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在荒途 » 等我们老了,就定居在重庆

等我们老了,就定居在重庆

    “忽然想起,那年夏天我弹琴在路边,唱着一首不知名的英文歌”。当我听着这首《等我们老了就定居在重庆》时,列车已经到达重庆北站了。民宿位于距重庆北10公里的滨江路,都说重庆是一座魔幻的城市,这一点在我放好行李出去吃饭时被完美体现。按下12楼,出门是马路,按下一楼出门还是马路,若不是我并不路痴,加上提前查过攻略,在重庆将寸步难行。来重庆自当是要涮火锅的,那就必须是得去老字号。12楼出门走到马路对面便有一家十年老字号。无肉不欢,有肉了,欢乐自然也就来了,不点多,毛肚猪肉羊肉卷,肉丸土豆金针菇,排队跳进鸳鸯锅里,再上碗糍粑,浇上红糖汁,配个酸奶,真道是人间之大美味。重庆火锅可不一般,辣,但是吃着是真快活,点鸳鸯锅从不涮清汤,仅仅有个心理安慰,虽然被辣的嘴唇通红,却也撑着肚子饱饱地回民宿。

    这民宿可是豪华了,我点上一杯奶茶,把投影屏开着放歌,自个跑到超大浴缸里泡澡,欣赏窗外的江景和观音桥。

    对重庆的探索在我一晚的享受后也终于要启程了。十八梯离民宿很近,步行大概十分钟左右就到了。不知是不是前段时间的霉运终于肯走了,我在重庆这几天的天气格外的好,未曾下雨,在这个四大火炉之一的重庆竟觉着凉爽,早中晚没有一个时间段是炎热的,所幸借此多走走。

    十八梯此时正人山人海,但走的倒也不堵,我闲逛着悠悠拍下几张美照,随着技术的上涨,现在我拍的照片也算能真正出片了。听说十八梯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的场景,我寻了半天,才通过图片找到具体位置,但白天拍着实在没什么特色,便也就算了。沿着十八梯隧道的方向走,路旁正矗立着一块路牌——“想你的风吹到了重庆”,这种路牌似乎重庆还有很多。走到十八梯隧道前,从旁边楼梯向上走,经过四个向上手扶梯,出了门,远处高楼耸立,很显然,这是又一个一层。向右直走了许久,路上拍了些照,终于找到了隐藏在小巷子中的有一家重庆老字号的火锅。吃的过程就略过了,无非是狼吞虎咽后红着嘴赞不绝口。

    长江索道是重庆著名的游乐项目,我吃完火锅,再向右走,就到了售票点,买完票到旁边的索道站点进行排队。今天人很多,或者说每天人都很多,我排了半个多小时,才终于坐上了索道。重庆可以分成两份,山城,不夜城;而长江索道,便是横跨山城和不夜城的一个游乐设施。我乘坐缆车俯视重庆的江和沿岸的高楼大厦,观音桥正好被放在了缆车窗户的正中间,我拿起相机照一张,想来也是一张美照。大概五分钟,缆车就到了,今天可是很特殊,正巧赶上了南山星空音乐节,我买了张票,下了索道便打车上南山。

    今天的南山很堵,车开到离目的地200米的地方便寸步难行了,我只好下车徒步到达音乐节的现场,今天的音乐节吸引我的是房东的猫,她们在九点,我到时是八点,当时正演出的是丢火车乐队,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乐队。等到九点,房东的猫便出场了,唱了十几首歌,都是听过的,但有一首很有意义,也就是我在列车上听的那首,我以及现场的人海和她们一起轻轻哼着,又来了次云烟成雨大合唱,这次音乐节也就谢幕。南山的堵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打了半个多小时的车,最终也还是没打到,没办法,只好走下山了。和我一样的人有很多,但像我这样不知道要走8公里结果用跑的人应该是没有的。等到民宿时,腿已经开始打颤了,躺在床上,再也没心思享受。

    第三天,中午11点才起来,洗漱完出门随便吃点,出发前往李子坝,就是看轻轨穿楼。要不怎么说重庆是魔幻的城市呢,轻轨站竟建楼里,不算漫长的等待,轻轨从楼中窜出来,我急忙拍照,很快轻轨也就开往远处了。看完轻轨去鹅岭二厂,最有特色的就是其尽头的涂鸦墙,以及将观音桥,长江都包含在内的风景,还有就是从旁边的楼梯走到顶处可以拍摄到楼和22楼的地面在同一平面的照片。

    重庆的天在我尚未察觉时已拉下了帘幕,这座城也迎来了最为热闹的时候;在刘二手享受完百吃不厌的火锅后,便来到了附近的八一广场,无数旅客打卡的八一好吃街也正在这里。

    饭后来到八一好吃街确实不是一个好时间,虽有色香味俱全的小吃美食摆在眼前,却是一点食欲没有;但无妨,享受人山人海的氛围同样让我这一趟不算白来。我漫步在这,不断有两三行人与我擦肩而过,霓虹灯映着脚下的地砖,用五彩斑斓来形容却也显得俗了。像我如此孤身一人来到这的人并不多,在这里的多是三两朋友或一对情侣,我这孑然一身的人儿在这也或许会被叫做格格不入;许多人常说这叫孤独,但我仍觉着这不是孤独;如今,我虽在这显着孤独,但这样的景却让不曾我觉得孤独,陪伴着我的也并不一定是某个人,可以是某个物品,某首歌,某种信仰,某种执念;像是不经意瞥见的路灯,也是我所踏过的片片土地,当然也可以是某家店里光明正大跑出来的婉转歌声;因此,人总会有事物陪伴,一趟旅行,我又怎愿自我孤单。待到八一好吃街走到底,解放碑就在我的左侧,其实它实在是不耀眼,若不是我有四处张望的习惯或许还真是发现不了这座矗立着,在我不远处的文物。

    借夜色衬托,洪崖洞在滨江路旁像极了千与千寻中的那座汤屋,神秘而又充满人间气味。我捧着相机,在洪崖洞中寻着合适的机位;下到负一层,这层卖的都是小吃纪念品之类的,我也象征性买了点,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去一家不知名咖啡店拍照。向咖啡店的窗台走去,便能看到真正唯美的江景,观音桥所占据的位置恰到好处,江对岸便是国华金融中心,虽说在夜晚拍照对我来说有较高的难度,但尚且是无伤大雅的。

    洪崖洞最多人打卡的机位应是在马路对面的洪崖洞出口;在这里,相机可以毫无遗漏的照到洪崖洞的正面,车辆近于相机,这日复一日的车辆驶过,它们甘愿托起这洪崖洞的繁华,于是洪崖洞也乐意点亮一个个在路上迁移的人;虽是此时这片世界不处白昼,却因着人与人,人与景的相依,而心中有了千万盏明灯。倘若终于一天,我所傲然的年华也不复存在,或许这座城依旧能从万千事物中给予我慰籍,或许等我老了,或许尚有一群人陪着,定居在这里,看看这片土地是否也能经得起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