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王妃她命犯桃花 » 第20章:脸丢得找不回来

第20章:脸丢得找不回来

    鸨母脑子里迅速算计着,她万花楼里的姑娘们都被娇养得似闺阁千金,老的不接,脏的不接,丑的不接,专挑那些年轻俊俏的公子哥侍候,恨不得以找夫君的标准找客人。

    表面看着兴隆,但实际就是个空壳,养那些姑娘们的开销比进项还大,只是她没别的营生可做,强撑着罢了。

    再说,她若关门大吉,那些不会赚钱又舍不得扔的姑娘们谁养着去。

    现在有这么个金主接盘,需得赶紧答应。

    思定,鸨母谄笑着开了口,“王妃,万花楼可是我半辈子的心血,这估价么……”

    “这一箱买你所有,包括你的人。”晏姻不跟她啰嗦,那一箱东西价值几何她清楚。

    鸨母缺钱爱钱,就用钱砸她。

    “您这一箱也只够买这些的。”鸨母脸皮扯了扯,尽量表现得轻视那口箱子。

    晏姻坐直身子笑了,“我问你,你万花楼里的姑娘多少年没换了?你屋里这陈设也是多年前的吧?还有你这门脸,有街前面的那家气派吗?再者,你一日的进项又是多少?”

    额……

    鸨母被质问得圆脸上红白相间,这一问,她的万花楼简直就是个破落小作坊,分文不值。

    但鸨母想不通,屋里陈设旧,门脸窄,都可眼见,那些宝贝姑娘们养了五六年都没换,她是如何得知的?

    她也就半个月前来过一回。

    可就那一回,晏姻便知晓了万花楼的经营状况。

    白虎常年不在昭阳城,一年难得来一次,姑娘们竟都认得他,可见那些姑娘们在万花楼待得够久。

    再说万花楼里的客人,大部分都是年轻公子,其中甚至还有衣着寒酸的书生,姑娘们又能从他们那里赚到多少银子,只怕有的还在背地里倒贴他们。

    而鸨母若不是手头紧,穷疯了,也不会以身涉险接李钧那活。

    观鸨母吃瘪,晏姻好笑,容她缓缓方正色道,“我也不跟你还价,但你听清楚了,我是买你所有,你可再斟酌斟酌,我明日再来也可。”

    说着晏姻起身做势要盖箱盖。

    鸨母赶紧抢上两步拉住了晏姻要盖箱盖的手,“不用斟酌,我现在就卖给你。”

    “口说无凭,立字为据。”

    “立字为据。”

    接着,鸨母忙上忙下立好字据,按好手印,又上交了万花楼的地契,并所有人的身契,包括她自己的。

    半个时辰后,万花楼易了主。

    手续交接完毕,鸨母搬了把椅子坐在箱子跟前,看着里面的金银珠宝心花怒放,摸摸这个,拿拿那个,各个爱不释手。

    连连咂嘴的声音吵到了埋头整理各种字据晏姻,“看够了没?看够了就出去干活吧,把那些客人都管管好,别让他们惹姑娘们不高兴。”

    “哎呀呀,有了这些宝贝我还干什么活。”鸨母喜笑颜开看着箱子头都没抬。

    晏姻抬头瞟了她一眼,摇头嗤笑,从诸多契子里抽出一张递到她面前,“孙含香夫人,你是我的,你面前的箱子自然也是我的。”

    忽闻孙含香这个名字,鸨母一愣。

    孙含香是她的本名,多少年没人喊过了,现在突被晏姻喊,她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但随之想哭。

    适才财迷心窍,她把自己的身契也给了晏姻,她这是自己把自己卖了还在帮人数钱,半世算计,一朝从地主变成了佃户,阴沟里翻船栽在个小丫头手里。

    这脸真是丢得找不回来了。

    见孙含香蔫头耷脑瞬间似老了十岁,晏姻从箱子里挑了些首饰给她,“孙夫人,我这人懒,所以管理万花楼的事还得靠你,我也不求你给我赚多少,只求不亏得连姑娘们的脂粉钱都买不起就行,所以你以前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

    得,以前担心客人不够俊,姑娘们不喜欢,又担心姑娘们才情不高,客人看不上。

    如今一朝改天换地,旱涝保收了。

    瘪着嘴,孙含香把万花楼经营上的难处给晏姻交了底,但晏姻现在没心思管这些,打发她去找卫云娘来。

    很快,卫云娘进了雅间,身材清瘦,面容煞白,看样子约摸花信之年。

    随她一起进来的还有三个小男孩,长相与那死去的士卒似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其中最大的不过四五岁,拉着她的衣服,老二三岁左右,牵着她的手,最小的抱在她怀中,看样子刚会走路。

    母子四人皆衣衫颜色艳丽,明显是用那些姑娘们的旧衣服改的。

    卫云娘穿着还好,三个孩子穿着却不伦不类,比街边的花子强不了多少。

    孤儿寡母真难。

    晏姻眸底泛红,起身迎上前去,“至今才找着夫人,让夫人受苦了。”

    卫云娘惶恐,赶紧拉三个孩子下跪磕头,“民妇卫云娘见过晋王妃。”

    晏姻哪敢受恩人的跪拜,抢先一步伸手拦下他们,但卫云娘还是曲了曲身,拉三个孩子缩手缩脚立在一边,“民妇蝼蚁之躯不敢妄称夫人亦不敢劳王妃惦念。”

    观卫云娘拒人于千里之外,似很防备,晏姻湿润着眼眶将带来的一方锦帕打开,里面是卫云娘丈夫临死前托她带回的荷包。

    那荷包乃卫云娘亲手所绣,她丈夫出门经常带在身上,以寄相思。

    如今睹物思人,卫云娘怎不泪如泉涌,连带着她三个孩子也跟着哭了起来。

    晏姻不喜人哭,但卫云娘母子例外。

    待他们哭完,她拉卫云娘在桌边坐下,细细劝说她改嫁给李钧。

    但嘴皮磨破,卫云娘皆油盐不进,以丈夫尸骨未寒,要为他守孝三年为由,拒绝了。

    可晏姻哪等得,过了今日,李钧规定的一个月期限就到了。

    不死心,她对卫云娘又是一番苦劝,“夫死妻嫁人,历代有之,与其哀伤痛苦的活三年,不如把他深深的安放在心底,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不是更好吗。”

    “你丈夫若泉下有知,见你们母子孤苦无依,漂泊不定,他也不会瞑目,再者,你不为你自己考虑也要为你三个孩子筹谋。”

    卫云娘看着三个孩子,又是一阵揪心的啜泣,“就是因着三个孩子,民妇才......他们以后长大若知晓他们的母亲为求荣华富贵,做出这种不贞不孝之事,会被世人所不齿。况民妇卑贱,怎堪与王爷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