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雨落影视诸天 » 第1198章 该剿梁山了。

第1198章 该剿梁山了。

    宫里边的赵佶,似乎变了一个人。

    就——

    忽然勤政了。

    虽然也依旧吟诗作画,但是每天的精力,有很多用在政事上。

    你一个昏君勤政,总让人觉得不得劲。

    然后某日宫内家宴,他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将十六岁的长子定王赵桓痛打了一番。

    之后下诏,将他的定王之位剥夺了,封了一个混国公。

    混?

    明摆着这长子不受宠了。

    可惜,他才十六岁。

    按照朝野的推动,他应该很快被封为太子了。

    揍完长子赵桓,赵佶看着堂下战战兢兢的的十四个儿子,十五个女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都不行啊!

    尤其是那个赵构。

    其实权谋手段都不错,但是胆魄太差了。

    比他赵佶还差。

    也怪他赵佶自己。

    上梁不正,生出的儿子没有个争气的。

    要不,广招秀女入宫,多生几个,好好培养。

    总能出几个优秀的吧?

    反正生儿子这事,朕最擅长了。

    刚想到这里,猛然想起几年后的靖康之变,顿时一个激灵。

    要不依三世身的祖宗朱元璋,从孙子里挑?

    反正儿子没有争气的,不怕他们靖难。

    揍完儿子,赵佶又下旨,大修李煜坟墓,还亲自写了一篇悼词,那行文写得那叫一个花团锦簇,险些把这亡国之君夸上天。

    对了,人家已经上天了。

    许多官员很想问一问:“官家,您知道南唐是怎么灭的吗?”

    但是大家都是体面人,没人问。

    反正官家时不时的任性。

    再加上前面还横亘这一个蔡京蔡太师呢。

    人家都没说话,我们凑什么热闹?

    本来以为皇帝以后会越作越任性,但是忽然间皇帝又悟了。

    他接连下旨,裁撤应奉、造作两局,永绝花石纲之政。

    然后命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开国伯,上轻车都尉,骠骑将军,燕国公高坎,率领虎威军南下,仔细调查假借花石纲之政,祸害东南百姓的朱勔一干人,罪证查清楚之后全部下狱斩首,抄家灭族。

    顺势涤荡一下东南愈演愈烈的摩尼教。

    虎威军又杀人又剿贼,还抄家灭族,收获满满。

    还得到了几个出身江南的武官。

    其中有一个叫梁庭方的,虽然是个小小武官,能力也一般,但却被谷雨看中,征召入伍,连同家人都带回了东京。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梁庭方的女儿,叫做梁红玉。

    要说这个时代的风尘女当中,最令人垂涎的是李师师,那么最令人尊重的,则是梁红玉。

    不过此时的梁红玉还没有因为父祖剿匪战败而沦落成妓,她还是自小习武,清清白白的梁家姑娘。

    且国色天香,又心有七窍。

    正适合做妻子。

    所以一路北上,他施展“妇女之友2.5”、“海王手环”,轻松获得梁小娘子芳心。

    等到了汴梁,他便请新爹高俅,行聘礼,迎娶了梁红玉。

    谷雨在东南做的很好。

    地主豪强受到打击,所获钱财上交朝廷,田地重新整理后,按照人口分配土地。

    东南一下子得了几十万自耕农。。

    此时赢得朝野称赞,东南百姓欢欣鼓舞。

    只有太师蔡京似有所觉,上表请罪乞骸骨。

    赵佶不许。

    依着谷雨的说法,奸臣有奸臣的用法,这种人骨头软,能力强,肯背锅。

    推行变法是千难万难的,所谓使功不如使过,要的就是蔡京这种奸臣。

    因为高衙内有涤荡东南,风清正气之功。

    赵佶重重封赏。

    令高坎高衙内兼管皇城司,重编扩员,除了监察百官之外,在皇城司单设锦衣卫,用来搜集军情,策反敌将。

    接下来几年,京城各地不法文武被皇城司拿住治罪者,多不胜数。

    每一个都证据确凿,明发天下。

    其中以王黼、蔡京之子蔡攸,内侍李彦最为典型。

    于是高坎在民间有“高青天”之称呼。

    有好事者编写剧本,做《高公案》、《神探高衙内》、《少年高青天》之类的,在戏园里演出,博得不少喝彩。

    蔡京更加惶恐,再次上书请罪请辞。

    赵佶仍不许。

    隐相梁师成,好像也失了宠,渐渐地府前门庭冷落。

    而高坎则得到皇帝宠信,权倾朝野,人称天下第一跋扈衙内。

    之所以高青天又回到高衙内之说,是因为他有一天喝了酒,在路边暴打了太学学正,二十七岁的江宁进士秦桧。

    他犯下如此恶行,和他一起微服出行的官家不但不怪罪,反而在一旁鼓掌叫好。

    更过分的是,竟然以目无圣驾之由,将这秦桧发配岭南新州、崖州。

    高衙内还在一旁起哄:“既然发配新州、崖州,不如就叫秦新崖得了。”

    官家大喜:“正该如此。”

    这事传出去之后,朝野彻底哗然了。

    秦桧可是正正经经的进士及第,这对昏君佞臣居然如此虐待!

    太不把我们文官放在眼里了。

    当真是……

    一时间群情愤然,雪片似的弹劾奏章飞入禁中,和秦桧同届的进士跪在宣德门外大哭。

    更有人大呼:“国朝养士一百六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说要聚集当朝士子,和奸佞高坎决一死战,不共戴天。

    消息传到殿内,赵佶先是心中慌乱,但是看见站立殿下,安宁沉稳的高衙内之后,当即心定下来,当即对群臣冷笑道:“这帮士子,未经历练,懂什么军国大事?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不是与无知文人共天下”,高坎,你去解决。

    谷雨叉手道:“高坎遵旨!”

    说着率领皇城司兵丁杀到宣德门,抓捕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七人,逮入皇城司狱中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姑令待罪。因为虎威军持戈在旁监视,驻京军队全都冷眼旁观,宣德门前血迹斑斑。这些血迹清楚地表明了官家在玩真的!

    当掌握军政大权的官家玩真的之后,那些只会玩舆论的文臣立马退缩了。

    什么秦桧、万俟卨被远远发配。

    什么唐恪、何栗、耿南仲这些软弱的主和派都被辞退。

    而像李纲、宗泽这些真正的文臣被提拔入朝为官,步步高升。

    他们的一些谏言,官家虽然每次都不爱听,但也不得不按照他们的谏言行事。

    所以百官是拿出来了,官家真是一个薛定谔昏君。

    不讲道理的时候,他还是昏君。

    讲道理的时候,他又是好皇帝了。

    想想也是,昏君只是坏,但不是蠢。

    更过分的是,他还可以不讲道理。

    你不听话还无用,他就换人。

    听话的蔡太师屹立不倒,但他总觉得自己离死不远了,上了十八回请辞谢罪书,但赵佶就是不批。

    官家似乎还是那个宠信奸佞的昏君官家,但是大宋,似乎不是原来那个大宋了。

    换了一批官员的赵佶,对朝廷的掌控力度,以及对朝政的了解程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然后谷雨告诉他,京东东路的梁山泊境内,有一群强盗占山为王,落草为寇,劫掠地方行商,欺压临湖百姓,甚至打破了拥有一两万人口的祝家庄,杀人盈野,抢掠粮草无数,官府不能剿,驻军不能破。

    “竟然有如此嚣张的贼寇?”赵佶冷笑:“朕也听说过他们的大名,既然如此,就有你高兄弟亲率虎威军,灭了这伙贼寇!”