稍微小些,家具陈设也较为简单,门窗有些还有破旧伤痕。

    不久后,王功曹再次过来通知道:“唐公子,你随我来,阳大人在正厅相候。”

    随后唐皓跟着王大人到了客厅,鞠躬拱手敬拜道:“学生唐皓,拜见阳太守,得蒙召见不甚荣幸。”

    阳远年约五十,鬓发花白,头戴黑色文臣进贤冠,身穿黑色袍服,腰佩三彩青绶系龟钮银印,无不彰显朝廷威仪。

    阳远笑道:“唐公子少年英才,不必客气,快快请坐。”

    “谢大人赐座!”

    “敢问唐公子令尊名讳、身居何职?”

    “回大人,家父唐贺,之前为少府下属,现任上庸县令。”阳远也不吃惊,毕竟寻常少年也不会受两千石高官派遣。

    “唐公子自司隶而来,沿途可有什么见闻?”

    “大人应该已有听闻,中常侍诸公相继封侯,杨赐大人接任太尉,天子沉迷于西园,少有理政。洛阳长安依旧繁华,不过学生在路上也看到一些迁徙流民。”其中还有太平教徒,但唐皓估计阳远并不重视,也就省略了。

    “哦,那唐公子对中常侍等人封侯有何看法?”

    “既得天子恩宠,封侯拜相也是正常。学生不敢妄议。”

    “唐公子休要瞒我,既然敢言天子怠政,又如何不敢评议内侍?”

    “学生并不认识内侍不好置评,而天子钟爱游猎世人皆知,学生也以为不妥。大人还请勿为难学生。”

    “好好好,哪里是为难唐公子,我们闲谈而已。敢问唐公子有何事需要本官相助?”

    “学生想投军,学习弓马骑射。学生之前在南阳有幸认识何进大人,此次出洛阳聊起这事,何大人推荐学生到凉州从军,并为学生写了举荐信,学生到达汉阳得知设有军营,便斗胆叨扰大人。”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何进的举荐信递给旁边的王功曹再转给阳远。

    阳远看了看举荐信,笑道:“唐公子既有茂才功名,不待朝廷征召,却不惧艰苦自愿投军,实属难得。本官深感佩服,此小事而已,稍候让人带你去军营考核即可。”不过阳远理解的却是权贵门生,到军中历练,以增长资历,实际对军队却用处不大。

    唐皓拱手谢道:“有劳大人,学生不知能否有一个小小请求。”

    阳远笑问:“你但说无妨,还有何事?”

    “学生路上听闻,凉州有一位勇士名叫马腾,也在军中任职,不知是否在大人麾下,若进军队能否让学生与其学习一二。”

    “看来唐公子知道的还不少,还挺会挑的。这马腾正在城西大营,是营中军侯,确实武艺不凡。至于你的安排,可能要看考核结果再定了。”阳远心想这权贵公子要求还不少,但也看得出是做了些功课。

    “感谢大人,学生全听大人安排。”事情顺利,唐皓心里也有些窃喜,即便不能从军,但自己也得到了马腾的情报。

    次日,唐皓到军营考核,身高一米七五,平时多有锻炼,身体也是健壮,能拉满两石弓,举重两百二十斤。

    马腾今年三十四岁,参军已有十年,凭战功几次升迁,目前军职为军侯,下辖一曲。东汉军制为伍(5人)什(10人)队(50人)屯(100人)曲(500人)部(2500人),马腾此时也算是军队里的中高级军官。

    起初听闻给自己队伍安排了一个权贵子弟,马腾还有些不悦,看到唐皓的考核成绩后才稍微放心些,随后让人叫来唐皓。

    唐皓跟着一个队率进到马腾营房,但看马腾背对门口,身高约一米八五,身材威猛,散发着一阵寒冷的威严,是久经沙场的杀气。

    唐皓老老实实拱手报道:“属下唐皓,前来听令,请军侯指示。”

    马腾转过身来,扫视一眼问道:“你父亲是县令,为何不好好在家享福,到这苦寒之地来受罪?”

    “热血男儿谁不喜爱宝剑骏马,属下崇敬卫、霍,自幼有从军报国愿望。”

    “我这里可不是让公子少爷来游玩的。不仅远超常人想象的艰苦,甚至很有可能会要了你小命,你现在要是后悔还来得及。”

    “属下不怕,但求军侯多教些保命本领。”

    “油嘴滑舌,我先明言,不管你是谁,到了这里就给我老老实实的,如有违令一律军法从事。”

    “诺。”

    次日,唐皓开始了简单而充实的军营生活。

    唐皓去洛阳后,唐酒的产销都暂由主管李齐负责,孟付和韩任协助。主管冯益负责房县田产,王兴负责荆州田产。各州的酒肆由主管陈垣负责。

    唐贺得知唐皓在凉州汉阳郡从军,虽心有不舍,但也只好回信叮嘱一番。同时遣人给郡守阳远送去书信及五十万钱以资军费,阳远收到后推辞不掉,只好收下,充作军费。

    此时唐贺已经就任上庸县令四个月,不像御酒督造一般需要紧绷神经,商人出身的唐贺对县治事务熟悉得也比较快。上庸县下辖十五个乡,总人口四万余人,县城人口一万八千余人,也算是个大县了。唐贺左右下属是县丞卫庆、县尉彭杰,日常需处理诉讼、刑狱、税收、钱粮、教化、人口等事务。上庸县下辖十五个乡,总人口四万余人,县城人口一万八千余人,也算是个大县了。

    不过唐贺刚刚上任,本就为人谦和,平日里都尽量低调处事,所以几个月来也并没有什么重大冲突。上庸的官吏也为之轻松,地方乡里的豪强也安心不少。

    凉州这边,进入军营的第一个月,唐皓是又累又痛,一方面是初次接触军队训练,一方面是马腾对部下要求严格,对于唐皓也是没有一点宽容。

    第二个月开始唐皓已经基本适应,并且各项考核均可以达到中上成绩。之后唐皓就开始四处打听马腾的情况,但由于军队等级严格,普通士卒知道的情况基本和唐皓没什么差距。大家还以为由于训练艰苦,唐皓想背地里报复军侯。

    于是唐皓只能转变方向,改为从队率、屯长处打听,送出去了不少礼物,还没打听到什么具体情况,没过几天被马腾叫了过去。

    “听说你最近四处探查我的情况?所为何事?”马腾说话间头都没抬。

    “回禀军侯,属下就是随便问问,关心一下领导。”

    “现在四下无人,你老实交代,是不是叛军细作。我可以从轻处理。”

    “细作?军侯您别误会,我就是想知道您家的情况,想着送些礼物给您的。”

    “送礼?这理由是不是太牵强了。当我是无知莽夫吗?”

    “确实如此,我这一个月锻炼得太好了,又跟着军侯学了不少本事,想着送些礼物以感谢军侯。”

    “拍马屁的功夫确实有进步,怎么你家产很丰富吗?”

    “军侯听说过唐酒吗?那是属下协助家父酿造的,畅销全国。”

    “哦,这么说来你还真是出于好心?”

    “若不是军中禁酒,我早让人送几百瓶过来献给军营了。”

    “无妨,你且让人送来,一千瓶凑个整吧。”

    “军中不是禁酒吗?”

    “这你不用管,让你送就送,一个月酒不到唯你是问。”

    “诺。”

    “下去吧,以后要问什么直接找我,别私下乱打听了。”

    “额,现在可以问吗?”

    “何事?”

    “想问军侯有几个孩子?”

    “这又关你何事?你是不是最近操练太轻松了,这么空闲研究这些杂事?”

    “属下多嘴,这就退下。”为避免激怒马腾,唐皓当即退下,不是怕操练,主要是怕被马腾操练。

    一个月后,酒确实没到,唐皓让人送来了二十万钱,一半送给马腾,一半送给各级军官。马腾倒也没有为难唐皓,毕竟这年头当兵还要倒贴钱的好人也不多。又过了十日,五百瓶唐酒送到了马腾营房,马腾叫来唐皓。

    “我不是说送一千瓶吗?”

    “确实送来了一千瓶,但郡守和都尉大人知道了,带走了五百瓶。”

    马腾闻言也不好责难,摆了摆手让唐皓退下。

    或许是唐皓次日训练时先出了右腿,于是马腾对手下一名屯长道:“你手下不是还有一个队率空缺吗,我看那唐皓平时考核不错,安排他做吧。”

    屯长自然不敢拒绝,于是唐皓直接担任了管理五十人的队率一职。这两个多月时间没有战功就能连升三级,唐皓也不禁暗叹财能真好。这对于普通士卒显然是不公平的,但一来唐皓平日里待人友善,二来能力确实不俗,所以大家也都没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