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云行歌 » 四十一,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四十一,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博弈!”这可是个不错的主意呢,像是回到了以前,一家人经常在一起玩着耍着,什么都要比起来,爹善武,总是仗着年纪大欺负三哥,在三哥小的时候,爹从来都不会用手,后面等到三哥十三岁了,爹便使出一只手,最后在我离家出走的那一年,那是我记得的最后一次比武,爹已经不能如之前那样很随意了,爹很认真,最后还是赢了,但可能颜面上过不去,便很少组织参与这活动了。

    三哥则是个认死理的人,一心想着武功一定要超过爹,每次见他,都在偷偷习武,除了我做的饭菜能引他过来,其他时候很难占用他的时间,就算占用了他的时间,他也很不耐烦的模样,二十息是我和他约定的一个方式,若超过二十息,他便去做他的事情,你可以想象一下,我是他的亲妹妹!亲妹妹才能占用他二十息的时间,其他事情别想让他费点时间。当然也是因为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目标很明确,又或者是我太爱管闲事了吗,总之三哥年纪轻轻,武功便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就说在和夫君第一次相遇的时候,那时候三哥才12岁,但如果再来多几个乞丐,三哥一样能把他们打的屁滚尿流的。

    二哥倒不像三哥那样,很明显的是二哥武功不像三哥那般高,但精通琴棋书画,奇门八卦。后来因为师父离世,二哥伤心欲绝,便寄情山水,很少归家,也基本没有参加后来的活动了,不过从这些年送了不少画回家表明自己在外过的怎样来看,二哥的画功早已出神入化,广到宙宇,细到秋毫,可以栩栩如生,亦可以呆若木鸡,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便已如有神,二哥读书无数,加之行无数路,怎么都是无敌的存在啊。

    我的话,我不善武,没有娘善舞,但天资聪颖的我自有自己独特的专攻-----厨艺。作为家里最笨的一个,学什么都学不下去,比如武功,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着学着便想着偷懒,爹一开始义正言辞,但可能看我一副要死要活的模样便心疼了,也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面索性放弃了我,毕竟女儿可是爹的心头肉呢,既然武功不好,那女子的琴棋书画这些总不能差吧,巧了的是,请来无数老师,偏偏我就是学不好这些,爹和娘那时候可是头疼的不得了,我也很无辜,我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怎么了嘛。后面爹和娘发现我很喜欢厨艺和养殖花草树木,便任由我在这方面自由发挥了。

    现在想想,也是爹和娘太开明了,我们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但可能真的太开明了,一直不让我踏入长安半步的爹和娘还是让我去了长安,长安,真是不去的好。

    对了,忘了说娘了,娘一直以来都是以裁判自居,或许博弈的初衷便是为了让娘不再伤心难过,以前我还不知道为什么娘一直都是看着我们,看着爹和我们这些孩子一起玩耍,现在想想,原来是为了让娘不再伤心难过,让娘笑意不减,当然,娘可是见多识广的,歌舞,兵法,诗书礼乐等等无一不晓,无所不知,可以衡量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由娘判断出来的结果,我们从来都是心服口服,把各项技艺完美的评判出来,江湖百晓生之位非娘莫属,这也是为什么三哥老说我是家里最笨的一个了。

    哎,不一定,现在家里不是添了一个人吗,夫君的话,我的天,我还是家里最笨的一个啊,夫君自幼便跟随师父学习,他既是师父的义子,那么能力哪会差啊,就比如乐器,以陵哥哥的口吻吹出的一曲箫都丝毫不差,对乐器的理解定不在二哥之下啊,就长安相处来看,他几近无所不能,现在他还能教我医术,医术比我只高不低,听说十二月各有才艺,而才艺很多都是他来教,那么他可能和娘一样为当代百晓生,怎么会差!刚刚提起来博弈的心便有点恍惚起来了。

    不过我也不差吧,起码我对自己的厨艺很有信心,在长安宫殿里头待着,里头的书很多我都看了,虽然军财政治这些书只是蜻蜓点水,但厨医文艺等等书我还是看的很认真的,所以也不能妄自菲薄才是,医术也在飞速进步,乐器也在慢慢成长,无奈家中各个非人哉哎,只能留下还不够厉害的泪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